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是经济日报主办的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以经济报道、资讯传播和经济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最权威的综合经济类网络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衡阳日报  ·  飙涨超118%!一天一个价 ·  10 小时前  
衡阳日报  ·  飙涨超118%!一天一个价 ·  10 小时前  
深圳新闻网  ·  卖爆了!深圳门店大排长队!有人等了60分钟…… ·  17 小时前  
深圳新闻网  ·  卖爆了!深圳门店大排长队!有人等了60分钟…… ·  17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bala-------bala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昨天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3 天前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网

江底挖出万余件战乱宝藏,中国考古界搞了个大新闻!

中国经济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24 08:07

正文

20日,中国考古界搞了个大新闻——三百多年来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张献忠江口沉银”,终于随着出水文物被证实并非虚构!此次出水的近两万件文物,再现了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重大历史事件。




21日傍晚,就在曾经集中出水25件金器的同一地点,考古人员又发现一些金器。这一地点集中出水的金器,很多都是半成品,能明显看出雕花部分尚未完工,考古队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些未完成加工的原料。虽然已经埋藏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但刚刚出水的文物都光亮如新。




1

出水文物还原明朝历史


出水的文物包括一组金银册,重达1800克左右的银锭,以及成堆的金银饰品更是数不胜数,既有龙形纹饰用料十足的金手镯、雕工精湛的耳环、纽扣,也有箱柜上的拉环和各种头簪发饰。专家初步判断,这些器物有的来自藩王或皇室宗亲,也有来自士绅商贾或者家境殷实的百姓。


先来看图欣赏一下↓↓


金册


“西王赏功”金币


“西王赏功”银币


大顺通宝铜币


金锭

各种银锭


部分出水的“金银万万五”


和手掌对比,银锭个头好大!


这堆亮闪闪的宝物,

是怎样重见天日的?

发掘工作背后,

又是怎样的曲折传奇?

我们继续探秘~


2

张献忠何许人也?


张献忠是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在米脂参加农民起义,号称“八大王”。

1644年,张献忠攻破成都,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但张献忠在成都立足不久,就与南进的清军展开恶战。

1646年,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与清军战斗时被箭射死。




3

张献忠为啥"沉银"?


民间传说,明末清初张献忠兵败四川,曾“江中沉银”。《蜀碧》和《彭山县志》记载张献忠在江口战败,船被烧沉,金银随船沉入河中;《蜀警录》则记载张献忠将搜罗到的金银在江口沉于河中。

当时流传歌谣—— “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然而,由于并无正史记录,对于江口沉银是否存在、具体地点在哪儿,之前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


4

宝物如何被发掘?


近年来,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张献忠有关的文物,为破解历史之谜提供了线索。发掘项目于2017年1月5日启动,截至3月15日已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


2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今年1月开始的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在两个多月后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20日,文物考古单位在岷江河道内围堰抽水,将发掘环境从水下变成了陆地。



考古人员从“陆地”向下发掘约5米,露出了长达数百米的坚硬河床,起伏的褐红色河床状似静止的“怒涛”,文物就散布在“波涛”凹槽中的鹅卵石和河沙之间,文物堆积层约有2米厚。


↑一段装有数枚银锭的木鞘出水。这段圆筒状的青杠木鞘躺在河床凹槽里,长约1米,直径约20厘米。


↑中间整齐排放着好几个比成年男子拳头大的元宝状银锭,50两一个。

↑由于木鞘部分破损,附近还散落着一些大小银锭。



↑考古人员使用仪器对尚未发掘的河床情况进行探测。


据介绍,出水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分封嫔妃的金册、银册,以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银锭,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仅带铭文银锭上的地名,就涉及明代的20余府、州、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