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介绍
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荣辉: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单元,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是反映数字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地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其中有四方面重点考虑。
一是紧扣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数字化转型决策部署。
《指导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城市为载体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治理、生活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在城市全面落地,既体现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性,也突出城市转型需求的针对性。
二是聚焦以数据贯穿全链条推进城市转型。
《指导意见》强化将数据要素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全生命周期,推进数据基础制度落地实践创新,打造一批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好用的典型场景,推进城市经济、治理、生活数字化转型相互赋能、融合互促。
与此同时,针对城市面临极端事件时韧性不足,以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不够等问题,进一步突出以数字化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水平、优化绿色智慧宜居环境。
三是统筹技术设施赋能与基础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当前数字技术正推动城市从物理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带来了城市在线上线下协同管理、新业态监管应对上的不适应性。《指导意见》突出强化一体化、集约化思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技术架构升级迭代,推进城市设施联通、数据融通、平台互通、业务贯通。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适数化改革,建立适应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规范体系和政策体系,推进城市管理流程再造、模式变革、方式重塑。
四是聚焦城市转型中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长效运营。
《指导意见》突出数字化赋能产城融合发展,激发数据要素对城市价值创造的乘数效应,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新型产城融合,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同时,进一步创新可持续运营运维模式,加快建立城市数据资源运营、设施运营、服务运营体系,创新产城联动的社会化参与机制,鼓励政企合作,激发市场参与活力。
《指导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一是明确总体要求,确立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二是在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方面,在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促进新型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精准精细治理、丰富普惠数字公共服务、优化绿色智慧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等7个领域,部署了具体的转型任务。三是在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方面,明确了2大转型基础,即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四是在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方面,明确了3方面任务,通过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创新运营运维模式、推动数字化协同发展,确保城市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五是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各类要素保障等推进落实保障措施。
我就先简单介绍这些,谢谢大家!下面,我将和我的同事共同回答媒体朋友们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