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B姬
为游戏发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城区市场监管局  ·  “食”分安心丨元宵前夕严查市场秩序 ... ·  21 小时前  
西部财经融媒  ·  *ST信通可能被终止上市!14天13板A股公司 ·  2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ST信通可能被终止上市!14天13板A股公司 ·  2 天前  
揭幕者  ·  春季躁动持续多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B姬

Steam只卖29元的网红“拼好帧”软件,一夜间让多少残疾显卡飞升50系“卡皇”?

BB姬  · 公众号  ·  · 2025-02-06 22:00

正文


星彡P丨文


《怪物猎人:荒野》这个月底就要发售了,卡普空在Steam上推出一个跑分测试软件,可以提前测试适合自己配置的画面参数。


可能已经有朋友试过了。 记得《黑神话: 悟空》发售前也出过类似的帧数测试软件。




每次一有新的大作,大家都会讨论几嘴硬件相关的话题, 不管玩不玩,都能 增加一点参与感 (秀电脑配置√)


借着这个机会,BB姬也想聊聊 现在Steam上非常火的一个帧数提升软件,叫 《Lossless Scaling》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


logo是个黄色鸭子,网上一般都叫 “小黄鸭” 或者 “拼好帧”



这个软件最早发布于2018年底(售价29元,史低4元),迄今为止Steam上的评测有16000多条,最近评测一下子暴增了近2700条。


贴吧论坛很多安利的帖子,B站也有各种保姆级使用教程,评论区底下一片赞美声,吹它是“今年最好玩的东西”、“我的帧数救星”之类……


那么这个小黄鸭到底有什么用呢?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第三方AI插帧软件。 在牺牲一定观感和性能的前提下,它可以调用各家开源的缩放算法、锐化算法来提升分辨率和帧数。


主要功能就两个:①超分辨率;②帧生成。


①超分辨率:把低于显示分辨率的游戏窗口,拉伸到显示器的分辨率。比如:480P→1080P,1080P→2K。


②帧生成:把游戏帧数成倍的增加,2倍,3倍,甚至20倍。比如:30帧→60帧,60帧→120帧。


(↑界面很简单)


说到底就是一个不限制显卡型号的丐版DLSS ,适用范围不仅限游戏,连模拟器、本地播放器、网页视频都可以,还能跟游戏的DLSS、FSR同时使用……


看到这,相信你们应该对“小黄鸭”的功能有了概念,那么问题来了: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火的呢?



说实话,小黄鸭能出圈,跟 最近 游戏玩家 对英伟达的逆反心理 有一定关系。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近几年电脑显卡(主要是N卡)的发布会重心基本都在AI方面了,特别是DLSS技术,往往要占好多篇幅介绍。


以前有DLSS帮我的游戏提高帧率,我是非常高兴的,这东西用过的人都说香。但是近两年新显卡的发布,本该锦上添花的东西占比越来越多。



曾几何时,理想的游戏优化是原生分辨率下流畅运行作为基准,DLSS/FSR作为性能增强手段锦上添花。


但如今硬件发展很有可能会进入瓶颈期,制程工艺的进步要面临一个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英伟达搞AI和软件生态成为一种新的大势所趋——逐渐普及了 超分辨率 帧生成 ,以及 光线追踪 等技术特性(要注意这几个的区别)。



新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用。 值得警惕的是,现在部分厂商正将DLSS作为开发捷径:


只要开启DLSS后帧数达标,便直接将“半成品”交付玩家。这种做法,让本该作为画质增益选项的技术,反而成了掩盖优化不足的遮羞布。


像之前英伟达的50系显卡发布会有一句话很经典:“5070 = 4090”。 官方放出过一些性能测试图,游戏的提升幅度非常夸张,基本奔着2倍去了。



但你猜怎么着?提升的并不是大家想要的“绝对性能”(光栅性能),而是DLSS加持后的结果。


这种帧数蹭蹭涨是有限制条件的。


一定要游戏厂商做了适配,才能在具体某个游戏上开启DLSS。如果不支持……那对不起,帧数提升什么的也就那样。


网上很多人可能喜欢“超分辨率” ,但是觉得“补 帧”很 膈应,就是出于讨厌贷款性能的风气。 而且老的N卡基本吃不到红利。


(NIVIDA官网)


