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长安街的南侧,有
一幢威严雄壮的白色建筑,
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那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源自网络
总建筑面积近200000㎡,大大小小的展厅有48个,收藏了1400000+件(套)文物
。
面积广,藏品丰富:秦始皇时代军官用的虎符、
保存完整的西汉木简、
镶着金边的白玉杯、
明成化年间的瓷罐、
晚明时代的大漆珍品……
从考古文物到历代传世精品,从古籍文献到当代艺术,从皇家珍藏到民俗器具……一件件气韵古雅、工艺精湛的时代珍藏,带你领略千年文明芳华。
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推出2021年《国博日历》,精选出365件珍贵馆藏,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以更轻巧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许多难得一见的博物馆珍藏,只能在特展见到的罕见珍品,现在在家就能细细浏览,堪称一本“
美好生活的编年史,百代匠心的备忘录”。
每天一件藏品,高清图片搭配简明易懂的文字注解,比如,这件“虢(
guó)
季子白”铜盘,内底铸铭文,记录的是当时
虢季子白率军征战的情况。
2021年《国博日历》现在一条生活馆有售!
封面为大气的中国红,柔软的皮革材质搭配烫金字体,看起来端庄大气。
现在购买还有3人拼团活动,
不论新老用户,都能发起团购,
细心的你在翻阅《国博日历》时,会发现文物都是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编排的。
比如,一月呈现的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二月呈现的大多为夏、商时期的器物,三月是西周、春秋、战国物品大合集……
彩陶罐小口鼓肚子,像一个大瓮,边沿外侧还有四个钩状的小角,现在看也是设计感十足。
外侧花纹看起来像是水面被雨滴击起的层层涟漪,这是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有“彩陶之王”的美誉。
四只卷角羊分布在方尊的四角,
是现存的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的一座。
用线刻、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
巧妙
将器物与动物造型结合起来,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搭配也很和谐,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罕见的精品。
这条项链是从北周宣帝的外孙女李静训墓中出土的,由金球、珍珠、宝石组成,珠光闪闪,璀璨夺目,
堪称举世无双的艺术精品,可见当时人们的财富和审美。
清代科学家齐彦槐制造了“天球仪”。
内部仿效钟表的办法,用“钢肠”(发条)作原动力,自动运转报时报刻,同时还可以测定星象节候。
球面阴刻星象,在中部偏下有一个圆形的钥匙孔,从这里插入钥匙拧紧“钢肠”给它提供动力,
“天球仪”
差不多代表了
当时中国天文学仪器的最高水平。
翻阅间,仿佛跟着历史的车轮感受了一遍绵延不断的华夏数千年文明,是文物藏品和历史爱好者难得的优质“资料库”。
现在购买还有3人拼团活动,
不论新老用户,都能发起团购,
注:如有团购及定制需要,请联系客服。
更多精巧设计,别致用心
《国博日历》的匠心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日历所用的字体:
封面上的名称采用颜真卿体,“国”“日”“历”取自《大唐中兴颂》,“博”字则取自《颜家庙碑》,雄秀端庄、气势磅礴,契合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每月的首页,大写月份是《国博日历》打造的专属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