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视野,深度视角
看完Myriad 2024Q4的财报会PPT挺感慨,40多页,用心了。
整个2024年,Myriad其实表现可圈可点。
今天,我们将抛开里面花里胡哨的内容,谈下财报中应该关注的点和财报会上分析师的问题。
...呃...
反正,这份财报牛X之中带着合理,合理之中藏着隐忧...
2025年2月24日,基因检测公司Myriad Genetics发布了2024Q4及2024全年财报。
从公司公告标题就能看出来透露着喜庆。
2024全年营收8.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是连续第二年两位数增长。
而且,
2024年也是调整后EPS(Earnings per share)首次转正,达到0.14美元。
2
023年+11%,2024年+11%,往后的日子不得爽的飞起?
2024Q4营收2.1亿美元,同比增长7%,药物基因组业务增长14%,产前诊断增长12%。
就一个字:牛!
然而,大家都知道,这些都是魔法。
Myriad的隐忧有3个。
第一,药物基因组产品销量面临大幅下滑的风险。
我们刚才提到的药物基因组产品,Myriad 2024Q4的环比是下滑的,还下滑了14.9%。
这主要是2024年Myriad与UnitedHealthCare闹翻了造成的,根据公司管理层在财报会上的披露,这将造成4500万美元的损失。
我们此前报道过:2024年11月1日,
美国保险业巨头United Healthcare(UHC)将不再报销Myriad GeneSight精神类药物基因组检测产品,从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二,tumor profiling产品不仅没有起色,反而连续下滑。
2024Q3开始,Myriad的肿瘤(非遗传)检测业务就在下滑。
2024年整年的均值都低于2023年,这还是在Myriad大力开拓肿瘤检测业务的情况下。
第三,核心业务竞争格局改变。
去年美国遗传检测领域有两个大事,Labcorp收购Invitae相关资产和Tempus AI收购Ambry。
管理层认为,这种整合期给他们带来了竞争优势。
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一定会延续。
尤其是Labcorp这种巨头,他的渠道可是广的很。
Ambry也是老牌玩家,加上有钱的Tempus,后面竞争情况还两说着。
况且,Myriad也算不上稳定好吗...
就在财报发布的当日,Myriad发布了另外一份公告。
公司前COO Sam Raha接任Paul J. Diaz的CEO、总裁职位,Paul将加入一家私人资本公司担任管理合伙人。
Sam Raha 2023年12月刚加入Myriad,他上一份工作是在安捷伦Agilent担任DGG事业群的总裁,干了6年。
事实上,2004年他就加入过安捷伦,并待了3年。
满打满算,安捷伦的10年老兵了。
另外,他还做过Illumina的全球市场副总裁,干了4年。
Mark Verratti由CCO(Chief Commercial Officer)升任COO,CCO暂时空悬。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Mark就是负责GeneSight的业务。
如此给他升职到底是担心他受到GeneSight牵连还是想让他再创辉煌呢?
不管咋说,这前CEO跑的是时候啊。
2024年刚看到下滑趋势成型,就脚底抹油。
天才!
这种高层的大换血,必然会给Myriad带来一定程度的动荡。
这样,更加加剧了Myriad未来的不确定性。
对于2025,Myriad有自己的想法。
在JPM 2025年会上Myriad就放出了自家2025财年的指引,预期管理已经做好。
所以这次放出来2025全年营收8.4亿-8.6亿美元,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看了一眼,分析师们问都没问为什么...
其实无非就是几个点:宏观环境、GeneSight业务影响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Myriad 给近期推出或准备推出的产品也留出了弹性空间。
比如,肿瘤方面2024年推出了MRD检测,女性健康方面推出了Prequel。
这两个要做的是开新的增长点。
而Myrisk升级和FirstGene携带者筛查这两个将要在2025年推出的产品,则是打的产品升级牌。
如果表现好,2025年8.6亿美元营收的上限也不是不可能突破。
当然这还是要看接下来两个季度Myriad的表现情况,从目前的信息来看,
似乎不确定性更大一点。
这次高速换挡,可别翻车啊...
至此,各位股东星标了么?点赞了么?转发了么?在看了么?谢谢!
所有内容均不作为投资建议,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
顺带提一嘴,咱们还有个星球,微信推文一般星球会提前发。
近期文章:
相关资料:
注1:https:
注2:https:
注3:https:
注4: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