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P.A
【G.P.A】每天精选深度而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求职阶段的你。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这谁画的 -20241102204238 ·  5 天前  
财新网  ·  深度 | 瑞幸与星巴克之战进入下半场 ·  5 天前  
秦朔朋友圈  ·  安徽,正在抬高长三角的下限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P.A

别让所谓的“兴趣”,糟蹋了你的前程

G.P.A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2 12:00

正文



最近不知怎么,我去年的文章《大学生上课为什么要认真听讲?》好像又传播了起来,有许多人加我好友,也有新的留言。正好昨天有条留言说到了兴趣,内容如下:


“……并不认为观点全部正确,专注也不是一定要在听课中练就的,如果毫无兴趣,坚持的专注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以锻炼意志力为目的强迫自己而不找寻为何无法专注才是最愚蠢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大部分人其实被兴趣坑了,对兴趣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从而错失了许多进步的机会。


在开始讨论兴趣前,我谈一点行为模式上的差异:


“牛人”和“菜鸟”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牛人更倾向于关注“事实”,但是菜鸟倾向于抒发“观点”。前者先会看事情本身是怎么样的,不急于得出结论;但是后者往往急于表态,着重表达自己是否同意,是否认可,是否正确,然后说出自己认为事情应该是怎样。但是这容易尴尬,事实通常比观点更有力量。


再说兴趣。有一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感受到兴趣对我们的指引。我曾经对英语有兴趣,驱动了我的学习,于是增加投入,时间多了以后,又能得到更好的成绩,于是走进了正向循环。


沿着这个逻辑,当我们要做事情、学本领时,大抵会想,我要培养一下对此物的兴趣,这样对我的学习有很大推动,让我更有动力。所以教师们通常会围绕着激发学生兴趣下手,鼓励学生基于兴趣学习,这样便于教学。




等到我们长大,我们可能开始对各种事情都“感兴趣”,我们也会在社会交往中介绍自己“兴趣广泛”,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我们也会侧重和对方有没有“共同兴趣”。我以前有篇文章,分析了一种“感兴趣”但是又是“零基础”的情况。


“兴趣”一词嵌入到我们的语言系统,嵌入到思考模式中,发挥深刻的影响。


那你有没有想过,兴趣到底是什么?


查一下百度百科的词条,“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


如果我们的兴趣是指一种心理状态,那问题就来了:


1) 我们能不能自己给自己创造兴趣,而非等待自己正好感兴趣?


经常有人对我说,生活很迷茫,不知道要选择哪一个方向。我的统一口径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没有资格谈选择。同样地,如果你本身没有多少行动量,你也没资格谈兴趣。


这个社会本身是一个懒人充斥的社会,懒人其实知道自己要做事的,因为懒人也是有良知的,但是又做不到,于是会说,因为我没有兴趣。所以兴趣在大多数场合,被当成不做事的挡箭牌。即使一个人深陷困境中,只要告诉自己对各种事物没有兴趣,就可以马上心安理得,不会觉得有半点异常。


但是兴趣本质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既然是状态,就是可以引导与触发的,这个培养不是来自于意外,而是来自于我们刻意的行为。就像我们的情绪一样,当我们因为某些事情触发了不良情绪的反应,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主动干预,而非放任自流,让自己的情绪波动尽量小。你想想,如果你每天都要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到自己的情绪,那你和巴甫洛夫的狗有何区别?




然而大部分人的兴趣和情绪一样,其实是野生的,是原生态的。这乱象并不是好事,就像没有打理的田地,长满了杂草。指望未加管理的荒地长出果园,和让一只猴子对着键盘敲字符,却希望猴子敲出一部《诗经》来,难度不分上下。


其实我们要做的事是,根据需要产生兴趣,想喜欢谁,就喜欢谁,而不是等待某个神灵给予指示,突然发现自己兴趣附体。至于如何做,我打算写一篇关于“第一反应”的文章,谈一下这个问题。


2) 没有兴趣真正能成为我们不做一件事情的理由么?


我不太爱谈兴趣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很多时候兴趣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因为兴趣的即时性、短视性未必能让我们过上我们真正值得的生活。因为很多时候你自己也不知道,谁把你的兴趣勾起了,所以如果你由着兴趣来,其实挺危险的。


想象一下,大部分小孩小时候爱玩。如果这时候家长不撵着你去学习,甚至打一顿,很多人就玩物丧志了。


想象一下,如果要做到一件事情需要A、C、D三方面合力才能有所成。但是这个时候你只对A有兴趣,而忽略了C和D,那按兴趣做事,其实是把你坑了。你会陷入“一直在努力,就是没成效”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中。


当我们真正要成长的时候,我们的逻辑应该是,需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需要学什么,我就学什么。就像带兵打仗,命令让你拿下一个高地,你非要说你没有兴趣,那这不就是错失战略机会,在战场上就会把你毙了。


其实对大多数学习者而言,我们都处在需要“处处积累”的全面扎实基础阶段,而这个时候挑食,更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营养不良。知识也是一样的道理,以我有限的认知,我根本不相信我的兴趣是靠谱的,所以我在自己设定的方向下,尽可能吃下已经成体系的结构,而不按照“我以为”的观点,做盲目判断。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我们要的,也许不靠谱,而且极有可能不靠谱。我们看不上眼的,相反有可能以我们未能预料的形式助力。




所以这又回到了“牛人”和“菜鸟”的区别是,牛人关注在这个事情应该是怎样,于是我要怎样;而菜鸟喜欢说,我认为这怎样,从而怎样。那万一你所有的判断都是错的话,那你不是越讲兴趣,死得越快?


现代信息社会的个性化推荐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只根据我们表现出来的兴趣,推荐我们兴趣范围内的信息。而如此则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偏见,让我们认为我们的兴趣非常靠谱。但是最后一实战就发现事实完全相反,这就是许多人一直学习但是没进步的原因。只看你自己感兴趣的,只学你一眼能看懂的,只听自己爱听的,只能成为自己最菜的……


我强烈建议阅读本篇文章的读者,要从你的成长角度思考你应该要有什么,然后倒推出你要做什么,切莫用兴趣来当挡箭牌。否则万一哪天你发现,你只对“不劳而获”、“投机取巧”感兴趣,那样,你就活生生地把自己的前程给糟蹋了。


妓女不能靠性欲接客,作家不能靠灵感写作,如果你一做不了妓女二当不成作家,那你至少也要求自己,不要靠兴趣做事。


但是对持续行动者而言,兴趣的问题并不存在,有兴趣挺好,但是没兴趣,咱们可以一起持续行动撩出来。


公众后台回复“兴趣

查看你好像对什么都有兴趣,却又没那么喜欢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ID:scalerstalk),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1000天持续行动计划发起人,专注在持续行动的研习与实践,研究怎样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持久,新浪微博@Scalers,本文来源于公众号“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作者微信ascalers。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金融职场丨自律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推荐文章
神嘛事儿  ·  这谁画的 -20241102204238
5 天前
秦朔朋友圈  ·  安徽,正在抬高长三角的下限
6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