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荣行机械
及时发布公告点评,新闻点评以及最新研究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江阴  ·  刚刚,江苏多地下雪!江阴…… ·  12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14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地方,是“万龙甲”照进现实景观了吗? ·  14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江南水乡之夜! ·  昨天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红色崖壁下的自然奇观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红色崖壁下的自然奇观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荣行机械

【招商机械·专题】交控科技:CBTC信号系统国产化佼佼者--科创板专题系列之四

荣行机械  · 公众号  ·  · 2019-04-12 14:06

正文


交控科技是科创板申报中第一个轨道交通行业核心部件的企业,反映国家对轨道交通高端核心制造的重视 。我国在全球的轨道交通行业上是后起之秀,高铁建设总量、建设迅速及车辆装备技术已是全球领先。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高峰到来,城轨产业上的核心部件厂商都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点评

纯粹的信号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交控科技于2009年12月成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技术,是国内首家成功研制并应用自主化CBTC核 心技术的厂商。 股权分散, 无实控人,但背靠北京人民政府及学校科研资源。


交控95%左右的收入均来自信号系统项目承包业务, 收入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四季度。18年收入净利加速增长,分别增长32.16%、48%,其中关键自制设备毛利率超过50%,综合毛利率为27%。研发力量强大,拥有接近300项专利,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均超过5%,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17.34%,研发技术的产业化情况良好,主要技术均实现工程化应用。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装备制造环节占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的成本30-35%,而其中信号系统为第三大核心部分,约占9%。 目前CBTC有三种形态,基础CBTC系统、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I-CBTC、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系统)。


“十三五”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2019-2020年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预计里程数为6019公里,线路成网规模超过400公里的城市将超过10个。 CBTC市场空间超过千亿 ,其中新建线路空间为601.9亿,存量线路改造空间为86.9亿,重载铁路改造空间为357.8亿,合计为1046.6亿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共有12家企业具有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总承包的能力,第一梯队均完成技术集成到自主化的转变,但由于交控科技的优势,市占率 在近两年明显提升,18年新增市场中市占率高达30.77%,近两年新签订单增长均超过60%,2016-2018年签订的合同额为10.8亿、18.2亿、29.8亿,CBTC总承包项目一般交付周期为3年,且主要于后两年集中确认,基本保证了未来2-3年的业务量及业绩。


交控科技是科创板申报中第一个轨道交通行业核心部件的企业 ,反映国家对轨道交通高端核心制造的重视,目前已经上市的可比公司主要为H股上市公司中国通号(已公告筹划发行A股)及A股上市公司众合科技。



一、纯粹的信号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1、信号系统总承包商


交控科技于 2009 12 月成立,主营业务是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BTC 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关键设备的研制、系统集成以及信号系统总承包,是国内首家成功研制并应用自主化 CBTC 核心技术的厂商。 作为是国内十二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总承包商之一,交控是多项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推动了全自动运行、互联互通、车车通信等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国内自主化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的领跑者。

股权分散,无实控人 交控科技目前 共有 20 名股东,其中第一大股东京投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基石基金合计持股比例为 26.66% ,第二大股东郜春海持股比例为 14.82% ,第三大股东交大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交大创新合计持股比例为 14.62% ,第四大股东爱地浩海持股比例为 11.0% 。单一股东所持股权比例没有绝对优势,公司主要股东之间也不存在共同控制的安排。公司股东持股情况没有发生过变动,股权结构一直维持比较分散的状态。


背靠北京人民政府及学校科研资源 第一大股东京投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负责北京市地铁等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为北京市人民政府 100% 控股,主要负责北京市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建设管理。而交大资产及交大创新均为北京交通大学 100% 持股。董事长郜春海为技术出身, 1997 年于北交大通控系毕业,随后在德国 SIEMENS 公司任访问学者, 2003 年获北交大硕士学位, 2011 1 月至 2011 6 月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于 2011 7 月至 2014 7 月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任主任。


2、主要收入来自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作为我国首次成功实现 CBTC 自主研发的单位,交控 95% 左右的收入均来自信号系统项目承包业务 。后续相关的维保及零星销售业务目前体量仍较小,合计占比超过 5%

