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标”,就是“贯彻国家标准”的简称。知识产权贯标,就是指贯彻知识产权国家标准。贯彻知识产权国家标准以后形成的管理体系,就叫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IPMS)
。目前,知识产权贯标所指的主要是以下三个国家标准: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目的就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俗话说得好:认识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最好的时间是若干年前,其次是现在。建国近六十年,中国才终于把知识产权提上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当然了,什么时候都不晚。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是知识产权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因为要推行国家战略,国务院又出台了一系列很重要的政策:
其中,“三驾马车”中的《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了:
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制度,引导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由此,2015年6月30日,果汁局联合了其他7个部委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联合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国知发管字[2015]44号),推行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国家标准GB/T29490—2013)
,指导企业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4个环节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后来,果汁局在科研机构和高校也陆续开始推行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国家标准GB/T 33250-2016)
和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国家标准GB/T33251-2016)
,目的也大致相同,就是希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能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规范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工作的通知(国知办发运字[2019]34号)
🔗
https://www.cnipa.gov.cn/art/2019/9/2/art_548_146578.html
总而言之,当今世界拼的就是技术创新能力,国家当然希望市场经济主体们能好好运用知识产权、好好管理知识产权。所以,就需要通过制订标准并且贯彻执行的方式,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建立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
上文说完了为什么要贯标,接下来说说贯标中的“标”。
标准的种类有很多,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等等。那这么多标准,归哪儿管呢?这就不得不提到“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了。简单理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要就是负责批准和发布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信息化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提供了两个很好的信息平台:第一个是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可以查询国家、地方、行业等标准的详情;第二个是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可以查询到强制性国家标准(GB)和推荐性国家标准(GB/T)的全文。
🔗
http://openstd.samr.gov.cn/
通过这两个系统,我们能够查询到以上三个国家推荐标准的详情和全文。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为例:
关于贯标的过程,果汁局开发了专门的平台供大家学习。2020年5月,果汁局正式上线了开放式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学习平台——“全国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学习平台”,通过平台可以了解贯标政策、服务机构、贯标样例等等。
来源:关于全国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学习平台上线运行的通知
🔗
https://www.cnipa.gov.cn/art/2020/5/15/art_541_146314.html
🔗
https://www.ipmsstudy.cn/
总体来说,贯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IPMS)和贯彻其他管理体系(例如ISO9001:2015)的流程基本相同:
选择认证机构
这一行业其实比较透明,正规的认证机构提供的服务其实差不多,选择好沟通、好交流的认证团队最重要。
签订贯标合同
合同费用根据体系运行的人数、体系的复杂程度而不同,一般来说包括:
申请费、认证费、审核费、咨询费等。
申请费和认证费比较固定,也就是申请和注册、制证的费用。
审核费,国家也有规定,根据企业人数、体系复杂程度等等变动。
咨询费就是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培训等服务的费用了。
合同里的几个坑
