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脑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电脑报

买把韭菜都能让人家送货上门?生鲜配送平台对比测试

电脑报  · 公众号  · 电脑  · 2017-06-03 17:42

正文

这年头,买把韭菜都能让人家送货上门了,你还有逛超市的欲望吗?新零售改变的不仅仅是零售业的生意模式,更带来人们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变。京东到家、爱鲜蜂、每日优鲜这类致力于解决“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平台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生活,面对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你有兴趣尝试一下吗?



生鲜O2O模式的演进:最后一公里配送催生新模式

刚需下的万亿级市场

一边是尸横遍野,一边是大量资本的涌入——这便是生鲜电商的当前状况的真实写照,高频消费和用户黏性足以让生鲜电商成为资本的宠儿,尤其是源自消费市场的刚需,更推动了生鲜电商的崛起。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鲜的水果、蔬菜、海鲜等原本就是生活的必需品,而忙碌的都市生活又让大量80、90后不可能去菜市、超市“赶早场,买鲜货”,这样的消费刚需推动了生鲜电商的成长,而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则成为整个生鲜电商生态的关键。

生鲜电商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社区小超市通常不涉及生鲜销售,而从家到居住小区附近的菜市或超市,步行往返加上选购和结账排队时间,通常要花费4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愿意付出的,于是有了专注于解决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互联网平台。


专注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三大平台

生鲜配送实际上属于物流的一种,但生鲜产品的特殊性,让其在配送金额、包装、时间等细节上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从2014年前后兴起至今,不但是生鲜电商不断徘徊在生和死的边缘,专注配送的互联网平台更被贴上“跑腿”公司的标签,即使是京东到家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是长时间亏损运营。

京东到家、爱鲜蜂和每日优鲜三个偏重配送属性的平台成为本次对比测试的对象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洗礼,目前专注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平台并不是特别多,而本来生活、一米鲜这类平台又更偏电商属性,于是我们选出了京东到家、爱鲜蜂和每日优鲜三个偏重配送属性的平台。


三大生鲜配送平台的较量:绝不仅仅是跑腿服务

UI界面设计:电商属性强于配送

三大平台的界面设计更偏电商属性,如果仅看界面设计,很容易将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两款App当做某个电商平台的移动端界面。从电商移动端App的界面设计来看,京东到家内容相对丰富一些,除顶部活动页面外,下部分类和秒杀用图文形式更容易抓住用户眼球,而每日优鲜则相对“干净”一些,其底部每日特价仅显示一款产品,不过其将“2小时达”提示放到界面的顶部。

三个平台首界面设计更偏电商


爱鲜蜂虽然同样将电商购物元素整合到了UI界面设计中,但其将“便利店,30分钟闪电送达”提示放到了界面中间位置,明确提示用户平台的快速送货上门属性。


编辑点评:三大平台本身是作为解决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存在的,因而在界面设计上,应该更多强调配送属性,或许是受电商平台影响,除爱鲜蜂在首界面醒目位置将配送作为特色展示外,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在产品展示设计方面更偏向电商平台。


产品分类界面:京东到家个性凸显

电商配送平台的核心在于配送,但其平台化的属性必然涉及产品的选购,在产品展示方面,三个平台差异化就表现的较为明显了。不同于爱鲜蜂和每日优鲜以产品为核心的分类界面,京东到家将超市当做了其重点展示的产品,在首界面完成定位后,下滑菜单,会看到软件基于地理位置为用户推荐的商铺。

京东到家会基于地理位置为用户推荐附近的超市、商铺


从列表中可以发现,除沃尔玛、永辉、卜蜂莲花这样大型连锁超市外,7-11这样的连锁商铺也进入了列表,而专注水果销售的渝果园、宜品良果,品牌特色门店NEW梦工厂、乐棒棒等店铺也被京东到家收到了店铺展示界面,先选店铺再选择产品成为京东到家独有特色的产品分类模式。

爱鲜蜂和每日优鲜选择传统的商品展示模式


同京东以商铺为核心的店铺展示模式不同,爱鲜蜂和每日优鲜在产品分类上则是保持产品为核心的分类模式,爱鲜蜂首菜单往下滑会出现优选水果、牛奶面包、卤味熟食、饮料酒水等多个分类,以类似“专场”的形式展示产品,这样的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浏览者的购物欲望。每日优鲜则直接在首界面进行工具栏式分类,特价、水果、素材、乳品、肉蛋五个大类基本覆盖了所有产品种类。