公司信号系统应用市场 包括新建城市轨道线路市场、既有线路升级改造市场和重载铁路市场,在自主研发和生产关键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以总承包商形式承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系统工程项目,公司从分包商采购部分信号系统子系统,与公司自主研制和生产的核心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同时根据用户需求对信号系统产品进行再开发,为城市轨道交通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信号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交控信号系统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三种 :基础 CBTC 系统、 CBTC 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I-CBTC 系统 ) 、全自动运行系统 (FAO 系统 ) ,其中, I-CBTC 占比最高,其次为基础 CBTB FAO 系统, 2018 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71% 24% 5%


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实际运营的需要,互联互通逐渐成为国内客户的主流需求, 公司的 I-CBTC 产品的收入金额和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 随着 2017 年底公司提供全自主 FAO 产品的北京燕房线开通公,公司的 FAO 逐步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2018 年以来公司陆续中标了北京新机场线、北京 17 号线、北京 19 号线、武汉 5 号线、南宁 5 号线、济南 R2 号线等 FAO 线路,预计未来 FAO 产品的收入金额将有所增长。


3、 18 年收入净利加速增长关键自制设备毛利率超过50%

201 6-2018 年度收入复合增速为 1 4.5% 18 年增长超过 30% 2016-2017 公司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基本维持在 8.8 亿元上下, 2018 年营业收入大幅提高,同比增长率 32.16% ,规模达 11.62 亿元。


201 6-2018 年度归母净利复合增速为 11.2% 18 年增长接近 5 0 % 2017 公司归母净利为 4487 万元同比下降 16.4% 2018 年归母净利为 6639 万元同比增长 48% 2017 年利润下滑主要原因为销售费用大幅增长由 4063 万增长到 6551 万元,同时营业外收入大幅下降,软件增值税退税减少 900 万引起。 2018 年归母净利为 6639 万元增长 48% ,主要原因为期间费用率控制非常好绝对额增长不多,同时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由亏损 228 万转为盈利 114 万。

季节性比较明显。 受地铁线路整体建设进度安排和行业惯例影响,一般来说,地铁运营建设公 司通常从二季度开始逐步实施地铁建设,并且地铁通常计划在年底试运营或开通,多数地铁项目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会加快工程进度,因此公司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的收入占比较大。


关键自制设备毛利率高达50%。 2018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从上年的31.42%降到26.93%,主要是18年交付的西南区域的项目总体毛利率较低。2016年前后,各信号系统总承包商为了抢先占领西南地区市场,竞相采取降低报价的投标策 略,西南地区线路的毛利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同时,公司西南地区的项目总承包范围扩大,成都 3 号线、成都 5 号线和重庆环线均在总承包合同中增加了安装施工业务,公司将安装施工业务按照总承包合同基本一致的价格分包给专业的电气安装公司,导致项目综合毛利率进一步下降。分包业务毛利基本为零,代采业务毛利率约为 20% ,按此计算得出公司关键自制设备毛利率分别为 55.33% 54.99% 52.48%

项目交付周期一般为3年左右,跨度较长,确认高峰在合同签订之后的第二、三年 。一般来说,轨道信号系统总承包项目从合同签订到项目开通运行通常持续3年左右时间,跨度较长,信号系统软硬件设备和技术服务为信号系统项目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客户、监理等第三方对供应的信号系统设备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单据,履约进度可以合理确定,对于不含施工安装业务的合同,信号系统设备约占合同总金额的85%,技术服务约占15%;对于含施工安装业务的合同,施工安装业务金额约占合同总金额的20%。一般情况下,根据轨道交通建设进度的整体安排,信号系统的收入主要在合同签订之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确认。


3、研发投入持续

1)拥有接近300项专利


截止2018年底,交控科技拥有29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7项,外观专利28面,实用新型专利60项。

2)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均超过5%

研发一直是交控科技持续重视的部分,每年均费用化。 2016-2018年研发投入分别为7817.29万元、8155.34万元、774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82%、9.27%、6.66%。其中大头是研发人员的费用,2018年研发人员薪酬为5299.82万元,占研发投入68.43%。截止2018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数合计179人,占总人数的17.34%,其中郜春海、刘波、王伟、张强、刘超、夏夕盛、杨旭文、肖骁等8位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2)研发技术的产业化情况良好

