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  4 天前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土特产——泾阳茯茶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2-03 10:30

正文




导读

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为更广泛地展现“土特产”的三个世界(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即日起,农参原“地标日历”栏目改版升级,“土特产趣闻”系列全新开启。本栏目聚焦名著、影视等素材中提及的土特产,拆解特色农产品的前世今生,带领读者感受土特产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味魅力。
本期关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土特产——泾阳茯茶


作为一部以清末民初为背景的剧作,《那年花开月正圆》不仅仅是一部充满情感纠葛的家族传奇,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在剧中,茯茶的身影贯穿始终。从家族聚会上的待客之茶,到吴家东院的大宗交易,再到周滢与沈星移在茶馆中品茗论道。

茯茶,因其在伏天加工,它的香气和功效类似土茯苓,故名“茯茶”,而蒸压后的外形呈砖状,因此被称为“茯砖茶”。600多年前,一块茯砖茶,源起泾阳,溯泾河北上西行,走万里征途至罗马,成就了茯茶“遥知驼马驰西极,至味还将万国同”的千年佳话。

泾阳地处关中腹地,泾河之畔,是古代的京畿要地和三辅名区,享有“关中白菜心”的美誉。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水质咸涩偏碱性,富含多种矿物质,是中国茯茶的发源地。“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

泾阳茯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省市重点发展和扶持的重要特色产业。为切实做好茯茶品质提升,打造优质茯茶品牌,泾阳县引进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质量检测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等21个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围绕茯茶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

通过几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泾阳县被授予“中国茯茶之源”“茶业百强县”等称号,其茯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22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泾阳茯茶产量8300吨,产值近20亿元。现有陕西老字号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非遗企业5家,非遗传承人5个,非遗项目9个。2024年发布的泾阳茯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到14.89亿元。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铁丁:“农业产业文旅”是“文旅产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头雁故事”集锦:每一个品牌都能引领乡村的巨变
“头雁故事”集锦(二):梦想的种子开出了品牌的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