爱鲜蜂在卤味熟食上同外卖平台货源有一定区别


对比爱鲜蜂和每日优鲜会发现,前者将卤味熟食这个品类加入了产品覆盖中,该分类实际上会同饿了么、美团外卖有一定重叠,不过具体进入后会发现,其产品更偏超市品类,从而拉开差距。


编辑点评:产品分类上的对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京东到家让用户先选店铺再选商品的模式同爱鲜蜂和每日优鲜选产品购物的模式在逻辑上有明显差异,京东到家或许更符合用户日常超市购物的习惯,但爱鲜蜂和每日优鲜则更强调产品属性,利于差价对比或者特色促销,不同的商业模式短时间恐怕看不出优劣,用户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不同模式较妥。


覆盖范围:京东到家优势明显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很多时候都是以规模构筑行业壁垒,即使能够切合市场刚需,也需要快速铺开,才能在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生鲜配送市场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让行业企业在过去三四年间不断洗牌,也让剩下的平台放缓了扩张速度。

国内一二线城市成为三个平台的主要战场


三个平台目前在地理覆盖上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主,截止2017年5月23日,笔者对三大平台覆盖城市范围做了一个统计,根据列表观察发现,三大平台主要的覆盖和竞争区域还是一二线城市,其中京东到家实现了全国21个城市的覆盖,数量明显领先于其它两个平台。从这个城市列表对比也可以发现,越是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越受到生鲜电商及配送的欢迎。

平台用户可手动或自动添加收货地址


生鲜配送平台本身也属于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因而在用户安装软件的时候,就会索取用户地理位置权限,而启动软件后,软件会将用户所在地当自动生成为送货地址,而用户也可手动设定送货地址。在手动设置收货地址时,每日优鲜在选择城市后直接在搜索框类填写具体地址,就会回到主界面让用户选购产品,爱鲜蜂和京东到家则会让用户在新增地址界面中详细填写地址和联系方式。

每日优鲜看似覆盖极广的城市列表


这里要多说下每日优鲜城市列表,其看似覆盖范围极广,实际上仅“热门”城市支持“2小时达”,其它城市基本属于电商购物的全国配送,这对于需要最后一公里生鲜配送服务的用户意义不大。


编辑点评:无论从成立时间还是投入资源看,京东到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其也为能做到全国城市全覆盖,这一定程度上表明生鲜配送平台生存空间和市场接受度都需进一步提升,不过也反映了生鲜配送市场并无绝对霸主,有着较好的机会和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承诺送达时间:爱鲜蜂30分钟承诺抢眼

送达时间对于生鲜配送平台而言绝对可以称得上核心竞争力了,在顺丰这样的大众型快递都能实现次日达的今天,如果生鲜配送无法让用户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物品,那其存在的必要性就需要反思了。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比拼的主要是各家的承诺送达时间,每个平台在不同的城市执行人员素质有所不同,城市交通环境、突发事件都可能让送达时间出现差异,这原本是一项非常难衡量的比较点。

爱鲜蜂30分钟送达承诺在期间非常抢眼


平台承诺送达时间很大程度表明平台认可其执行送达能力的平均值,平台一旦承诺在1小时或2小时内送达,那意味着平台在覆盖的大部分城市中,都应该有这个能力送达,从三个平台的承诺送达时间对比可以看出,爱鲜蜂非常激进,30分钟送达恐怕已经快于不少用户自行从家里去超市购物再返回家中的时间了,而京东的1小时承诺送达时间也算中规中矩。在这两个平台的对比下,每日优鲜2小时的承诺送达时间就显得有些长了。

网上流传出的爱鲜蜂送达时间测试


爱鲜蜂30分钟的送达承诺的确让不少人好奇,北京还专门有人在4月份做过相关测试,根据居住密度和位置选取了东六环、北五环外、南四环、西三环、北二环、以及国贸CDB6个点进行配送实测,发现爱鲜蜂还真的女性了承诺。


编辑点评:送达时间受太多外界环境干扰,平台官方承诺时间更多是对自身执行力的自信表现和一种态度,网友对爱鲜蜂的体验并非代表爱鲜蜂真能在所有覆盖城市都能确保每一单都在30分钟内送达,京东到家同样有不少用户埋怨超过1小时未能拿到产品,而据笔者了解,超过平台承诺送达时间后,消费者并不会获得相应补偿或奖励,恐怕平台底气多少有些不足。综合论坛各种评价,笔者的建议是尽量避开中午、下班塞车高峰时段,错峰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不能忽视的跑腿费:爱鲜蜂相对划算