2010 年交控科技的基础 CBTC 系统在北京亦庄线顺利开通。 标志着自主掌握的 CBTC 核心技术实现实际工程应用,同时标志着中国成为第四个(继德国、法国、加拿大之后)成功掌握 CBTC 核心技术并顺利开通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国家,打破了国外厂商信号系统技术垄断,实现了信号系统的进口替代。


2015 年,重庆环线、 4 号线、 5 号线、 10 号线作为国家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示范工程正式立项, 交控作为重庆环线的信号系统总承包商和示范项目的技术牵头方,与其他三家国产信号系统厂商共同完成了互联互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成功实现了 I-CBTC 的工程应用,目前重庆环线东北段已经开通试运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这一世界级关键难题的突破,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厂商完全摆脱国外技术封锁的重要体现,也有利于中国标准的 CBTC 互联互通产业链的形成,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和资源共享。


2017 年末,交控的 FAO 系统在北京燕房线实现了工程化应用。 北京燕房线是我国首条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FAO 线路,达到了轨道交通领域最高自动化等级 GoA4 级,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 FAO 自主技术的空白。北京燕房线的 FAO 系统对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升级、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 CBTC信号系统空间可达千亿

1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信号系统是轨交机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产值角度来看,轨道交通产业上游环节产品的附加值远高于销售组装等中下游环节,具有代表性的环节有系统与产品的研发、生产等,轨交信号系统就处于这一环节中,附加值高。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的成本 45% 50% 为工程建设施工, 30% 35% 为装备制造,其中装备制造环节主要包括施工设备(隧道施工机具、架桥机、铺轨机等)、运营设备(车辆、信号、供电等)。


在装备制造环节,成本占比最高的项目有车辆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等 ,分别占装备制造环节总成本的 25% 24% ;信号系统成本占比排第三位,占装备制造环节总成本的 9%


根据对铁路总公司对高铁总投资的各项构成预算,基建(桥梁、隧道和车站建设、铺轨等)投资占比为 40% 60% ,动车采购(整车、车轴、紧固件、控制器件等)占比为 10% 15% ,其余部分(通信、信号及信息工程、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占比为 25% 40%


1 )基础 CBTC 系统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是用于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指挥并控制列车行驶,实现轨道交通高效运营的一种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ATC )。 在我国有两种主流信号系统:一种是 CBTC 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由欧洲连续式列控系统发展而来;另一种是 CTCS Chinese TrainControl System ),是由我国铁道部自主研发的新型列控系统。


CBTC 即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被广泛运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可以实现车 地之间的双向通信,使用无线双向通信代替轨道电路实现对列车运行的控制,能够有效、安全地提高线路通行能力并缩短行车间隔。 CBTC 主要由 ATP (列车自动保护)、 ATO (列车自动运行)、 ATS (列车自动监控)、 DCS (数据通信系统)、 CI (计算机联锁系统)等子系统构成。


CBTC的核心为ATP与ATO两个子系统: ATP系统负责列车运行间隔控制、超速防护、车门和站台屏蔽门监督,实现列车安全运行;ATO系统则利用地面信息实现对列车牵引、制动的控制,使列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乘客的舒适度,提高列车准点率,保证列车高效率运行。目前国内大部分信号系统供应商以及运营线路的ATP、ATO系统由外资企业提供,核心设备国产化率低。

2)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I-CBTC

由于不同厂商的信号设备可能存在不兼容,基于统一规范和标准,实现不同厂商的信号设备互联互通,实现列车跨线运营的CBTC系统,即为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I-CBTC(Interoperability-CBTC)。 互联互通的主要特点是满足列车跨线运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营能力。


I -CBTC 是基于 CBTC 的进一步升级 I-CBTC 的优势是可以为轨道交通用户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 从无到有 发展到 从有到多 ,各个城市逐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构架或基本网络,但是不同线路的信号系统之间不兼容,导致了不同线路的车辆不能交叉运行,设备通用性低,培训和维护难度大、成本高,同时客流分布不均衡、资源共享率低、换乘压力增加等问题逐渐显现。 I-CBTC 可以减少线路资源浪费,通过路网的整体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主要优势如下:


