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宣传
山东宣传网官方公众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锡博报生活  ·  这里!排队排队!人气飙升 ·  7 小时前  
度房苏州  ·  不变!最新一期LPR出炉... ·  2 天前  
度房苏州  ·  马上,苏州家装补贴即将重启! ·  4 天前  
幸福东台  ·  重点工程多个重要节点取得重大突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宣传

家风正则民风淳

山东宣传  · 公众号  ·  · 2025-02-11 07:30

正文

家,不仅是血脉相连的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家风犹如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是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成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培育和弘扬良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汇聚成社会清风。

图源|新华社

立家规。古人特别重视立家规,以此来约束家人的言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以及《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经典,不仅包含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规定,更有着诸多清正廉洁方面的训诫。家风淳正,贤人辈出,与先祖立下的家规不无关联。以山西闻喜裴柏村裴氏家族为例,先祖立下“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的家规,世代遵守不渝,烛照每个人的心灵世界,历史上裴家先后出过宰相59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老一辈革命家也非常重视立家规。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著名的“亲情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提出“十条家规”,要求亲属“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这就是共产党人立下的家规,坚守党性、出于公心,体现了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目光,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范例。

正己身。家庭或家族核心成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是良好家风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敬姜“匡子过失,教以法理”,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曾国藩“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等示范表率作用,对家庭成员及后人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东汉尚书郑均,年轻时兄为县吏,常收他人礼物,苦劝无果,他就到别人家去打工。一年后,郑均将打工所得悉数交给哥哥,并掏心掏肺地说:“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臧,终身捐弃。”哥哥听后如梦初醒,后来斩断葛藤,不再收礼受贿,成为一个奉公廉洁的好官。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家风建设,坚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才能带出好家风,让子女和家人受益终生。

懂真爱。“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老一辈革命家曾志的这句话,成为她一生光辉品格的真实写照。革命时期,曾志生下一个男孩,因斗争形势严峻,便将孩子托付给一石姓人家代为抚养,直到1952年,曾志才见到儿子石来发。出乎意料的是,曾志并没有将儿子留在身边,而是让他返回井冈山,用实际行动报答井冈山人民的养育之恩。石来发回到井冈山担任护林员工作,一干就是数十年。石来发之子长大后,曾向曾志提出“农转非”的请求,她不应允,并鼓励孙子扎根农村做贡献。曾志这样做,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正是体现了一个红色家庭对家风的严格要求、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子女的真爱。与老一辈革命家相比,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在对待子女和家人问题上,丧失党性原则,失管失教,甚至利用本人职权为其谋取私利,到头来只会贻误家庭、贻害家人。正反事例启示我们,作为父母必须领会“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智慧,秉持“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操守,爱之愈深,愈应当严格要求,这样才能给子女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幸福。

家风无言,却有着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培育美德的无声力量。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每个小家都成为温馨港湾,厚德之所,才能培塑好的风气,实现风清气正、国泰民安。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图片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山东宣传


【精彩回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