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位现役的战友出差路过,我们便相约一起坐坐。好多年不见,自然有很多的事情要说。然而说着说着,战友突然一拍脑袋:“差点忘了,要赶紧给媳妇发个邀请函,邀请人家探亲!”
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就拿起手机给媳妇发了微信:媳妇,我代表单位和个人向你发出邀请,邀请公主春节期间到营区探亲!
过了不久,他媳妇就回了信息:收到,公主接受邀请,春节一定到。
我们几个战友既为他的浪漫感到高兴,也为他这么早就向家属发出来对邀请感到不解。“根本不早,再晚就来不及了。现在咱老单位的条件改善了,环境也好了,家属们来队的热情可高涨了。这要是不提前预定报备,说不定来个房间都排不上!”
战友的话,让笔者若有所思。想起服役那段时间,我可是绝没有邀请家属念头和想法的。这倒不是说不想家属孩子,只是因为那段时间单位的环境实在一般,特别是家属来队后的服务保障实在有些滞后。暖气、饮食,最麻烦的是居住环境,连个女厕所都没有,每次家属如厕个人都得在门口站哨,闹得大家都很尴尬。所以来了一两次之后,家属也就失去了再来的兴趣,而也没有了邀请的想法。
所以听到战友说起单位的变化,说起家属来队热情的变化,我心里着实高兴,也为没赶上而有些遗憾。但是正如一位首长说的那样:你没赶上没关系,战友们赶上就行了。
是呀,谁赶上没关系,只要赶上就行了。身边一个同事,也是一名军嫂。之前说起到军营探亲,她总是满肚子话:路途远,请假难,生活条件艰苦等等。反正用她的话说,就是不太想去,能不去就不去。但是这些年,我们发现他的观念变了,每年早早就和单位说好了探亲时间,到时候也是按时出发。我们想问她为什么?她说是因为现在探亲少了不少困难和顾虑,多了一些支持和帮助,所以幸福感提高了,自然也就愿意去了。
同事说的,也的确是事情。而这些变化,也是老单位战友敢于早早发出邀请,家属那么痛快答应的底气和实力。网上经常有这样的视频,说是女主角要求其他人对她说公主请吃饭、请起床等,才愿意起床或者吃饭。但是笔者知道现在的军嫂,不需要说“公主请”,也会开心的来队探亲。因为这是她们的期待,也是她们的现实。
有人会说,你说的不是实情吧,事实上都是这样的吗?说每个军属都是这样肯定是假话,但是随着对于军人军属服务保障的力度逐步提升,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地,这个比例绝对是越来越高。即使一些军属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成行,但是其中的幸福和关爱,她们也一定可以感受得到。
你看,《关于规范完善军队人员有关福利待遇的有关规定》明确:军队人员家属临时来队探亲和遇有疾病等情况时,单位可以安排车辆到机场、车站、码头、医院接送。营级以下分队官兵家属临时来队探亲,所在单位可以在部队内部安排一次加菜。还有越来越温馨的公寓房,还有租房补助,都给家属们的来队之路铺平了道路,拎包入住。
想想,还真有些亏自己的媳妇。
你看。《关于规范完善军队人员有关福利待遇的有关规定》明确,严格落实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休息制度,除担负战备值班、演训演练、科研实验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以及执行军委总部有特殊要求的紧急任务外,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安排工作。
这下子,保障了军人和家属团聚的时间,家属们自然也愿意来了。
你看,《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也明确,军人配偶前往部队探亲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安排假期并保障相应的薪酬待遇,不得因其享受探亲假期而辞退、解聘或者解除劳动关系。
家属们来队探亲有了法律保障,有了法律依据,自然请起假来、休起假来,也就顺利了很多、舒心了很多。
还有军人、军属优惠优待的军人驿站,军人军属在车站机场享受的优先待遇等,都让军属的探亲之路不再那么遥远和麻烦,而是多了一些温馨和关爱。
有政策,有规定,有帮助,有关爱,有底气,有实力……这些因素综合作用起来,自然就提升了军属来队探亲的热情,所以不用喊公主,“公主”也会来。
其实我们都知道,尽管到时候军营是敞开了胸怀欢迎军属来队的,但是真正来的军属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军人在节假日的时候还是需要自己度过,需要通过手机电话和家人团聚的。但是无论来与不来,这份关爱和保障都在那里,为你守候。
我们还知道,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虽然很多军属都有探亲的想法,但是真正请起假来不一定都很顺利,真正能够落实的单位也不是很多。特别是和工作、待遇等挂钩的生活,军属和军人往往只能选择放弃探亲。这是一个现实,也是未来我们努力的结果。或许一个更为有力度有硬度的规范制度,一个更为大家理解落实的理念,能更好保障军属探亲的权益,让她们每年都有机会来军营看看。
那个军营里,不仅仅有他的爱人,他的家人,还有她的爱情、亲情和一年的期待。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军嫂,无论你说说公主,她们都会毅然前往的原因所在。她们是军人的公主,更是一名军嫂。这场面向军营的奔赴,也是她的责任。
最后,附上探亲休假规定!过年了,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