1 实现不同线路车辆的资源共享 ,可以根据客流情况对不同线路的车辆进行调配,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从原有的单个线路备车变成路网整体备车,降低车辆配置的需求数量,有效降低车辆的采购成本;


2 实现运营组织调度和司机人员的资源共享 。通过操作界面和操作方式的统一,有利于整体的人员整合调配,减少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


3 )实现车辆段、停车场、正线线路、换乘车站共享,减少相关设备和轨道建设用地、征地, 降低建设和后期维护成本


4 有利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提高乘客出行效率 。由于重庆互联互通示范工程的积极引领作用,目前呼和浩特、青岛、贵阳等城市也在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的运用。


交控科技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出 CBTC 系统的单位 ,依托自主 CBTC 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将不同厂商的信号系统相互兼容,使装备不同厂家车载设备的列车可以在装备不同厂家轨旁设备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或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上至少支持以连续式列车控制级别无缝安全可靠运营。近年来 I-CBTC 已经成为公司信号系统的支柱类型。


3 )全自动运行系统( FAO 系统)

国际公共交通协会将列车运行的自动化水平( Grades of Automation ,简称 GoA )划分为 GoA0 GoA4 五个等级,其中 CBTC 系统为 GoA2 级, FAO GoA3 GoA4 级。


FAO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是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第四代产品,相比于基础 CBTC 系统, FAO 的主要优势为实现运行的高度自动化水平、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营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1 )高度自动化水平。 FAO 可以实现列车运行的无人驾驶、列车自动唤醒和休眠、自动出入停车场、自动洗车、故障自动恢复、根据客流量列车自动投入或退出运行等功能。 FAO 是以行车为核心,通过信号、车辆、综合监控、通信等多个系统的深度集成,提升整体的自动化水平;


2 )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据统计,轨道交通事故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占 70% 以上, FAO 通过增强视频监控和紧急通信设备等一系列防护方案保证乘客上下车和车内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实现自动故障响应,扩大安全防护的区域范围,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人为失误导致事故的可能。 FAO 可以实现信号系统和车辆的故障信息实时上传,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手段实现应急处理和在线维护;


3 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FAO 通过全方位的冗余配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FAO 的车辆、信号等关键设备均采用冗余技术,可以减少运行故障,完善的故障自诊断和自愈功能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4 )提高运营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FAO 的无人驾驶可以实现 7*24 小时不间断的运输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运输需求灵活地调整运营的间隔、优化列车运营组织方案和运能分布,提高运营效率和运输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人为操作的减少消除了人工操作的时滞性,可以缩短停站时间和列车追踪间隔,进一步提高线路运行速度、准点率和乘坐舒适度。


交控目前已经成功 自主研发出 FAO 系统全自动运行系统是一套全功能自动化运行、无司机在线参与值守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无人值守下的列车自动运行,可以实现列车自动唤醒、休眠、调整、停车、关闭车门、干扰事件下运行等均为自动运行模式,不需要司机或乘务员操作。


北京燕房线是交控科技第一条全线开通的 FAO 线路 ,也是我国首条全自主技术的 FAO 线路。目前,国内已经开通的全自动运行线路还有引进阿尔斯通核心技术的上海 10 号线、北京机场快轨。除了燕房线,交控已经中标北京新机场线、北京 17 号线、北京 19 号线、南宁 5 号线、济南 R2 线、武汉 5 号线等 FAO 线路,北京 3 号线、北京 12 号线等线路也已经计划采用 FAO 系统, FAO 在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市场的份额将会不断提高。


2 、CBTC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可达600亿

1)“十三五”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支撑城市正常运行的大动脉,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 RT 轨道交通》、《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十三五 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发改委于 2016 年集中批复了一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成为众多城市在 十三五 期间的重点工作,到 2020 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迎来高峰期。根据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 2018 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 35 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线路 22 条,新开延伸段 14 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 5766.6 公里,其中地铁 4511.3 公里,占比 78.23% 2018 年新建城轨建设长度为 3309 公里, 2019-2020 年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预计里程数为 6019 公里

2)包头事件后发改委重启批复


2018年由于包头地铁事件,发改委停止审批城轨项目, 时至2018年8月发改委重启批复, 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发改委接连批复了7地城市轨道建设项目。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线路成网规模超过400公里的城市将超过10个。