配送费用是生鲜配送平台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过高的配送费或者免配送费门槛,肯定会影响购物消费欲望的,三个平台目前在配送费用规定上具有一定差别。

三家平台对配送费用相关规定有较大差异


在配送费用及相关规定方面,京东到家显然有些“吝啬”,不但没有免运费门槛,且每单会按重量收费,超过6kg收取0.5元/kg超重运费的规定会让打算在其平台上购买水酒饮品的用户多少迟疑下。


而每日优鲜将39元设定为减免运费门槛,不过一旦达不到额度,会收取用户10元的运费,如果小额购买,每日优鲜恐怕是运费最高的一个平台了。而爱鲜蜂将30元设定为减免运费门槛,不满30元收取5元运费也相对合理,如果不考虑企业运营、利润率等额外情况下,爱鲜蜂的确相当实惠。

三个平台下单界面差异不大


三个平台在下单界面设计方面差异不大,不过爱鲜蜂在收货时间设定上相对灵活,除默认30分钟内送达外,用户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送货上门的时间,基本上是以1个小时为最小计数单位叠加,而且除当日外,还可选择明天或者后天送达。这让我们在公交或地铁上也能选购生鲜,然后到家或者到公司即可收到,灵活性优于其他两个平台。


编辑点评:在配送费用方面,爱鲜蜂和每日优鲜两个平台目前都没有对重量进行规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为争夺客户推出的优惠,而京东到家整个配送费用相对规范和完善,仅从目前的配送规则看,爱鲜蜂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新人注册礼包:爱鲜蜂很实在

有奖注册是互联网+商业模式挖掘用户流量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三大运营平台对于新用户同样也关爱有加。三个平台的新用户注册礼包都是电子优惠券,不过真想借这优惠券占点便宜,还真得和平台斗智斗勇。

单看种类和数量,京东到家的新人礼物最丰厚


单看电子优惠券种类和数量,京东到家无疑为新人准备了相当丰厚的礼物,爱鲜蜂孤零零的20元抵扣券似乎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但在实际使用对比中我们发现,现实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在京东的培养下,相信大家对京东一套电子优惠券已经相当熟悉,其新人礼包中的基础运费券相对实惠不少,不过仅有4元,这还真是对应了那句“蚊子再小也是肉”,而在鲜花和健康实物两个第一反应就会让消费者觉得是利润大户的品类里面,券的金额变多了,不过恐怕用户消费欲望也弱了不少。


而每日优鲜的优惠券却很容易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毕竟满99抵扣80元或者4折券,都足以让人们占到大大的便宜,可实际使用中发现这占便宜的想法有些一厢情愿了。

每日优鲜的优惠券计算相当复杂


首先每日优鲜的商品会有两种价格,“可用券价”和“舌尖会员价”两种,别以为和超市会员与非会员相差不大,这网上平台两者价格差就大得有些夸张了。以“八喜三合一混合口味冰淇淋”为例,“舌尖会员价”为19.8元,而“可用券价”直接飙到了35.7元,这意味着单买一份不用券是29.8元,而用券是24.28元,用券节省4.72元;如果买三盒,不用券的价格是59.4元,用80元优惠券是37.1元,合计节省22.9元,每一份节省7.63元;如果买四盒,不用券的价格是79.2元,用券的话,用4折券抵扣85.68元,多于用80元优惠券抵扣额度,实际需付57.12元,合计节省22.08元,每一份节省5.52元。


经过近乎周密的计算后我们发现,买3份的话单份节省的金额最多,每一份产品的售价最低,购买方案最划算。这样的优惠方式对于不少处女座消费者而言,可能是非常有趣的游戏,不过也应该有笔者这样的男生并不喜欢这样复杂的计算模型。

爱鲜蜂抵扣非常实在


每日优鲜优惠力度没有想象的大,除了不同的产品列表外,其运费也是按照实付金额来计算的,类似购买八喜冰淇淋最优惠的一次性购买三份为例,其最终需要用户付出的37.1元是由27.1元商品费用加上10元运费构成的。


而在爱鲜蜂,笔者选购了6盒伊利大果粒黄桃+草莓260g装,结算的时候价格直接就是其优惠价6.8元,且6盒40.8元刚好达到其通用券使用额度,扣除20元通用券后,本身实付金额只有20.8元(未满足其30元减免运费的条件),但其并未要求笔者按照实付金额额外付出运费,不管是否系统设定的漏洞,其产品标价模式和抵扣方式非常简单、直白,很容易讨人喜欢。


