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整点电影
每天推荐好电影,你不知道的电影趣事都在这里!做电影的榨汁机,最精华的都给你;
51好读  ›  专栏  ›  整点电影

56岁的阿汤哥,拍戏差点又丢了命!

整点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8-26 23:02

正文

大片扎堆上映的暑假档就要结束啦,


不夸张的讲,真的是被这个暑假上映的好片给震撼到了!


前有《动物世界》,野心十足,开了个好头;


后有《我不是药神》,良心之作,值得吹爆;


加上倍受瞩目的《摩天营救》《巨齿鲨》《蚁人2》三大进口片, 整个暑期档简直圆满了。


当然,这些电影除了叫好又叫座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


它们都登上了看片必选的 IMAX 大银幕! 观影过程那叫一个舒爽。


这不,暑假的尾巴,扒叔又迎来了一部必看的爽片!


作为假期里的收官之作,这部电影配上IMAX食用,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了。


《碟中谍6:全面瓦解》



说到特工电影,你们可能想到的 是科林叔这样打架都讲理的绅士。



也可以是杰森.伯恩这样干净利落的杀手。



还可以是007这样会开枪的荷尔蒙。



但扒叔最中意的,还是碟中谍系列里的伊森.亨特。



为啥?


喜欢伊森亨特,更多的是因为欣赏演他的人。


特工形象虽然多,混得好的却很少,基本上也就这几位了。


但论电影,《王牌特工》未成火候,《谍影重重》后期无力,《007》选角困难。


只有《碟中谍》坚挺了20年,凭的就是出演伊森亨特的汤姆克鲁斯。


靠演员成就一部电影很常见,成就系列电影就很难了


汤姆克鲁斯是怎么成就《碟中谍》系列的?


这是一个 先靠脸、再靠演、最后靠命 的过程。


靠脸


1996年回归的《007》掀起了特工热,让这个题材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可James Band再怎么出名,有些美国观众也不咋高兴。


毕竟007的设定是英国人,好莱坞急需一位本土的特工和他对打。


成本不愁,不知道多少公司等着投资, 导演好找,差不多就行。


剧本也不难,一部1966年的电视剧就挺合适。


关键是谁来演这个特工。


脸和气质最为重要


这两样是很多演员的身家性命,汤姆克鲁斯的实力是绝对的突出。


这时的他正是颜值巅峰,一部《夜访吸血鬼》就足够展示。



过于阴柔?


只怕他的墨镜西装你招架不住。



他的飞行员造型更能把人秒杀几百次。



这个外型ok吧?


第一部的成功也说明了制片方没挑错人。


汤姆克鲁斯的顶级颜值和人气给这部电影带来了4.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不靠太夸张的装备,而用精密的计划执行任务,符合观众想象的特工形象终于出现了。



在宣传手段不发达的90年代,演员就是一部电影最好的广告。


所以完全可以说是他一个人打响了《碟中谍》的招牌。


靠演


特工片不需要演技曾是很多人的共识。


各种花里胡哨的装备,确实很难让人注意到演员脸上的表情。



观众就是为了看得爽,演技什么的还有所谓吗?


汤姆克鲁斯觉得有。


伊森亨特知道自己的未婚妻被绑架的时候,愤怒和茫然交织。



发现自己被利用的时候,他的表情道尽了心里的复杂。



因为自己的身份不得不告别爱人的时候,他眼里的那份无奈看得人心酸。



三获奥斯卡提名的汤姆克鲁斯,不但用自己的演技提升了《碟中谍》的可看性,同时也 拉高了类型片的整体水准


现在我们很少看到粗糙的特工电影,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


不服气真的不行。


靠命


事不过三用在任何事上都挺合适的。


系列电影就常在第三部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


《碟中谍3》就消耗掉了很多粉丝的热情。


故事怂、没突破,都被人诟病。



这往后可咋拍啊?


汤姆克鲁斯站出来了。


这个时候已经不能说成就,他是用命拯救了《碟中谍》。


《碟中谍4》 上映前,阿汤哥亲身爬迪拜塔的新闻就人尽皆知。



先来感受一下500米是什么感觉。



够吓人了吧?那再拴绳上荡起来你能想象有多恐怖吗?



汤姆克鲁斯甚至还要求导演加戏,多拍几组危险镜头。


最终效果自然爆炸。



当时不少人质疑这就是电脑合成的画面,在导演放出制作特辑后,他们才闭嘴。



《碟中谍4》一举挽回了系列的颓势,阿汤哥也卖命卖上了瘾。


在第5部里,他又挑战了徒手扒飞机。



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一根绳子。(后期被处理掉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汤姆克鲁斯已经卖够了命的时候,《碟中谍6》他居然又一次突破了自己。


这次他先是自学了直升机驾驶,电影中所有的镜头都由他亲自完成。



这个旋转镜头看着简单,但操作难度用一句话就能形容:


大多数的专业驾驶员都不敢尝试



这还不够,他还要在空中做一段自由落体。



就算是有安全绳,一般的特技演员也不敢尝试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