3)政策规范轨道交通智能化

政策引导合理投资建设,行业竞争门槛提高。 7 13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 国办发〔 2018 52 ) 52 号文对申报地铁城市的人口、公共预算收入、政府债务等 13 门槛 进行了提高,并且明确了轻轨等小运量其他制式轨道交通的建设标准和审批标准 , 有利于不同规模城市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推动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的建设。


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际铁路发展。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不断地发展。 2014 年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 1.25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有 2143 万新增城镇常住人口。现今我国城镇化处于中期,人口的聚集和增加,将对轨道交通建设提出新的需求。例如,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城镇化已进入城镇化建设后期,相关省市开始提出围绕核心城市推进 一小时都市圈 的建设,以地铁、市域 / 城际铁路、有轨电车等多种轨道交通组成的综合交通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京津冀经济带规划在 2020 年建成 1100 里程数的城市轨道交通,杭州湾经济区计划在 2022 年前建成 446 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智能化成行业发展趋势。 轨道交通正在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绿色、人性化为核心。智慧交通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新型高性能计算机架构以深度学习技术、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升安全和效率。目前人工智能与轨道交通的结合已经开始从量变向质变转变。其在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细分领域多个场景中已经有颇多应用。例如智能无人驾驶、智能调度、大数据运维、列车运营环境跟踪识别、智能无纸化售检票和实时数据处理的线网清分系统等。

4)CBTC 空间超过 1000 亿

由于 CBTC 相比传统的基于模拟轨道电路、数字轨道电路的 ATC 系统在运输效率上更能满足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且易于延伸线的建设和现有线路的改造升级,目前我国在建或新建地铁线路大都选择 CBTC 作为信号系统。应用于新建城市轨道,归于新 建线路市场;同时由于技术升级,系统使用寿命一般为 15 年,存量线路中存在系统更换的需求;重载铁路有改造的空间。其中新建线路空间为 601.9 亿,存量线路改造空间为 86.9 亿,重载铁路改造空间为 357.8 亿,合计为 1046.6 亿


1 )新建线路市场超过 600 亿 :截至 2018 年末,全国 35 个城市共开通 187 条线路。根据 十三五 规划, 2019-2020 年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里程数约为 6019 公里, CBTC 系统新建线路的价格约为 800-1200 万元 / 公里。由于不同项目有定制需求,实际造价不同项目有所差异,以众合科技中标成都地铁 2 号线工程信号系统为例,项目金额为 4.4 亿元,成都地铁 2 号线运营总长 42.3 公里,则信号系统每公里平均价格在 1040 万元左右。以中位值 1000 万元 / 公里来测算, 2019-2020 年新建的线路可带来增量为 601.9 亿元。


2 既有线路改造市场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改造周期一般在 15 年左右,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已经经历了近 20 年的发展,早期地铁线路主要采用基于轨道电路系统的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我国 2010 年及以前年度开通的非 CBTC 线路里程合计为 543.2 公里,目前开始产生更新改造需求。采用 CBTC 系统方案对既有线路进行升级的价格约为 1400-1800 万元 / 公里,以中位值造价考虑,则改造市场为 86.9 亿。

3)重载铁路升级改造市场 :重载铁路是我国专门运输大型货物的货运专线铁路,具有轴重大、牵引质量大、运量大等特点。我国重载铁路主要分为以大秦、唐呼、瓦日、蒙华铁路为代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管辖的国铁重载铁路,和以朔黄、神朔、包神、大准铁路为代表、由国家能源集团管辖的国家能源铁路,其中国铁重载铁路运营里程约为5000公里,国家能源铁路 的运营里程约为 2155 公里,合计 7155 公里。我国重载铁路目前使用的为固定闭塞信号系统,万吨级的发车间隔在 10 分钟以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量需求,同时信号系统设备逐渐接近大修期。因此,重载铁路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重载铁路由于发车间隔较长,而改造市场刚刚启动,目前尚未有稳定的市场价格,假设其造价为新建线路的 1/2 ,则单位造价在 400-600 万,以中位值考虑,则重载铁路升级改造市场约为 357.8 亿元。


