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翼智库
天翼智库是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承办的面向公众的智库研究信息发布平台,为您提供最新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动态、政策观察、产业分析和战略洞察等。
51好读  ›  专栏  ›  天翼智库

【大模型周报第89期】OpenAI宣布允许企业客户定制GPT-4o

天翼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9-06 07:00

正文

资讯总览

【人工智能治理与监管政策】关键词: AI法案、学术搜索、新型工业化

8月16日, 美国加州《前沿AI模型安全创新法案》 顺利通过加州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审核。法案要求对训练成本超过1亿美元的AI模型实施安全监管,相关机构需向国家报告安全工作。该法案发布后遭到Meta、 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反对,经过修订后的法案将不再要求AI模型公司提交安全测试结果证明,只需提交公开声明概述其安全实践,目前修订后的法案已通过加州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审核。

8月16日,AI原生搜索产品 秘塔AI被中国知网起诉侵权 。知乎表示秘塔AI搜索在未经许可条件下可搜到其学术文献题录及摘要数据,属严重侵权。秘塔回应,秘塔AI搜索的收录内容均为公开的摘要和题录,并无任何收录知网文章内容本身的行为。目前已有万方等多家数据库主动表示愿意和秘塔合作,后续秘塔将继续提供服务,完全不受该事件影响。

8月14日, 工信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征集方向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围绕“技术底座、行业应用、装备产品、支撑保障”4大领域。

【前沿技术进展】关键词:类脑神经元模型、人格凭证

中国科学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提出“基于内生复杂性”的类脑神经元模型构建方法 ,该方法借鉴大脑神经元复杂动力学特性,改善传统模型通过向外拓展规模带来的计算资源消耗问题,为有效利用神经科学发展人工智能提供示例。

8月19日消息,OpenAI等25个机构共同发表arXiv论文,提出 AI机器人身份鉴别验证技术 。来自OpenAI、微软、MIT、UCB等25个机构的学者们共同提出「人格凭证」(Personhodd Credentials, PHC)技术,用于辨别账号是真人还是AI,同时保护用户隐私。

【产品应用创新】关键词: AI电力网络、导诊大模型

华为于2024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发布星河AI电力网络 ,覆盖“发、输、变、配、调”等场景。其中,星河AI数据中心网络实现全网负载均衡,网络吞吐量提升至95%;智能配电IP通信网实现50毫秒极速倒换业务不中断。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团队研发的导诊大模型-“特定场景提示增强对话机器人” ,8月15大模型通过临床试验,该模型兼具专业性和共情能力,不仅能够应用于导诊工作,未来也有望用于患者健康教育、术前谈话等更多复杂场景。

【产业市场竞合】关键词: 个性化定制服务、AI芯片、数据中心

美东时间8月20日(周二), OpenAI宣布将面向企业客户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 ,允许客户企业使用各自数据“微调”GPT-4o,OpenAI不断在B端客户方向上布局。

8月18日, SK电信(SKT)的AI芯片子公司Sapeon Korea与韩国AI芯片初创公司Rebellions宣布实现并购 ,正式签署合并协议。此次合并预计将形成一个价值超过1万亿韩元的新实体,成为代表韩国AI芯片产业的独角兽公司,命名为“Rebellion”。

当地时间8月19日, AMD宣布以49亿美元收购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供应商ZT Systems ,交易通过现金和股票结算,其中包含至高4亿美元的有条件支付部分。

趋势洞察

1. 美国AI治理进程加速,或影响我国AI企业出海

加州《前沿AI模型安全创新法案》8月16日通过加州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审核彰显美国人工智能治理进程加速。 在联邦级AI法律难产的情况下,加州作为全美乃至全球的科技中心,多数美国科技企业和AI创企都在加州运营,将受该法案约束。对模型的监管,在提升其安全性的同时也便利了在基础模型上构建产品的AI初创企业,这将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

我国AI企业出海监管风险或增加。 一是法案要求云服务提供商(如AWS、Azure)收集客户信息、IP地址、支付方式等信息,便于监管部门溯源,若后续管制进一步收紧,或配合旨在扩大美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系统出口的监管权力的ENFORCE法案,加剧部分使用海外算力进行训练的中国AI企业面临的监管风险。二是法案适用于训练算力超过1亿EFLOPS的模型(按市场平均算力价格计算为1亿美元)或者使用0.3亿EFLOPS的算力对范围内模型进行微调后的模型,未来Llama 4和GPT-5或许会是其主要监管对象,或限制我国面向美国市场的基于前沿大模型能力创建的AI应用创业企业。

2. 大模型B端企业市场竞争加剧

美东时间8月20日, OpenAI宣布将面向企业客户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 ,允许使用各自的公司数据来“微调”其目前最强大的AI模型GPT-4o。此举预示B端企业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此前,OpenAI已发布2版企业版GPT,2023年8月推出ChatGPT企业版,可提供企业级安全能力和高技术数据分析功能;2023年11月推出企业定制版GPT-4,可为特定用户构建基于私有数据的GPT-4模型。定制需要花费数月,起步价达200万美元,且定制服务水平远超竞争对手。本次更新了“微调”功能,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应用门槛、提升企业数据隐私性并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和准确性,从而增强公司在B端市场竞争力。根据FutureSearch数据推算,截至今年7月,B端营收占OpenAI总营收近30%(约10.34亿美元)。随着OpenAI对B端市场布局的进一步深入,这个占比或将进一步提升。

