成都的剁手党们
双十一忙坏了吧?
有没有抢到你想买的东西?
东西都已经下单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如果宝贝迟迟未到
你会怎么办?
找卖家?找快递公司?
在这里
不得不提醒大家了:
你有可能被套路!
王女士网购了24.9元的麻花,一直没有收到。她联系浙江义乌的卖家,对方查询后回复,快递公司弄丢了她的快件,将重新补发。王女士同意了。
之后一男子给王女士打来电话。男子称,
他是某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因弄丢了王女士的快件,担心她投诉,想个人双倍赔偿49.8元。
王女士以前有过向快递公司索赔的经历,加上对方准确说出了她网购的物品和价值,于是信以为真,但仍要求对方跟卖家联系。男子表示,他之所以不联系卖家,是因为程序比较复杂,而且担心王女士举报,这才直接与她联系。
除了双倍赔偿,他还会送她一个保温杯。
听信了男子的说辞后,王女士
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微信号,收到一个二维码。
男子称,要通过快递公司财务部后台系统转账,请她扫描二维码,并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收到双倍赔偿。王女士扫描二维码后,进入一个网页。在男子的提示下,王女士在页面填写了自己的姓名、网银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
王女士填完信息后,又应男子的要求,删除了之前收到的二维码。
正当她静等赔偿到账时,却收到网上账户里的13万元被交易的信息。她顿时惊醒,一边在电话里跟对方周旋,要求把钱退回来,一边前往派出所报案。
在途中,男子说,刚才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了,又给王女士发来一个二维码,请她按照要求操作,就能退还她的13万元和网购物品的双倍赔偿。王女士扫描二维码,进入一个付款页面,但没有再上当。
据办案民警介绍,王女士按照骗子的要求操作,泄露了重要的个人信息,导致网上账户里的13万元被转走。骗子用其中5万元购买了游戏装备,用其余8万元购买了基金。经该所协调,网上支付平台向王女士退还了购买基金的8万元。
为了50元赔偿
却损失了辛苦攒下的5万元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几乎同样的事情
发生在武汉女子梅女士身上
来自武汉的梅女士,在长沙开福区中山亭租房从事微商多年。去年10月26日,她在网上购买了一个行李箱。到10月29日晚上9时多,物流实况显示,无法联系上收件人,尽快安排下次派送。
又过了两天,也就是10月31日,梅女士仍然没有收到快递包裹,她拨打了物流快递员的电话,但无法接通,便与卖家联系,对方表示,会尽快催促快递公司把包裹送到。
当天下午2时多,梅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他自称是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把订单编号报了一遍。”梅女士说,对方称她的包裹因快递员的疏忽遗失了,之后会有工作人员联系她并进行赔偿。
接着,
对方把一个二维码发到梅女士的网购平台账号,告诉她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卡转账,扫描二维码查看理赔程序,最后一步无需密码,他们直接把赔偿金转账给她。
梅女士说:
“我扫了二维码后,输入信用卡号,确定完成程序后几秒,立即收到支付宝和银行的手机短信提示,消费了14700元!”
支付宝交易详情显示
这笔钱被用于绍兴一公司的游戏充值
相关快递公司称,发生包裹丢失的情况后,
公司不会越过卖家,直接跟买家联系,即使要赔偿买家,也要经过卖家同意。
买家接到网购退货、退款、赔偿等电话后,最好先与卖家联系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 不管付款方式如何变化,若是“网购客服”主动要加QQ、加支付宝好友、发二维码、发链接,基本就能判定对方是骗子,特别是当对方提到网购平台,那诈骗可能性更大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双十一”抢货不仅需要拼手速,还需要拼脑力。
面对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如何防范“陷阱”?今天为大家整理一下“双十一”避坑指南,为了更加安心地“买买买”,快来看看吧!
陷阱一: 先涨后降,“低”价不低
部分电商平台某些商品在“双十一”促销前先涨价,而在促销当天降价,促销活动名不副实。消费者对于心仪商品,要
关注平时的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看看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
陷阱二:注意区分“定金”与“订金”
部分商家刻意混淆的“定金”与“订金”,二者的区别在于“定金不退,订金能退”。消费者在支付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
咨询客服关于“定金是否可退”等问题,并保留下单凭证。
陷阱三:赠品虽多,小心藏“猫腻”
消费者在购买下单前,如有附送的赠品,要截图保留商家宣传的活动页面,以防商家不按承诺发送赠品。
法律早已有明确规定,赠品也要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