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发布  ·  抢票 |《法医探案团之迷雾回响》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两大人一小孩,夜爬至光明水库被困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同事请下午茶唯独没点你的份,对你说:“不好意思呀,点的时候忘了你了。”你怎么回?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10-12 17:58

正文

*贴片含广告

作者 | 余二三

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前两天,在网上刷到了一个求助帖。


发帖者说,同事请大家喝下午茶,等到外卖到了,才发现唯独少了自己一份。


她本想装作没看到继续工作,谁知这时同事讪讪地一笑说:


“不好意思呀,点的时候忘了你了。”


这不说还好,一说,发帖者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了。


她思来想去,既无言以对,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转头发帖向网友吐槽。


帖子底下,网友纷纷评论。


有人直接点明,主打不内耗:


‍“‍是吗?我还以为你故意的呢!”


有人建议,说得讽刺点儿好:


“没事的,能省一点是一点,我能理解。”


还有反其道而行的:


“太好了,下次我请客的时候就不用请你了。”


……


网友们的评论,固然有意思,但放到现实生活中,还是要视情况应对。





如果同事确实忘记点下午茶给你,而你却因对方的无心之举耿耿于怀,最终只会陷入内耗。


有一阵子,#INFP最差人格#的话题上过热搜。


犹豫、社恐、高度敏感、情绪化......


INFP似乎聚集了各种负面人格特质,因而被网友评价为“宇宙第一内耗人格”。


这一类人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典型的高敏感、高内耗人群。


他们极易因为他人的言行、外界的评价而陷入痛苦,折磨自己。


网友@西红柿炒鸡蛋 就是典型的INFP人格:


在办公室汇报项目时,他得到了领导的表扬,结果当场被一个同事调侃:


“你这么拼命,是不是想抢我们风头啊?”


无心的玩笑,@西红柿炒鸡蛋却当了真,整晚都耿耿于怀,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


没想到第二天来到办公室,却发现那个同事像往常一样和自己谈笑风生,完全没将昨天的事放在心上。


这下@西红柿炒鸡蛋 心里更堵了,因为他为了一句根本不值得在意的话,失眠了一个晚上。




职场不顺利的原因,往往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外貌问题,而是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反复纠结和焦虑中,不断透支自己,最终耗干精力。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想得太复杂。


应对这类问题,无非就是简单的四个字——一笑了之。


在职场中,最优秀的员工不一定是能力最强、最聪明的,而往往是那些拥有“职场钝感力”的。


他们善于抛弃无用的情绪,专注解决问题核心,不被他人的言论与情绪左右,从而实现职场的高效交互。


《请叫我总监》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片段。


老板因一名总监的失误大发雷霆,这时,熟悉领导秉性的秘书赶来救场。


过程中,秘书通过询问盛怒中的老板喝什么饮品,让老板转移了注意力。


发现被秘书精准拿捏的老板有些不爽,阴阳她“长本事了”。


秘书见老板怒色已消,只是还有些挂不下面子,于是顺势说:


“是您带得好。”


这下老板听了,脸上的表情终于“由阴转晴”,直说拿秘书没办法。


但凡秘书心思敏感一些,都难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更无法成为老板心腹了。


弱者自困,强者自渡。



如果你是脆皮的职场打工人,不妨试着给心态“松松绑”:


在没有涉及原则底线的事情上,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听取他人的恶评。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忽视化,才是职场生存智慧。




回到帖子的问题本身。


如果出于想要维护好双方关系的目的,其实做法还可以更加柔和些。


我们不妨笑着跟同事说:


“那下次记得给我点两杯补回来哦!”


不仅化解了尴尬的氛围,也替同事圆了场。


所谓高情商,就是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让气氛变得和谐又融洽。


适时发挥一点幽默感,就能巧妙化解矛盾,化戾气为祥和。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面试情节。


主人公克里斯因面试前的一系列倒霉事,导致他只能衣装不整地参加面试。


面试官看到克里斯的模样,觉得有点生气,质问他:


“如果有个人连衬衫都没穿就跑来面试,最后还被雇用了,你会怎么想?”


面对面试官的责难,克里斯笑着回答道:


“那他穿的裤子一定十分考究。”


面试官听后,愣了一秒,便忍不住哈哈大笑。


一场紧张的面试,就这样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


最终,面试官听完克里斯对自己迟到的真诚解释,决定录用他。


克里斯也凭借自己的高情商回答,得到了至关重要的工作机会。



面对交际中的突发情况,很多时候我们不必钻牛角尖、急于解释或辩解。


遇到进退两难的情况,不妨试着打个圆场,把话说得好听一点


既宽了他人的心,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建立了良好的职场关系,何乐不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写了一本书,叫《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书中写到情商包含了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动机、同理心和社交技能五个方面。


高情商不只是社交的润滑剂,还能帮助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再进一步说, 很多时候,情商可以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正如一位房地产老板所说:


“在现代生活当中,智商在人的成功中占的分量越来越低,主要是情商决定成功。


各行各业成功的人绝不是读书最好或智商最高,是情商最高。”


可见,在职场中,情商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运用好高情商话术,既不得罪人,也能扫除职场沟通盲区,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人际关系。





当然,遇上“同事请客下午茶,偏偏忘记给你点”这种事,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


那就是:同事故意不给你点。


换言之,同事不在意你,也不愿意与你维持良好的关系。


这种情况,我们也不必为了维系关系而去讨好、迎合。


融不进的圈子,不必强融。


毕竟,同频才能共振,彼此三观不合,终究难以同行。


国内知名商业顾问刘润,在跟公司的一位高管经历过两次事件后,发现两个人始终不能同频。


两人在讨论产品口碑差的原因时,刘润建议,可以从用户评价方面入手,归纳要点后对症下药。


高管则认为,评论区都是竞争对手的恶意发言,没必要花时间看。


刘润又建议从员工处多方听取意见,改进产品。


高管却说,员工年轻、经验不足,他们的意见不值得考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