编辑点评:优惠券的使用绝对是件烧脑的事情,不过联想到很多女孩子逛百货商店的时候,用手机计算器计算各种衣服减免、抵扣、用券额度等游戏,似乎生鲜配送平台这点小伎俩更多是给消费者生活增添一些乐趣罢了。相信在每日优鲜购买一些价格刚好踩线的商品能够获得更大的优惠额度,不过小编也倾向于爱鲜蜂这样直来直去的活动模式。


推广优惠比拼:病毒式营销下的福利

除了注册送礼外,平台日常活动也成为比拼考核的要点,对于互联网+商业而言,平台优惠活动往往是其不断获得新鲜流量的可靠保证,而这类活动对用户而言,也是非常不错的附加值甚至褥羊毛的机会。

京东到家目前有抽象和邀请好友下单活动


京东到家目前有两个大型活动,一个是每天一次的用户抽奖,该活动可提高平台用户后阅读和黏性,且大量电子优惠券的送出,也能促进用户消费,另一个则是邀请好友下单送电子优惠券,分享朋友圈让好友注册领取50元新人专属大礼包的同时,自己也可获得15元满减券,总体活动力度一般。

每日优鲜在不同时间段活动有所不同


每日优鲜在笔者完成稿件这段时间推出的邀请新人各得“满99元减80券”就有点意思了,前面提到过每日优鲜通过周密计算购买产品使用这类券能获得非常大的优惠,加上微信和微博两条渠道,这给褥羊毛者理论刷单的可行性,当然,至于每日邀请最多者可得破壁料理机1台还是别想太多了,毕竟人家是针对全国网友的活动。此外,平台充值消费后送双倍甚至三倍积分也算是长期的活动,毕竟每日优鲜是一个需要“精打细算”的平台,而积累下丰富的积分也是用户日后同平台博弈的关键。

爱鲜蜂没有推出类似邀请亲友注册送礼活动


笔者测试这段时间并未见到爱鲜蜂推出类似亲友注册送礼的活动,其平台目前的每日签到送积分活动主要是提升老用户活跃性的,而其它活动则主要围绕产品销售价格展开。


编辑点评:三个平台中,每日优鲜的日常推广任务型活动恐怕对玩家最具吸引力,尤其是一些经常褥互联网+商业羊毛的羊毛党而言,其送券的方式理论上已经具备了刷单的可能,能吸引到不少玩家,当然,其活动具有一定时效性也需要留意,而京东到家的推广活动显得中规中矩,爱鲜蜂则暂未看到相关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签到送积分或者晒单评价的活动,不仅仅可提高平台用户的活跃度,更能让平台往社交的方向靠拢,对于平台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背后金主调查:都是不太缺钱的主儿

互联网+商业能够跑马圈地、烧钱买用户流量的根本在于平台有足够的资本跑完满仓的资本乱战,笔者之所以会选择这三家平台作为本次测试对象,很大程度也是看中他们各自背后的金主。

京东到家与达达实现的联姻,除物流外,更是资本的合作


京东到家的资本方根本无需猜测,京东自然是其最大的资本考上,不过其在2016年同达达快递合作成立新公司,则让达达背后的DST、红杉资本再一次同京东站到了一起。


每日优鲜的背后则可以看到腾讯的影子,连续三轮持续投资每日优鲜足以体现腾讯对于每日优鲜的好感度,而这家由联想高管创立的平台,同样得到了联想创投和浙商创投的青睐,资本阵营同样非常强大。


爱鲜蜂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便获得四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3亿美元,红杉资本、高瓴资本、钟鼎创投都成为其资金阵营成员,不过其一度也出现过资金危机,好在2016年底获得美团参与的D轮融资。


编辑点评:国内互联网巨头对生鲜电商非常看好,阿里巴巴和百度虽然没有强烈参与生鲜配送产业的欲望,但前者本身就有喵生鲜,并投资了不少生鲜电商平台,后者也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入生鲜电商平台领域,而在生鲜配送领域,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的资金阵营暂时看的确领先爱鲜蜂,毕竟前面三轮融资爱鲜蜂并没有拿到多少资金,而D轮融资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美团。