第一是,认证机构培训老师和外审员来往的所有差旅食宿费用,要有约定,不然无比尴尬。
第二是,明确一、二、三级文件谁来写,一般都是自己写,也有的机构培训老师可以帮你写,不过是“帮”,大家懂的。最好当然是找个“替”你写的认证机构,不过很少,培训老师又不是外审员,培训完了就撤,管你外审过不过呢。
第三是,明确培训的次数,以及培训老师的年龄、从业情况,不然你会发现,培训、内审、管评跟外审,是四个事儿。外审尤其第二阶段外审的时候,基本一个星期内别想睡觉了。
贯标培训
自己撰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自己整理三级文件的,建议不用超过3次培训,培训多了也并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一二三级文件怎么写,听再多最后还是要自己一口一口啃。
让老师帮忙写的,就把培训多做点,不然老师写文件的费用从哪里出呢。
内审和管评
只想说“呵呵”。
很可能最后证书下来了,领导还不知道他在体系中是什么作用。
大部分体系认证,最后图的不是体系,而是图个证。现有的体系,
领导要是压根不想改,审八百遍也是改不过来。
第一、二阶段外部审核
外部审核分两个阶段,一般是相同的外审员负责。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外审目的不一样。
第一阶段一般会看现场,审核出一些问题,可以在第一二阶段之间赶紧整改。
第二阶段一般是文件审核,直接给出审核是否通过的结论。
一二阶段之间的相隔一般是1-2周,外审员也不愿意战线拉太长,毕竟审完了外审员才能从认证机构领钱的。
审核周期
每年都要审核,所以“铁打的内审员,流水的外审员”。第1年是初次审核,全面地审,第2年和第3年是监督审核,抽查地审。第4年开始,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要继续就再进入上面的3年循环。
这个市场,现在还很大。怎么讲呢?做贯标的企业少,机构也少,人员更少。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负责管理认证认可市场,比如给认证机构颁发资质啊、监督认证机构和人员啊、拟订收费办法啊之类,访问地址:
🔗
http://www.cnca.gov.cn/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了
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认e云)
,可以查询认证结果、从业机构和人员、认证规则、认证统计等等。
🔗
http://cx.cnca.cn/CertECloud/institutionBody/authenticetionList
如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属于“国推认证”类别下的认证领域。目前只有24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这24家中有15家位于北京。名单如下:
这里面有几家公司是
在📝
入行、跳槽、体制内出走必备——果汁局儿孙辈单位一览
中提到过的:
-
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独资。
-
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独资。
-
国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北京审协独资的“北京国知创投科技有限公司”独资。
那么全国一共有多少企业呢?2019年,全国大概有6000万企业。2020年可能有所变化,但大概也是千万级别,即使有1%的企业做知识产权贯标,那也是60万。总之,全国24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数量还很少。相比之下,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机构有487家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去做IPMS专职认证审核员,去做IPMS专职认证审核员,去做IPMS专职认证审核员。
详见下方2020年7月23日发布的智联招聘信息,工资=基本工资+审核绩效。基本工资通常不高,全靠审核绩效。所以审得多、赚得多,这点跟代理师写案子是一个道理。哪里有需求企业,就要往哪里跑。全国各地,常年出差,很辛苦。到手的薪资,也是认证公司抽去大头以后的。
以往,行业似乎只青睐“技术+法律”型的审查员。贯标这一块稍微放松一些,只要
硕士研究生,从事过IP行业,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就基本所向披靡。而且这里要求的“IP行业”概念宽泛,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也可以。
注:包括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工作(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商用化服务、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专利审查、知识产权研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
参加IPMS外审员考试,先参加CCAA的培训,费用大概3000,学习完毕后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后获得IPMS审核员注册资格。实习后,成为执业外审员。实习期无工资、无补贴、无报销。跟专利代理人执业有点像。
提出这一条是因为君以前与ISO的外审员合作过,她们精神状态都很好:
第一是,每天给企业挑错儿,简直不要太爽,好吃好喝好住,企业还都不太敢得罪外审员,毕竟生怕过不了外审。
第二是,接触各种企业,了解各行各业的流程,从杀猪到挤奶、从打铁到造车,总是充满新鲜感。
第三是,有资历且不在乎钱的话,可以非常自由:想去外审的时候就去,不想去的时候可以不去;可以主要审外地的,也可以主要审本地的;可以选择当“主审”的,也可以选择当“陪审”的。
最后再感叹两句。
这些年,市场经济运行越来越快,生存反而越来越难了。“钱多事少离家近”早已经成了上一代人的故事。
现代社会中常态化
的工作
,
要么是在
较高的物质回报
下加班熬夜掉头发,要么物质回报较低但能留出些许自我提升的空隙。
不过在全球疫情之下,无论体制内外、无论薪资高低,工作都仿佛开始了对人的极度压榨,随之带来的,也许是日益严重的阶级固化现象。
毕竟,这是一个连端着铁饭碗的审查员们都呜呼哀哉的知识产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