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Sean Ye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瞎说职场(HRInsight)
2018年的冬天一波裁员潮,把很多职场人都给拍醒了。
那个冬天里,我聊过几十位企业中高管,大家不约而同的有创业冲动,因为冷血的裁员优化,让很多职场人多了忧患意识,打碎了一直在某公司长期做下去的想法。
然后冬天过了,春夏过了,虽然还是有裁员的消息不断爆出,但职场人的反应已经不再像去年冬天那么炸裂了。
当初忧心忡忡要做出第二职业的朋友,当初拍胸脯要找创业机会的朋友们,似乎重新把自己埋头于每日的工作中。
秋天到了,现在的就业形势到底好转了吗?
周末抛出这个问题后,后台立刻收到了几百封小伙伴的回复。
观点主要分两种:
乐观派:
猎头重新活跃,自己拿到了offer,优秀的公司始终缺人;
悲观派:
始终没看到合适的机会,公司招聘越来越谨慎,要求越来越高。
这两种情况是同时存在的,大环境无论怎么变化,落在每个个体职场人身上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1
哪些公司在招聘?
我整个下半年7月-8月收到的猎头电话,远远要多过前半年。
这是很反常的,金三银四是招聘旺季,而在2019年,因为年初很多公司收紧了预算,优化了团队,盘点了战略目标,开始要发力干活的时候,发现需要补人了,这也要到年中了。
虽然无意找工作,但这种频繁的电话联系,确实一度让我感觉很好。
虽然总觉得哪里有些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有人愿意关注你,愿意为你提供机会,让我感觉大环境没有之前那么糟了。
我对自己说:可能寒冬真的过去了。
然后在一次聊天中,一位负责内容营销的朋友,一句话点醒了我:
“2014-2015年那会儿找工作,除了大厂之外,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有想法、有目标、有冲劲,也有不少预算,当时的机会更多元化。
如今你再想在市场上找内容营销领域的机会,你会发现,的确有公司在招聘,但都是巨头在招人,扳着手指就能数出来,阿里、腾讯、快手、抖音、知乎、虎扑……”
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巨头,或者巨头投资的独角兽。
所以,当年那些有想法、有特点的中小创业公司呢?
可能已经凉透了,可能还在努力求生,可能还有新的创业公司在成长中。它们肯定需要人才,但是它们还有能力在市场上吸引人才吗?
市场给创业公司的耐心越来越有限了。
这也意味着,作为职场人,我们能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窄了。
2
公司要招怎样的人才?
市场的耐心越来越差,公司对人才的耐心也同样如此。
最近聊了好些朋友,他们告诉我,如今公司给的岗位大概有这两种。
第一种,姑且叫它华山论剑型岗位。
举个例子,丐帮需要找一个能去华山论剑的帮主,结果打出个招贤纳才的榜单……
有较强抗压能力,扛得住蛇毒、一阳指和弹指神功的人才优先。
而如今丐帮希望招一个直接拎着打狗棒,就能上华山打赢各大门派的人。
所以,普通人会发现求职难度越来越大,因为经验缺乏,即使大公司也不会给你成长的时间。
优秀的人才会发现,这些工作我是能做,但是性价比
(薪资)
变差了。
岳不群觉得华山派增长速度太慢,并购五岳剑派的事情也一直谈不下来。
于是派令狐冲去恒山开一个华山派分舵,但是开展业务要做恒山派剑法。
令狐冲一听,头皮发麻,我又不会恒山派剑法,于是发了招聘贴:
既然华山剑宗剑法和气宗广播体操的用户瓶颈只有100万,我们完全可以扩品类嘛。
再向用户种草一套适合女性的恒山剑法,没准还能转化50万新的女性用户,同时提升现有用户的复购率。
那么对于这种岗位的候选人来说,就会有深深的不靠谱体验。
首先,老板们真不懂,规划虽然好,但具体如何做,老板完全没想法,希望这个人才自己一力搭起这个华山派分舵。
其次,老板们预算也是有限的,今天为了突破瓶颈开了个分舵,也没有经过系统论证,2个月后不赚钱,分分钟给你关掉了。
作为职场人你也别抱怨,公司100万华山剑法用户都倒给你了,你为什么转化不出来能练恒山剑法的?
对于这种机会,优秀的职场人会很累,普通的职场人会很担心。
老板们对于新分舵的预期很高,但是耐心却远不如从前了。
3
“优化”,停止了吗?
相比去年冬天和春节回来时大规模的裁员,年中的裁员声音确实少了些。
7月 - 汽车:
蔚来汽车裁员近千人,神龙汽车裁员5000人;
8月 - 金融:
汇丰全球裁员8000人,国内证大财富裁员。
就算最近被各方疯狂点赞的民族企业某为,也在脉脉中爆出正在裁员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