产品售价比拼:这是一个伪命题

生鲜配送平台既然涉及商品的选购,必然会有价格的对比需要,但这里之所以说价格比拼是伪命题,核心观点在于绝大部分生鲜类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评定体系,同样都是冷鲜猪肉,同样都是三线肉,不同品牌的猪肉会出现价格差,而不同的新鲜程度也会出现价格差,更何况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都会让看似一样的产品出现价格差。


生鲜产品品类的品牌意识本身就有些薄弱,类似褚橙这样的产品勉强成为统一标准的代表,可这样的产品在整个生鲜领域太少了,这就让用户极难对不同平台销售的生鲜产品进行横向比价。

每日优鲜似乎略优于其他两个平台


当然,选择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这样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确也可以进行比价,在三个平台的饮品相关类别中选择330ml听装碳酸饮料进行对比,的确出现了价格差,这意味着在三个平台选择一些具备品牌且属于工业流水线生产的诸如碳酸饮料、酒类、薯片等产品时,多长个心眼对比下价格也是有必要的,但整个超市体系涉及这类产品数量过于庞大,恐怕难言某一家能取得绝对的优势。


编辑点评:不单是生鲜配送平台极难进行产品价格横向比较,即使是生鲜电商平台,由于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评定体系,也极难进行公平、公正的产品价格横向比较,除一些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外,更多恐怕得靠消费者自身对这些生鲜产品的认知和熟悉度来评判平台产品是否划算了。


生鲜配送:需要时间成长的新兴行业

包装是难言之隐

这类的包装是指生鲜平台配送的包装,整个生鲜类产品本身质量品质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评定体系,但配送所用的包装则是可规范操作的,相对毛利率较多的生鲜电商平台,赚“跑腿钱”的生鲜配送平台基本在产品描述中都未提及产品配送的统一包装。


对于购买冷鲜肉、海鲜等易坏、易损的商品的消费者而言,在夏天是否全程冷冻保鲜封装或者通过加水充氧确保基围虾等产品保持“活”的状态也未能提及,而这些其实都是消费者关心的,只不过这类服务的确会提高整个平台配送的运营成本,恐怕需要后期整个市场格局相对明朗,进入下半场竞争的时候才会出现。


生鲜配送靠的是诚信

看似简单的跑腿业务,实际上却是平台与用户信任度的体现,冲动型消费和尝鲜或许会让用户尝试在生鲜配送平台上完成一两单交易,但随着其对平台了解度的提高,必然会去思考平台和超市间如何确保生鲜品质。


以水果为例,很多消费者喜欢亲自挑选个头、成熟度,而将这样的选购环节交给平台配送员后,其同商场如何沟通、筛选却不得而知,即使平台保证严苛控制商品来源并未用户挑选优质产品,执行力如何也会让人质疑。而这些并不是凭空猜测,已经不少网友在论坛反映收到的水果坏的或者蔬菜不新鲜问题了。


这样的诚信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生鲜类产品缺乏标准化体系造成的,需要整个产业链的进步才能改善,这也是阻碍生鲜电商和生鲜配送平台发展的拦路石。


竞争对手也很强大

生鲜配送平台在运作上有些类似外卖平台,不过后者针对的是熟食而已,看似细分的领域其实会受到很多其它领域企业的挑战。诸如本来生活、一米鲜这样的生鲜电商平台,在快递的帮助下完全可以极大缩短送达周期,且这类电商平台在商品筛选和包装方面具有一定主动权,能够依靠标准化体系赢得消费者信赖,从而拉走很大一部分中高端消费群体。

生鲜电商和生鲜配送本身存在竞争关系


当然,时效性让生鲜电商对于生鲜配送平台的压力还不是特别大,但外卖送餐平台同生鲜配送就有非常直接的竞争可能性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渗透,外卖平台无论是送货体系还是用户数量都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完全可以在服务项目中添加生鲜配送,本身人们用餐和水果的时间基本是错开的,如果外卖平台选择横向扩张,将生鲜配送或者超市代购纳入自己业务范围的话,完全可以成为生鲜配送平台的最直接竞争对手。


此外,沃尔玛在国外已经选择同Uber这类叫车平台服务,利用叫车平台旗下汽车和司机充当配送员,充分调动不同平台资源合作共赢,却会让第三方的生鲜配送平台非常尴尬。


写在最后:机会与风险同在

生鲜配送平台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市场消费者刚需,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商业模式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面对这样的新兴商业模式,在资本“烧钱”换人气流量的当下,何不多多体验一下,没准能为生活节省下一大笔开支!



电脑报招聘新伙伴,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