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乱翻书
纸上谈兵,分辨科技史信号与噪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港股暴涨!恒生科技指数大涨6.53%创3年来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周活达4亿、营收或破110亿美元,但Open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净利润超321亿元!空客2024年飞机交付量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乱翻书

让我安慰你度过这时代的晚上

乱翻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01-10 00:06

正文

老歌如坐标,梦到许多自己。


推上有友邻说,融入你人生旅程的音乐听起来全是回忆,比标记音乐风格重要多了,只知道那一年我听这首歌的时候是怎样的情境、人和事。所以近两年来听偶像的歌比较少,连旋律都像是一段熟悉的风景,承受不起,我宁愿听一听从未听过的音乐,随便什么。


那天误入虾米,看到我当年听歌后的乐评,心都被揉皱了。事过境迁,好多忘记的感受,会因为一首老歌把当时的自己复原,如果再有当时的文字催化,会石化的。


好比最近几年电影市场最热的多是青春片,青春片最大的价值,就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成全自己的回忆。人是怀旧的动物,喜欢听老歌,也喜欢怀念过去的人。


我们很容易保持对一些往事的记忆,但也会无奈的看到这些记忆越来越遥远似乎要沉入历史深处。音乐和画面是强刺激的感官,他能把模糊而又脆弱的记忆唤醒。比如童年里唱到「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蔡琴那句「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都会让人记忆翻涌浮想万千。


我在一个文娱极其匮乏的环境下成长。在初二之前,即90年代末和世纪初,我对影音这块的接触全部都来自家里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它可以收到4-5个频道,县电视台,市电视台,省台,央视一套以及若隐若现的CCTV2,唯有县台和市台每天晚上的点歌台栏目是我的最爱。那会因为有这个频道出口,本市在操办喜事时多了个去点歌台付费点歌送祝福的习俗,一般都集中在生日聚会、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时常掺杂着亲戚间炫耀和得瑟的攀比心理,所以我那会耳朵听出老茧的多是常回家看看、九妹和幸福万年长这类喜庆的歌,搞得我现在一听这些歌都有条件反射。


大学暑期时在家看了好多遍电视剧《奋斗》,很好听的片尾曲《相对》是子曰唱的我很后来才发现,在电影《北京乐与路》里。刚来北京时住地下室,每天晚上左邻右里小情侣此起彼伏的东北腔的叫床声喊出来的时候,我都默默打开这首歌。


直到去年《中国之星》有期崔健问子曰,『我知道相对这首歌是你写给自己的对不对』,子曰说对。卧槽!这么牛逼的情歌竟然是子曰自己写给自己的!!


嗯呐……

嗯呐……

曾经我不敢与你相对

就像一杯醇酒叫我迷醉

每次都为了你那矜持地笑

总是留下些说不得的滋味

那时我就怕与你相对

配不上你的漂亮老是叫我惭愧

每次都想跟上你的脚步

可是追呀追的追的如此疲惫

如今我又要与你相对

你说路很遥远走得太累

实在是想呀 停下来歇歇

能够见到我你说使你感到欣慰


我知道你也有过

同我一样样的梦

你也知道我直到现在

还在痴痴地等

再次相对有机会吗?

能够重新再来过几回啊

这是个难圆的梦吗?

我们已经这样愿意这样付出一辈子

我的不是你的

我的前世今生 嗯

嗯呐……

嗯呐……


好吧,其实我是想推荐崔健的三首老歌。


后来我听遍了摇和谣,有天突然发现中国摇滚他爹竟然上电视了,且他在《中国之星》上的态度并不让很多人舒服,他推荐的子曰和痛仰都被淘汰。他在十年后的今天还推出了一张叫《光冻》的新专辑,网上骂声一片,说以前听是土里带着新意,如今听的是新鲜的土。


我听崔健的第一首歌是《飞了》,高一音乐课在体育馆的电视机里,他唱什么我没听清,就记得直接被那种力量和张元导的MV给震住了:他们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搭了木板,乐队在底下出演《飞了》,上面是艳俗的时髦女青年在扭摆,而舞台上跳来扭去的是中国北方乡村绸子舞,摇滚和绸子舞同在一个魔幻空间,并且节奏居然有些合拍,观众则是一帮老头老太。


不过即便你细听歌词也会觉得这首歌有些晦涩难懂,特像是抽完叶子后的混沌状态下写出来的,尽管老崔第一句就说了我根本用不着那些玩意。



还有那首《像一把刀子》,里面有句歌词,『这时我的心就像一把刀子,它要穿过你的喉咙去吻你的肺』。后世将摇滚乐比作一把刀子出处可能就是这里。



98年崔健推出专辑《无能的力量》,我贴一段柳小不的乐评:


崔健在时代的晚上

2007-09-16 04:25:25 来自: 柳小不 (代远年湮)

无能的力量 的评论

5

“一天从梦中彻底醒来,回头诉说这个年代。”——崔健《九十年代》


其时距邓小平南巡讲话恰好整整六年的时间,短短六年,市场经济在中国风起云涌,所取得的成就已足以令世人刮目相看。

明眼人从崔健那发福的脸上一眼便可看出,他也在这场淘金大潮中发了一笔。然而,他却仍然倔强的告诉人们:他现在有车有房了,可他仍觉得一无所有!

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果说在八十年代人们在旧的理想崩溃后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还有一些犹豫不决和迷惑,那么,到了九十年代,当市场经济的号角响彻神州大地时,人们一夜醒来忽然抓住了一种最实实在在的东西——金钱。崔健在新专辑里这样描绘国人的心态:

“多挣点钱儿 多挣点钱儿

钱儿要是挣够了事情自然就会变了”

“别跟我谈正经的 别跟我深沉了

如今有钱比有文化机会多多了” (《混子》)

“老老实实地挣钱 这是光明的前途

搞好那人际关系 那是安全的后路”(《春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