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由排名前20的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组成,国务院参事夏斌任主席,交行连平任理事长。论坛立足于全球视角,着眼于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向投资者传递市场最新研究信息,以求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政策研究的高端咨询智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潘向东:“国庆黄金周”旅游火热显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没问题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0-09 18: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首席经济学家》杂志创刊了,现在订阅更享优惠,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长按下文二维码


潘向东 为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就促进经济增长而言,做加法的效果往往比做减法的效果更加显著。




国庆前十天左右,家人建议利用国庆长假一起去海边度假,上网一查询,从北京出发飞往国际上的热门旅游岛屿,均已告知没有机票。我提议可以去涠洲岛看看,但发现酒店已经爆满。家人提议去三亚,尽管我们在2008年的时候全家人已经在那度过一次假。


但在安排去三亚行程的时候,发现符合我们时间的往返机票需要两万多一个人 (按照目前各旅行社的报价,这去三亚的成本几乎可以去世界上绝大多数旅游景点) ,家里人顿时都犹豫了。后来我建议,可以考虑从北京飞海口,然后从海口美兰机场坐动车去三亚,毕竟海口美兰机场就有直达动车去三亚,而且比较方便,中途时间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这样安排下来,发现每个人去三亚的交通费可以减少一万七千多。


到达三亚度假之后,家人自然会把这次度假的感受与2008年做对比,发现亚龙湾的商业设施比以前是完善了很多,但还是觉得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主要是来的游客相比以前多了很多,以前靠近酒店的海滩,下海游泳的人相对较少,而且多数是老外,但现在人很多,老外相对零星。更为诧异的是所住的五星级酒店晚餐去晚了竟然没有食物。



从国庆期间听到的新闻来看,国人在全球范围内旅游的快速增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人在旅游期间顺便购买全球的奢侈品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么庞大的需求,为何没有在国内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




一方面我们担心经济下滑,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实现稳增长,另一方面却又发现强大的国内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一个解释就是:供给与老百姓的需求不匹配。

为何会出现供给和需求不匹配?


主要的原因是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的需求会出现动态变化,但我们社会资源在供给端的分配由于制度安排的约束没有同步跟上。


1978年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由于当时老百姓急需的需求是穿暖和吃饱,所以当时改革开放的制度安排释放,涌现了大量的乡镇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从事食品加工,也涌现了大量的纺织厂。稍微有些年纪的人都记得,八十年代农村说的最多是“万元户”,其中绝大多数是从事食品加工的是乡镇企业主,当时的城镇居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就业选择外贸企业和纺织企业,因为那边效益好。


随着老百姓温饱的解决以及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和行”的需求随之快速增长,不希望一家几口人都挤在筒子楼里,也开始希望能开着汽车去郊区游玩或者开着汽车去办事,不再仅仅满足骑自行车。但由于这些消费受到房屋分配制度和银行个人信贷方面的约束,九十年代初期老百姓的这些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社会资源在供给端也主要集中在轻纺工业,出现了产能的过剩,经济便也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调整。随着九十年代后期,房地产制度安排的改革和银行体制的改革,老百姓对住房和汽车的需求得到充分的释放,经济便也迎来了一轮高速的发展。当然过去从事与之相关的企业也都得到快速发展,我们数一数过去十几年福布斯排行榜,就不难看出,房地产和汽车,以及与之相关的周期性行业,在过去近二十年,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发展到现在,我们的城镇居民绝大多数已经满足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他们的消费需求已经在朝着更高的方向演化。 从这次“国庆黄金周”也可以看出,老百姓对日常耐用品的消费也不仅仅像过去一样拥有就行,而是开始去追求耐用品的高品质,这就需要我们生产的产品不断升级。与此同时,老百姓对旅游的追逐也已经在不断提升,开始去享受休闲和娱乐。


其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升级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旅游方面,对娱乐、医疗、养老健康、教育等的消费需求也都在急剧提升。

但很遗憾的是,当前面临的困境与90年代中期差不多,社会资源仍然集中在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主导的周期性行业,对那些老百姓需求提升较快的服务行业,行业准入和发展等仍然约束较为严格。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也使企业融资更多依靠较大的银行,这对“体量小,不确定较大”的中小微服务企业而言,存在着天然融资的困难。


这就需要我们从供给端进行改革,以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需求变化。


以往我们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时候,更多的是对传统周期性行业进行产能的淘汰。但从“国庆黄金周”旅游消费火热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考虑另外一个视角,即可以通过改革来满足老百姓快速增长的需求,增加与老百姓需求增长相匹配的供给。 就促进经济增长而言,做加法的效果往往比做减法的效果更加显著。

(潘向东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

合作、版权请联系微信:Andrewlin131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