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隋唐名人杨素,总是有着各种声音。
杨素能文能武,堪称全才。他是大隋最有名的人物,隋朝的建立,得益于他甚多。
他也是朝堂上最有实权的人物,有功必被赏。他对于新人的引荐,极具眼光,但同时他又是打击异已,陷害忠良的奸臣,这个人是一个矛盾体。
他也是最冷血的名将,理由嘛,咱慢慢说。
作为大将,杨素的用兵是与别人不同的,他的部队治军严整,军令如山。
每次大战前都要在军中借故找一些犯错的士兵出阵斩首,多者百余人,少者也不下十几个。
还未开打,己方这边就先人头齐刷刷落地,流血盈前,杨素却能做到眉头都不皱一下,照样谈笑自若,而他这样做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鼓舞士气。
两军对阵,他从不指挥整军压上,而是先派个一二百人上去厮杀,务必要求取胜,不能取胜而败下阵来者,无论剩下多少人,立刻全部斩首于阵前。
继而再派几百人上去厮杀,如前而战,不能取胜的再全部斩首,直到取胜为止。
因此,活着的那些将士们战栗惊恐,反正退回来也是死,往前进也是死,那就不如拼了。杨素的战无不胜就是这么来的。
而他也深得隋文帝的宠信,言听计从。
不但对于杨素本人有功必大赏,就连他身边的战士,也是从不吝啬,哪怕是小功,也必赏,自然,将士们提着脑袋上前线,可都是冲着福利去的,跟着杨素能得甜头,自然愿意追随。
相较而言,其他的将军可没那么好命,要不就是受到隋文帝的猜忌,要不就是受到朝中大臣的打压。总之,混得最开的就是杨素。
杨素这种极为罕见的战法,历代兵法中唯有《尉缭子兵法》曾提过,但将之用于实战的,仅杨素一人而已。
这种打仗先不要命的战法自从出现,就一直被人喷,但是它的确是好用,尤其是杨素用得好,用得长,终其一生,历经百战,罕有一败,必死激发战力,所向无敌。
杨素的后人继承这种打仗不要命的家风,也曾为大唐开疆拓土献出一份力气,杨素侄儿杨弘武曾参加了唐太宗征伐高丽的作战。
英明神武、打仗能力被视作历代帝王之中佼佼者的唐太宗,对整个征辽作战亦是办法不多,但是杨弘武的骁勇却让他眼前一亮,以至大唐天可汗都连声赞叹:“越公儿郎,故有家风矣!”
凭着这种残忍的战法,杨素统兵战无不胜。
甚至,在跟突厥这种天生的骑兵作战时,杨素都豪气冲天,居然放弃常规的车战战法,直接跟突厥比拼骑兵对骑兵的正面交锋,一仗打得突厥达头可汗的十万铁骑号哭而去。
隋朝素有四大名将之说,分别为韩擒虎、贺若弼、杨素、史万岁。
但是头两人只在统一南北的作战中狠狠闪光了一把,之后就几无出场机会;史万岁经历坎坷很少有机会独当一面,;
只有杨素一人,终大隋一朝,无论是内定叛乱还是外击强敌,始终行走在战斗的最前沿,而且从无失手,每战必胜,令大隋帝国四面平静,边塞无烟。
宋朝有一本著名的兵书《何博士备论》在谈到杨素时曾由衷地赞叹:“素之兵未尝小衄,隋功臣无与比肩者,其为烈亦至矣。”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海浪(微信:13714009527)
明代大儒王阳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
菜根谭名句
荐语: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谭》其文简炼明隽,兼采雅俗;其义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每日一读,气爽神清!
诸子百家解密
荐语:仰春秋学术,慕战国谋略。这里有最激扬的思辨,这里有最纯正的智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史记
荐语:司马迁以一支史家之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上古风骚,秦汉故事,一起领略吧!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说文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