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文新闻部
宿泱韫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国9月出口表现仍大幅超预期,外需旺盛、企业在美国加征关税前抢出口叠加人民币汇率贬值,或是主要支撑因素,也一定程度显示了中国外贸的韧性,但中美贸易战对信心的打击、对产业链的冲击不容小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外贸的挑战可能会在四季度或明年显现。
中国海关总署周五公布,以美元计价9月出口同比增长14.5%,进口同比增长14.3%,路透调查预估中值分别为8.9%和15%。9月贸易顺差为316.9亿美元,远高于路透预估中值的顺差194亿美元。9月出口增速和贸易顺差均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
“9月进、出口均两位数的增长说明中国稳外贸初见成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
他指出,虽然中美贸易带来不确定影响,特别是8、9月以来由不确定变为确定性的压力,中国通过外贸的转型升级,在市场多元化的过程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外贸往来,总体看,中国稳外贸的基础还是在的,特别体现在产业基础上,一般贸易对加工贸易的替代也在加快,民营企业活力在稳外贸中逐渐显现。
“展望四季度,还是外部环境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压力,美国加征关税的落地,主要影响还是在四季度显现,外贸形势还不能过于乐观,要看到压力。”白明说道。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增长20%,出口增长12.2%,贸易顺差2,213.8亿美元。
中美贸易来看,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进出口3.0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8%,美国仍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另经测算,9月中美贸易顺差高达341.3亿美元。
“虽然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外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冲击,但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总体可控。”海关发言人李魁文在发布会上表示。
他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态势也面临着挑战;此外,去年四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相比三季度提升了5%,受基数抬高因素的影响,今年四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他同时预计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中海晟融经济学家张一认为,外需旺盛并叠加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是出口尤其是对美出口增速超预期的主要因素。当然,7月份以来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隐含了部分提前出口的因素,但考虑到产能制约,提前出口对外贸整体增量影响相对有限。
他并指出,考虑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增速有可能出现回调,并叠加美国对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增税的影响,四季度出口增速大概率回到10%以内。而随着基建的陆续开工,内需有可能企稳,这将推动进口尤其是相关大宗商品进口的增加。此消彼长,预计四季度顺差有可能同比减少。
“至于贸易摩擦的影响,考虑到目前存在诸多变数,对贸易的影响目前来看尚未真正有实质性影响,更多的是对信心的打击和长期产业链的冲击。”
远优于预期的外贸数据提振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五早盘大涨逾230点,中间价则九连跌至逾19个月新低。中国股市沪综指在外贸数据公布后收窄跌幅,早盘跌0.12%。
中国银行间债市周五10年期主要利率债早盘基本持稳,降准实施在即资金宽松依旧,一年期国开债收益率稍降。交易员称,稍早公布的9月出口增速虽超预期,但中美贸易摩擦仍在,对未来影响忧虑未消,现券暂时平静观望。
**外贸前景仍面临挑战**
尽管中美贸易战当前对中国外贸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但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后续的影响,包括对于产业链的冲击、对于对华投资的影响、对于贸易伙伴预期和信心的影响,现在还很难准确完整评估,中国外贸的真正挑战可能在明年才会真正显现。
他认为,有必要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联系,加快推动包括中日韩、RCEP等在内的FTA协议的谈判和签署,以更加开放都行动来应对未来可能更加严峻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