3. 大模型在医疗导诊场景落地,或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新选择

业界频繁推出导诊大模型相关产品助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如 8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团队研发的导诊大模型-“特定场景提示增强对话机器人”通过临床试验 。在真实应用场景中,该模型可降低 11.2%重复沟通和5.4%医患冲突比例。此外,还有 百度开发的灵医大模型 ,通过多轮对话了解病人病情,实时辅助医生确诊疾病,推荐治疗方案,提升就诊全流程的效率和体验。 导诊大模型相较于人类,在事实性、安全性、共情能力均展现明显优势,或提升医患沟通效率 。传统医疗服务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医患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患者难以获取准确、及时的医疗信息,影响就医体验;此外大医院医生平常接诊工作量非常大,会导致服务态度不佳,容易对患者态度冷淡,不耐烦。这些因素极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引发冲突。导诊大模型通过构建以不同医学场景全方位采集的真实导诊对话为基础,以提取对话信息形成的知识库作为训练数据,能够解决不同医学场景中出现的各种特定问题,推动导诊服务兼具专业性和共情能力。

每周一场景:政策解读

1. 场景简介

政策解读是指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权威性的人士对政府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详细解释和阐述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公众、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意图、预期效果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政策解读可以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理解度,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社会的广泛接受。但传统政策解读存在很多问题和痛点:

主观性强: 专家可能无法全面获取所有相关政策信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不仅导致解读不全面,还带有个人观点,影响解读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时效性不足: 政策第一时间发布,专家需要一些时间跟进动态,学习新政策,理解并消化政策精神,导致政策文件与解读未能及时同步,导致公众对政策的理解滞后。

解读有难度: 很多政策文本内容多,条文复杂,涉及不少专业术语,专家解读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专家面向大众以通俗易懂方式解读有一定难度。

传播有限: 专家解读仅限于专业领域或小范围内传播,多数以媒体专访、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其受众面相对有限,无法覆盖到需要了解政策的民众群体。

2. 大模型赋能

政务大模型通过强大的实时数据抓取、处理、分析和内容生成能力,能够显著提升政策解读的客观性、时效性、智能化和传播力,使用户能够快速获取与之需求相匹配的政策解读信息,增强政策理解。

算法驱动,更中立客观: 通过实时政策跟踪监测,在多个维度、多语言和跨国界开展大样本政策分析,基于数据、量化分析技术、模型算法,大模型解读政策可以显著减少个人主观判断的影响。

自动化处理,时效性强: 通过先进的数据抓取和更新技术,实时获取最新的政策和数据信息,大模型可以自动追踪最新趋势、实时更新政策信息,确保解读的时效性。

解读更智能、更方便: 通过高效智能化处理大量政策文本,NLP技术可以帮助AI理解和分析政策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大模型算法还能提取政策之间关联和潜在影响,降低政策解读难度,更智能高效。

传播更丰富多样,效率更高: 通过将复杂的政策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可视化内容,大模型可以提高政策传播的有效性。还能根据企业或个人的具体情况,推荐相关政策,提高政策传播匹配的精准度。

3. 产品&解决方案

政研大模型: 由微点科技开发的“政研大模型(psllm-14b)”,可以作为政策文本分析和解读的智能数字辅助工具。该模型基于Multi-Task Transformer架构,具有良好的政策文本分析挖掘任务性能。模型推理过程及输出结果具有可解释性,通过思维链技术能够帮助政策研究人员更快地获取政策信息,并准确理解政策含义。

政策智能服务和AI数字人政策智能专家服务: 由黑马天启科技公司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政策进行深度分析和研判,通过结构化和标签化的方式提供的AI产品和服务,包括政策智能查询、政策智能匹配、政策智能解读等,帮助企业找到直接受益的项目。政策AI智能解读模块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政策文件,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此外,数字人解读模块提供了更具人性化交互的服务,通过数字人解答和播报政策信息。

4. 应用实例: 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的政策智能服务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搭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该网络平台利用黑马天启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政策智能服务和AI数字人政策智能专家服务。该服务基于大模型对政策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并通过结构化、标签化的方式帮助企业匹配和解读政策,提升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具体服务内容:一是政策智能查询:通过黑马天启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可以在线进行政策查询,获取所需的政策信息。二是政策智能匹配:基于对16万多条政策的深度分析和研判,该模型能够将这些政策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匹配,从而帮助企业在众多政策中找到最符合自身条件的政策。三是政策智能解读:在这一模块中,人工智能大模型会对复杂的政策文件进行总结和解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给企业,使企业能够轻松理解并应用这些政策。四是AI数字人政策智能专家服务:通过AI数字人的形式,提供人性化的政策咨询服务。这些数字人可以解答企业的疑问,并通过播报功能让平台具备“听会说”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作者

赵晔蕾

战略发展研究所

二级分析师

硕士,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研究,长期专注产业数字化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