像AMD的FSR技术虽然是开源的,但也一样要游戏厂商支持,你在官网上都能找到支持名单。


(AMD官网)


这时候一款可以不限制显卡型号,不限制使用场景的插帧软件“小黄鸭”,走到了部分人的眼前。


很快啊,用过的人都直呼卧槽,帧数肉眼可见的提升。而且软件不打折只要29块钱,一顿外卖钱。


试问,谁不希望在不换显卡的情况下,游戏帧数嘎嘎嗯涨呢? 于是把这玩意吹爆了。





但这里BB姬要泼个冷水, 网上 有相当一部分帖子光吹优点,宣传小黄鸭是低配机神器,仿佛每个游戏都该用……


可实际上这玩意并不能拯救老爷机,应用场景也相当有限 ,仅限于“非性能因素”的低帧数场景,比如玩一些远古低分辨率或者锁帧的4399游戏。


像红警3这种,游戏锁30帧,补到60就很舒服。 还有一些主机移植过来的日厂漫改作品,锁60帧,可以用小黄鸭翻倍。



换句话说,你的机器显卡性能足够高,原本能跑更高的帧数,但因为各种原因跑不满,这时候小黄鸭可以起到一些锦上添花的作用。


如果你的游戏连原生4、50帧的稳不了,那么小黄鸭也救不了命,反而会带来明显的延迟、拖影、残影等负效果。


工具总归是工具,不是原生画质,“拼好帧”再好,也不能顿顿吃对吧。



而在大型游戏之外……


动漫视频这一类边缘比较规律的东西,单纯的软件“超分辨率”效果还算不错 ,毕竟视频不像游戏这么复杂。



一些古早 的Galgame ,分 辨率在 640 *480。 因为基本是PPT播片,所以靠软件拉伸一下效果也凑活,至少比直接全屏观感好。


(古早Galgame,原生分辨率最大就这样)


只是“插帧”功能有时会适得其反。


这里只谈动画啊,动画插帧是真的难受,特别是高速的战斗场景。前几年网上AI 4K修复的特摄视频泛滥的时候,BB姬就吐槽过插帧版的里番之类。



当时我是这么描述的 ——好端端的一段动画像是摸了凡士林。 活塞运动的节奏点、发力时停顿的地方全没了,腰肢扭得跟噗哟噗哟的果冻一样,活生生把“大摆锤”变成了“影流之主”——这句话放到现在依然合适。


本来原画师就是在固定卡数里面通过设计分镜和动作来达到他想要的观感,比如运动的顿挫感,这些都是设计好的,结果补帧后成了黏黏的一坨果冻。




其实现在很多剪辑软件,也会自带AI智能补帧 功能,比以前成熟很多了。


总之 效果见仁见智吧, “超分辨率”适用场景更广,“插帧”更适合不那么挑剔的朋友。



实际上,AMD也出过一个叫AFMF ( AMD Fluid Motion Frames ) 的软件。


效果跟小黄鸭都差不多的,不限制什么游戏。如果你手上正好有AMD的显卡或者ROG掌机,可以在驱动设置里打开。


速度和质量肯定不如老黄家的DLSS和苏妈家自己的FSR——毕竟这俩都是游戏厂商配合优化的,比起通用的肯定要好不少。



这么对比下来,小黄鸭还有一个优点是简单通用。


虽然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比如看视频提升帧率的话,有SVP4 pro;动漫放大可以用anime4K;又或者Galgame缩放分辨率的话,有Magpie……


如果你能上Github的话,很多特定的功能基本都能找到好用的开源软件替代,但是……前提是能上Github,善用搜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