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天一件艺术品
用艺术拯救自己,用艺术点亮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李飞飞团队训练出媲美DeepSeek ...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默沙东: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HPV疫苗 ·  3 天前  
新闻广角  ·  微信又上新功能!网友:年度最有效功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天一件艺术品

聪明的局外人(艺术家)观察时怀着钦佩,又抱有厌恶;所有优秀的艺术都是如此

一天一件艺术品  · 公众号  ·  · 2018-04-13 10:01

正文

《现代艺术150年》摘录下半部分。

12 包豪斯:校园重聚,1919—1933

建筑师沙利文设计出了简洁的高层建筑“三段论”,包括轮廓分明的底部、拉长的柱身和平顶的山花。基本上他就是将一根古希腊柱子转化成了一座极为现代的建筑。


沙利文设计的芝加哥温莱特大厦

13 达达主义:混乱的秩序,1916—1923

莫瑞吉奥·卡特兰就这么做着,但他们不再对人类冲突的种种恐怖后果做出激烈的回应,而是站在事物之外进行评论。

14 超现实主义:以梦为生,1924—1945

依照现代艺术运动的经典模式,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对整个社会彻头彻尾的抨击拉开了帷幕。左派的布勒东希望通过唤起中产阶级的危机感,使整个文明匍匐于他的脚下。他的新主意是深入他们的无意识,翻出以往那些为了体面而被压制的不体面的秘密。坦白地说,这个计划是要把“理智的”现实和完全下流的(在布勒东看来更真实的)“现实”在一种不相称的结合中放在一起,造成不安。在超现实主义反理性的思想、言语和行为的作用下,现实被颠覆,导致大众迷失方向。就像布勒东喜欢说的那样——这妙极了。

15 抽象表现主义:宏大的姿态,1943—1970


波洛克的《壁画》(Mural):这不是混乱无序,而是即兴创作:原本只想来一段自由爵士,没想到最后变成了彻夜笙歌,


波洛克的《满五英寻》(Full Fathom Five):它像绘画、书籍、电影、音乐一样,能触碰到生命的力量:不伤感,不辩白。

他曾说过,他并不“承认雕塑与绘画之间的界限”:他用复杂雕塑表达了这个复杂的思想。


这件作品有3米高、3米宽,长超过6米。它被涂成亮红色,极其沉重,不过看起来却像空气一样轻盈。绕作品而行,凝视它伸出的手臂和平直的面板,你会坚信《一天清晨》是以冻结在时光中的颜料制成,而非金属制品。它拥有女芭蕾演员一般的优雅自信,赞美诗一般的洪亮和谐,吻一般的柔软温和。这就是那种让你激动到热血沸腾的艺术品。更何况,卡洛还迈出了根本性的一步:不再将作品放在底座上,而是直接放在地上。他希望我们能够以自己的语言和尺度与它互动交流,这一点和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对他们的巨幅作品寄予的希望何其相似。它的成功令人觉得既惊讶又不可思议,就像每每我们遇到一件伟大的抽象现实主义作品时所发生的那样。

16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劳申伯格说,他想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间隔处”创作,以找到它们相遇或合二为一的地方。无人把波普艺术的本质总结得如此简洁精确。


《金宝汤罐头》by 安迪·沃霍尔

在千篇一律的图案貌似乏味的背后,其实是艺术家之手,正是这一个体肩负着创作这一作品的使命。正如每一个金宝汤罐头的制作背后是不为人所知、不被承认的个人努力一样。


《玛丽莲·梦露》by 安迪·沃霍尔

没有别的艺术家能比安迪·沃霍尔更好地理解和抓住消费主义这一矛盾特性了。
也很少有人能同时如此痴迷于名人与病态。

当他听到人们谈论“买一个沃霍尔”时一定非常高兴。不是购买由安迪·沃霍尔制作的这幅或那幅画,而是“一个沃霍尔”。这意味着,艺术作品,即他们购得的物品,与智力或审美无关。唯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具有社会声望的品牌产品,并且具有经济效益: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波普艺术的普遍特征,即以中间人的身份将艺术和商业艺术性地结合起来,借此方式对这两者进行批评。

