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剪枝者
年轻人的城市、行业与生活选择助手。主推:新一线(传统一线新区与强二线城市)、新行业(传统行业新方向与新兴行业)、新朋友(同学同事之外的同辈/同类)。信息互联网时代,路径似乎无界蔓延。剪枝者协助年轻人将9-10条可能路线缩减为3-4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关系再好,也不要这样聊天!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成都适合一个人去的6个地方!地铁直达! ·  3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故事:低到尘埃中的她,还被丈夫踩上了一脚 ·  3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免费免预约!成都6个能待一整天的室内场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剪枝者

双系统:多层演化的“裂缝”

剪枝者  · 公众号  ·  · 2025-02-03 15:33

正文

双系统是我近几年思考探索的果实。


在此之前,我的主要思考框架是演化论,更确切的说是多层演化论。演化在多个阶段展开。最终我们看到的成果、众人高度关注的成绩,是经历多个阶段的小成绩小成果积累之后形成的,大成果、大成绩,因此就是多层结构的汇集。这个思路,最初来自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来被一些演化生物学家和理论认知科学家发扬光大,我深受其惠。按我的理解,它可以用来解释一切伟大成绩的发展。


在近十年前出版的一本讨论文集中(《打破自我的标签》,2016),我用多层演化解释了人生的发展,引入了人生的多层设计概念,从个人努力、到家族积累,再到行业助推和城市托举,最后到国家和时代馈赠。


在更早的英文阅读书中(《GRE阅读制胜法则:多层结构法》,2012),我也一层层分析了学术英文以及非虚构类分析文字的普遍结构,从词汇、到句式、到段落、再到文章。


无论文章、还是人生这篇“大文章”,都可以表述为一个多层次的展开过程。


自那以后,我也用这种多层演化的视角,分析过工业和经济发展,也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认识。


多层演化的模型可以如此广泛的应用,这并不令我本人感到奇怪,因为它本来就是我在念书时研究意识、认知和智能的演化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般模型。既然具有一般性,当然它广泛适用于几乎一切有显著或重大优势的事物和过程。


然而,任何模型都有裂缝,多层演化也不例外。


演化是多阶段的、多层次的、会逐渐累积为复杂结构的,这没有问题。问题是,是什么在承接着这一次次、一轮轮、一步步的演化呢?


在生物学里,这有一个标准答案,基因。众所周知,基因是一组特定的碱基序列。但让我们细看一下,基因的积累功能,究竟如何实现。


基因之下,有双螺旋。保障它不失去稳定性的,是DNA的双螺旋结构,简单的说就是一对对碱基序列,可以彼此纠错,这样,基因就能在内部变异的干扰下,例如拷贝基因时的概率式错误,尽可能的维持不变。


基因之旁,还有等位基因。对于人们在讨论中通常会默认的同源染色体生物,一组碱基序列的基因之旁,还有另一组对偶的碱基序列基因,彼此互为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在染色体这个尺度上,能够保障基因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下,依然执行其所安排的功能。如果当前环境的细节变化,让某个基因的表达变得不利于其所在的有机体,那么,其等位基因的表达,则依然可以保护该生物体。


内部过程的失误和外部环境的变动,都是概率性的,无需什么特别的原因。这些内部的未知和外部的未知,就令双螺旋的纠错机制和等位基因的对偶机制,变得异常重要。没有它们,多数生命体的基因组就很难正常发挥作用。


如果继续提炼,双螺旋的纠错能力也是靠一对对碱基来实现的,碱基对的序列,也可以看作是一组对偶机制,再加上特定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自然而然的对偶机制,那么,我们可以说,生物体的积累能力来自于其自身内部固有的多种对偶机制。


所以,简单一看,是基因承载了生命体的演化,深入挖掘一下,则是双螺旋和等位基因的内在对偶结构,在保障演化的积累。


这样的对偶机制或者对偶结构,就是生物版本的“双系统”。一个碱基序列是一个系统,与之对偶、彼此纠错、相互校验的另一个碱基序列,是另一个系统;双螺旋是一种双系统。一个特定基因是一个系统,可以适用于特定的特征环境,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与之对偶的等位基因是另一个系统,可以适用于变化了的特征环境;特定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也是一种双系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