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华策于深交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这也让华策成为继华谊兄弟之后,国内第二家成功登陆深圳A股市场的影视公司。
得益于赵依芳对于行业和市场的超前判断,以及对于资本的成功运作,华策在登陆A股的首日,就以107.8元收盘,大大超过了华谊兄弟的首日收盘价70.82元,被媒体称为“中国电视剧第一股”。
和华谊的明星股东不同,随着华策的上市,随之身价暴涨的是邹静之和刘恒等著名编剧。
在入股华策之前,邹静之就是国内的一线编剧,曾担纲主笔了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和电影《千里走单骑》。而刘恒则因《集结号》、《云水谣》等影片享誉国内。
而让编剧先富起来,也体现了赵依芳对于内容的重视,“剧本是整个电视剧产业链的源头,是电视剧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许多一线明星,如果碰上好的编剧、好的剧本,宁可降价出演。毕竟,戏养人啊。姚晨要不是有《武林外传》和《潜伏》,会这么红吗?”
内容一直是华策的基石。赵依芳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在内容方面,坚持互联网化、青春化的同时,要回归初心。以良心制作,匠心质造,用好故事来滋润人们的精神世界。
最近几个月,批评“小鲜肉”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前辈演员、编剧和业内人士出来指责小鲜肉的出场费不符合市场秩序,影视公司为了迎合市场,而导致“畸形”作品泛滥。
但是对于小鲜肉,或者说年轻一代的群体,赵依芳始终是抱着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的。她觉得,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抓住年轻观众,用“小鲜肉”观众们接受的方式、喜爱的方式来创作,从而传播主流的价值观与内核,而这与华策推崇的质造本身并不矛盾,“我们要尊重创作,并用年轻人的方式去表达”。
在影视圈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赵依芳,总是以一头利落的短发,一副黑框眼镜和一身干练的职业装示人,接受采访时,也是思路清晰,挂在嘴边的词汇是最时髦的:流量、IP、自媒体、大数据……而她身上,也有着浙商的独特特质:敢闯敢干,嗅觉灵敏。
赵依芳为华策构建的蓝图是: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期,以内容为基石,发挥N个亿万级产业之间的协同乘数效应,“跳起来发展”。如今,在赵依芳的努力下,华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从一个只有五个员工的“小作坊”,成长为一千多人规模的大企业。
如今,除了每年都能为国内的观众带来爆款娱乐作品,从《中国往事》和《倾城之恋》开始就已经开始出海摸索的华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把1万多小时的电视剧卖到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几年海外版权的销售价格也翻了几十倍。最近,赵依芳还获得了第五届戛纳电视节的荣誉勋章,成为首位获奖的中国传媒人。
当年那个趁电影换场时,偷偷跑进去看两眼的小女孩,如今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全速奔跑。不知道未来的她,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惊喜的“霸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