即兴演出源自马里内蒂未来主义的激昂演说、达达主义狂热而具诗意的无稽之谈,以及超现实主义通过放肆和怪异以抵达无意识的决心。

17 观念主义/激流派/贫穷艺术/行为艺术:心灵游戏,1952年至今

因为艺术是它们的意图、它们唯一的目的,它们也是凭借这一身份要求我们对其进行评判。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在现代艺术里一个观念至上的领域内运作的,不怎么关乎实物的创造,因此叫观念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有权给我们呈现陈腐的垃圾。正如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在1967年为《艺术论坛》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只有观念出色,观念艺术才会出色。”

艺术品是由删减而不是增加元素制成。


《空间概念·等待》by 丰塔纳

他制作了一件艺术品。这么做,他把一件二维物体变成了三维。而且,一种材质要获得其艺术地位,过往只能依靠其表面特性,即能在其上施以颜料,如今经过转变后,它却具有了雕塑的材料特质。画布的功能被改变了:我们不再仅仅是看着它,我们还窥视它,由一种幻觉代替另一种幻觉。

18 极简主义:无题,1960—1975


《无题(给马蒂斯)》by 弗莱文

弗莱文的目的是让他的荧光灯管雕塑对其展出的空间产生影响,如贾德用他那些作品所做的一样。这是极简主义的使命。

极简艺术表面的平静,泄露了要为世界带来秩序与控制的艺术家们所感到的内在紧迫。他们并没有把这种冲动传递给下一代艺术家,他们在60年代嬉皮士运动中成长起来,而后在70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下点燃创作的欲望。这些艺术家将把艺术引向完全不同的方向。极简主义标志着现代主义的终结。现在,艺术将步入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新时期。

19 后现代主义:假身份,1970—1989

嘻哈文化、混合、对公众形象的敏锐意识均成为后现代的特色:自觉的洞察与辛辣的讽刺成为通用的语言。而且,既然任何东西都没有单一的答案,那就意味着任何东西都值得考虑,而且如果需要,就可以被合法地容纳进来。区别和定义变得模糊:无法分清事实与虚构。对后现代性来说,表面形象至关重要,但它经常被证明是虚假的或矛盾的。

现代主义棱角分明,后现代主义没有棱角;现代主义拒绝传统,后现代主义什么也不抗拒;现代主义注重线条和系统性,后现代主义则分散得七零八落。现代主义者相信未来;后现代主义者对很多事物抱以不相信的态度,他们更愿意打个问号。现代主义者认真,具有冒险精神;后现代主义者是戏谑实验的大师:巧妙地表达不敬之意,超然世外般对现实冷嘲热讽。


《如何更好地工作》by 彼得·弗施利,大卫·韦斯

两位艺术家用商业宣传的方式来戏仿商家对员工的洗脑,商家试图使员工相信成功可以通过遵循一系列简单的规则来实现:即遵守规则游戏。

后现代主义把来自这类艺术家的作品带进了公众的视线中。他们通过质疑、模仿和挪用来创作他们模棱两可的艺术。如同稍早于他们的观念艺术家和极简艺术家,后现代艺术家创作了富有思想的作品,那些愿意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其微妙之处的人,将会从中得到启发。像杜尚一样——一个对他们的作品产生了如此巨大影响的人——他们喜欢开玩笑。这会使他们的作品看起来琐碎、愚蠢和充满讥讽。偶尔如此,但并不总是这样。最好的后现代艺术来自聪明的局外人的观察,在他观察的眼光中,既怀着钦佩,又抱有厌恶。实际上,所有优秀的艺术都是如此。

20 今日艺术:名利场,1988—2008至今

他们会打破规矩,对当局竖起蔑视的手势,并用一切形象向世界表明自己的胜利。通过1988年的“冻结”展,这些年轻艺术家首次公开宣言,他们将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与他们态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不亚于与个人政治倾向、财政状况和审美趣味之间的关系。他们怀有一种企业家精神,预示着他们创作的艺术,并且迟早会预示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样貌。

赫斯特和其他英国艺术家共享一种企业家似的世界观,这是一群精明的人,他们意识到,若想以自己的方式取得成功,需要创建既基于作品又基于个人形象的品牌。而这意味着,他们要与那些历来被艺术家认为是恶魔的人——业务人员——喝上两杯。所以,伴随着安迪·沃霍尔的话“好生意就是最好的艺术”在他们耳边响起(它原本的讽刺含义已不存在),他们找到了一个商人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