3、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1)格局稳定第一梯队均完成技术集成到自主化的转变

国内共有十二家 企业具有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总承包的能力,分别为交控科技、卡斯柯、电气泰雷兹、通号国铁、众合科技、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恩瑞特、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交大微联和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


随着国内供应商运营经验的不断积累与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我国几大信号系统供应商已经完成了由技术集成到自主化的转变:

1 )交控科技首开先河,其研发的国产信号系统于 2010 年首次在商业化线路中应用; 2 )中国通号基于高铁信号系统和前两代地铁信号系统基础开发出具有独家自主知识产权 FZL300 CBTC 系统,在各地区城轨项目上中标

3 )众合科技自主研发的 CBTC 信号系统通过国外独立机构认证,实现了商业化运营。

目前国内城轨信号系统供应商中,中国通号、上海自仪泰雷兹、交控科技、众合科技分别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其中:中国通号集团下属企业设计院、卡斯柯均拥有自主研发的 CBTC 系统,覆盖 20 省份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市占 1/3 以上。上海自仪泰雷兹是上海电气集团和泰雷兹集团组建的合资企业,信号系统产品已经在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 10 多个城市的 20 多条地铁线路得到应用,总里程超过 1000 公里。


2)交控科技市占率在近两年明显提升

2016 年至 2018 年,根据每年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线路公开招标的情况统计, 交控科技的近年在新招标市场上的市占率逐年递增 ,由 2016 年的仅 5.88% 2018 年增至超过 30%


交控科技的信号系统在 8 个国内城市的 12 条线路全线开通运营 ,并在为 16 个国内城市的 21 条在建线路提供信号系统。在国际化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经承接了越南河内的吉灵 - 河东线路。同时, 基于对 CBTC 核心技术的掌握,公司将移动闭塞技术应用在重载铁路市场并开发出了相关 产品。2019年1月,公司中标了朔黄重载铁路的移动闭塞工程化应用项目。


3)交控科技竞争优势


1)产品持续研发升级 :国内首先自主研制出CBTC系统的单位,达到城市轨道交通第三代国际技术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I-CBTC、FAO等新一代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安全性方面,交控的 CBTC 系统达到了 IEC 安全标准最高的安全等级 SIL4 。交控提供 C BTC核心设备的北京亦庄线获得国际独立第三方(劳氏)颁发的CBTC全功能载客运营安全认证。根据《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报告(2017年)》,交控自主CBTC系统在开 通第一年的故障率明显低于进口 CBTC 系统,故障率处于较低水平。



2 )效率方面 ,交控的 CBTC 系统实现了列车最小间隔 90 秒的安全追踪、平稳运行和精确停车;达到了 CBTC 技术的最新国际标准 IEEE1474.1-2004 的要求。该标准规定 了CBTC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参数,代表了CBTC技术的最高水平;西门子、阿尔斯通、泰雷兹等世界一流公司也都按 照此标准进行系统开发。


4)交控近两年新签订单增长均超过60%

近年交控科技新签订单额增长均高达 60% 2016-2018 年,交控分别新增线路为 4 条、 7 条及 10 条,签订的合同额为 10.8 亿、 18.2 亿、 29.8 亿, 2017-2018 年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高达 68% 63% 。由于 CBTC 总承包项目一般交付周期为 3 年,且主要于后两年集中确认,交控 17-18 年的新签订单基本保证了未来 2-3 年的业务量及业绩。


4、交控科技募投项目安排

交控致力于建立一个符合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三大领域的列车运行控制 系统技术和产品体系,面向公众提供高效、可靠、低耗能的轨道交通控制设备,并针对产品提供优质、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


交控科技本次发行前总股本为 12000 万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 4000 万股,募集的资金用以投入以下项目,其中 2.5 亿投入轨道交通列控系统高科产业园建设, 9000 万投入新一代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 6000 万投入列车智能网络控制项目,剩余 1.5 亿拟投入补充运营资金。由于公司主营业务为信号系统总承包项目,交付周期长需要运营资金较多,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有补充营运资金需要。


三、相关可比公司梳理

交控科技是科创板申报中第一个轨道交通行业核心部件的企业,反映国家对轨道交通高端核心制造的重视,目前已经上市的可比公司主要为中国通号及众合科技,众合科技为A股上市公司,中国通号为H股上市公司,目前已公告筹划发行A股。

