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干货,其它什么也没有
|
职场
|
数据
|
新媒体
|
设计
|
极客
|
Office 系列培训等:021 37218818
我的微信好友数已经满了,每添加一个好友就必须先删除一个好友。毕竟我已经讲过 200 多场次的大学讲座,又出版过两本图书《Prezi 完全解读:从入门到精通》和《硬核运营:技术流新媒体养成》,来询问技术问题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有时候,我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好友申请。他们反复添加,注明例如“询问 Prezi 问题”等。
考虑到这个真诚的态度,我删除了一位好友完成了添加,
随后得到的第一句提问是:
请问哪里可以下载 Prezi?
这个提问真是毫无破绽啊!他的反复申请反映了提问的真诚,一个“请”字表达了对我的尊重,所以我只能回复:
prezi.com/win
或
prezi.com/mac
当然我更想说哪一句呢?你应该猜到是这张很火的图了:
所以职场上和校园里,
那些问得多的人不一定是好学,更普遍是懒而已。
提问为他们带来成功了吗?多半没有——真正的商业精英和超级学霸很少向他人提问。
这些人往往认为,提问是一种高效获取结果的方法,节约时间,提升效率。辅之以他们天衣无缝的真诚腔调,其“小聪明”往往让他们沾沾自喜。
但是很可惜,他们依然得不成功,因为他们欠缺了“搜索”过程中的能力习得。人有智商、情商、财商等等,其实还有一项叫“搜商”,
搜索能力的高下既会决定常规学习中的效率,又能促成紧急情况下的机会。
减少提问,请记住向他人“提问”是永远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上学时候,
老师的“不懂要多问”是讲给差生听的,
好学生永远在“闷声发大财”式地疯狂自学。如果要提问,务必提出经过思考的提问。
不提问,看似获取答案的时间变长了,但是在搜索答案的过程中,你能习得更多。习得的过程可能笨拙且漫长,但你只有会喝水,才能喝到水。
1.善于溯源
以“请问哪里可以下载 Prezi?”为例,这是一个办公中常见的软件安装需求。你可以点击阅读《
如何下「对」软件?
》了解具体办法,但更重要的记住一个软件必然有官方的下载站点,所以你为什么不先去试着把软件名加上“www.”的头部和“.com”的尾部呢?
面对很多简单问题时,要善于思考它的源起在哪里。
2.用好搜索引擎
谷歌和维基百科,是职场人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项。你可以向本公众号回复“谷歌”学习到
谷歌的高效使用方法
。而在各类专业技术领域,直接进入维基百科往往会给你更想要的结果。
当然还有很多小众但意义重大的搜索引擎,点击阅读《
职场必备的小众逆天搜索引擎了解一下!
》能带给你一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