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江南早报】这片景区开放了,就在惠山古镇! ·  19 小时前  
新华社  ·  夜读|世界再大,也不及有人等你回家 ·  2 天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别白跑!哈尔滨师大夜市发公告! ·  2 天前  
新华社  ·  想老得慢一点?这种营养素每餐都要有! ·  2 天前  
南方周末  ·  回家的行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00后女孩:“什么事都能年后再说,但这事不行!”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1-26 12:0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位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黄琦,因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而突然消失一周的故事。黄琦在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后,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白血病患儿送上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文章详细描述了黄琦从接到电话到完成捐献的经过,以及她的心理状态和动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黄琦接红十字会的电话并捐献造血干细胞。

文章主要讲述了黄琦因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匹配成功,随后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

关键观点2: 黄琦的心理状态和动机。

黄琦表示入库时就想好了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体现了她的决心和爱心。在等待捐献期间,黄琦经历了焦虑、失落等心理状态,但她最终完成了捐献。

关键观点3: 捐献过程的特殊性和意义。

临近春节,黄琦选择推迟回家,完成捐献。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捐献为患者家庭点亮希望,让他们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团聚。捐献当天,黄琦收到了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她表示只要患者能早日康复,一切都值得。


正文

春节前的一通电话

让00后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

突然消失一周

这是怎么回事?



1月24日中午

经4个多小时采集

志愿者黄琦顺利捐献了

17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前

为白血病患儿送上一份

最珍贵的“新年礼物”


事情的起因

还要从一通来自

红十字会的电话说起

今年23岁的黄琦

是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

目前在浙江某儿童医院进行规培



2024年10月

她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

称其造血干细胞入库血样信息

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询问她的个人意愿

“入库时就想好了

这是一件有缘分、正能量的事

只要和患者匹配上

一定会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

黄琦毫不犹豫地回复



不过,这个初筛通知的电话之后

黄琦一度陷入焦虑

后续两个月时间里

进一步检查的通知迟迟没有等来

“当时内心还是挺失落的

还以为选择其他志愿者了”


其实初筛时

患者匹配了两位合适的志愿者

另一位志愿者因身体检查不符合条件

才顺位启动下一位志愿者

接到红会的第二次电话后

黄琦幽默地表示不介意当“备胎”

这份特殊价值的血缘联系很有意义



今年1月13日

移植对象病情突然恶化

需要尽快完成捐献

“临近春节

不知道志愿者能否在这个时间段捐献?”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工作人员将这一紧急消息告知了黄琦

接到电话的她第一时间

调整了原有行程并爽快地答应了

“什么事都能年后再说

但这事不行!”


黄琦本来计划

早点回老家看看父母

现在遇到救人的事就推迟回去

黄琦表示希望她这一束微光

能够为患者家庭点亮灯火

让他们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团聚



1月24日,捐献当天

黄琦收到了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

黄琦看到来信后感触颇深

“只要小患者能早日康复

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

这次我用一种特殊方式

救治一位血液病患儿

很有意义

希望年幼的患者能够平安健康!”



黄琦好样的!祝你新年快乐!



来源:浙江新闻(ID:zjnewsapp)综合潮新闻(记者:王晨辉 通讯员:王晨)、杭州发布

本期编辑:刘杰、朱田恬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