1、中国通号

中国通号是2010年成立,2015年8月港股上市,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中国轨交控制系统设备制式、技术标准及产品标准的归口单位,是唯一获国家铁路局授权的铁路控制系统和通信信号产品的标准化技术审核单位。


主营产品为信号系统(铁路列控系统、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城市轨交列控系统、货运自动化系统和行车调度自动化及监测系统) + 通信系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旅客服务集成信息平台、 GSM-R 无线通信网路服务质量测试系统)。两种分类,一种是按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工程总承包进行分类,同时又按铁路、城轨、工程进行分类。 公司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产品主要有高铁 CTCS-3 、城际 CTCS-2+ATO 、地铁 CBTC 以及其他轨道交通列控与信息化系统等


中国通号 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 398.81 亿元,同比增长 15.7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5.01 亿元,同比增长 5.77% 。其中铁路营收 183.72 亿元,占比 46.1% ;城市轨道营收 93.6 亿元,占比 23.5% ;工程总承包业务营收 115.16 亿元,占比 28.9% 。受益于国家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的增加,信号系统业务持续增长,设计集成承揽项目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

2018年全 年通号集团累计签订外部合同总额为人民币 682.9 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12.4% 其中铁路领域签订的外部合同总额为人民币 250.8 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44.8%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签订的外部合同总额为人民币 116.1 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6.4% ,其中地铁新签合同额为人民币 116.0 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20.2% ;在海外业务领域签订的外部合同总额为人民币 9.5 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减少 64.8% ;在工程总承包和其他业务领域签订的外部合同总额为人民币 298.5 亿元,较 2017 年同期增加 0.3% ;在智慧城市业务领域签订的外部合同总额约为人民币 8.0 亿元。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签订北京 12 号线、无锡 1 号线南延线、长春地铁 2 号线、郑州 2 号线、成都 9 号线一期、深圳 2 号线三期、武汉蔡甸线、济南 R3 线、青岛地铁 1 号线、合肥 3 号线、呼和浩特 2 号线、杭海城际等信号系统集成项目,其中北京 12 号线、合肥 3 号线、呼和浩特 2 号线、杭海城际均采用本公司自主知识产权 CBTC 系统。







2、众合科技

众合科技是国内领先的以自主化CBTC信号系统为核心的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核心成员企业。原主营单晶硅及其制品、半导体元器件, 2009 年大股东“浙大网新集团”分别将网新机电(主营电厂脱硫脱销业务)和网新众合轨道(主营轨道交通业务)注入,随后收购海拓环境及苏州科环并转让了网新机电 100% 的股权,剥离了大气治理 EPC 业务及资产。现为轨道交通和环保双线发展。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产品包括 CBTC 信号系统、售检票系统清分系统以及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 。信号系统领域,众合科技早期与安萨尔多合作,中标杭州地铁 4 号线等项目,现自研 BiTRACON CBTC 信号系统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实现在杭州 4 号线载客试运营,未来自主化线路占比有望提升,大幅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新任总裁在轨交产业链具有深厚背景,积极推动公司轨交业务的快速拓展。公司有望在轨道交通领域继续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截止 2018 年中报 ,众合科技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已签约 13 个城市的 26 条线 ( 注:主线与延伸线合并计算为一条线 ) ,承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累积超过 800 多公里;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 AFC/ACC )已签约 13 个城市;自主研发的 BiTRACON CBTC 新中标“金义东”项目,截止 2018 年年中,众合科技自研信号系统产品合计中 标的订单总金额超过 17 亿元。


众合科技 2018 Q3 实现收入 11.78 亿元,同比增加 15.37% ;实现归母净利润 0.41 亿,同比增加 38.17% 公司第三季度开始,收益逐渐扩大。相比于 2017 年的亏损状态, 2018 年公司业绩呈现逐季回暖的趋势。

3、风险提示

1)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政策变动的风险;

2)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3)信号系统行业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招商机械团队: 7次上榜《新财富》机械行业最佳分析师,连续两年第一名,三年第二名,两年第五名。连续5年上榜水晶球卖方机械行业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年第一名。2012、2013、2018年福布斯中国最佳分析师50强。2017年新财富、金牛最佳分析师第五名、第三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