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文学、电影、音乐,成千上万种表达媒介成千上万次地描绘过这个城市。 深夜降落在戴高乐机场后,带着旅途劳顿穿过脏乱街区引起的失落,致使对巴黎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好。
我们租住在三区的一栋旧式公寓楼。预订时还特地询问房东和当地朋友,反馈都是治安尚好且有意思的地区。听过很多关于巴黎的(负面)评价,难免先入为主,来之前最让人顾虑的是治安 —— 虽然三区相对安全,不过隔壁紧挨着的钢管舞俱乐部和狭窄的房屋结构起初并没有让人放心多少。后来证明是多虑,甚至慢慢习惯了俱乐部门口的姑娘招徕生意的职业笑容。
次日起床拉开窗帘,铺满全城的阳光把之前的失落一趋而散。窗外热闹的街道跟夜晚到达时全然不同,经过的十个人里有七个牵着狗,街角的咖啡店也已经排起了队 —— 在巴黎期间,团队的早餐法棍就来自这家店。同事说她每天拿着买的法棍走在路上的时候,就像真的生活在这里一样。
巴黎和伦敦一样拥有古老且复杂的地下交通系统,不可避免地又坐错了。所以工作之外的时间,会尽可能选择地上交通或者步行。大多时候是步行。
巴黎是一个非常适合步行的城市。我们很幸运遇上了连续的晴天,人们说这里的春天并不常见这样的天气。在阳光里从住处走到蓬皮杜中心,再到巴黎歌剧院,转而去一条又一条叫不出名字的街区。你没法不喜欢巴黎 —— 那些发音奇特的单词、街边咖啡馆永远坐不稳的藤椅、美味的甜点、抽烟的女人和骄傲的男人 —— 目之所及都是电影的画面。
不过很公平地,几天后就赶上了常见的天气 —— 阴雨。而那天团队正巧拜访拉雪兹墓园,雨随着不断聚拢的乌云越下越大,不知算不算应景。在墓园绕了很久,看到一些熟悉或未闻的名字,没见王尔德,临走时望了一眼巴尔扎克。
雨后有些狼狈地在街角和同事准备收尾工作,一抬头竟是彩虹。
人们说巴黎美,这绝不只是空洞的视觉形容。鲜有哪个城市像巴黎一样能拥有如此众多的作家和艺术家,新旧巴黎的每一条街道几乎都被写遍了,是普鲁斯特笔下的、是奥威尔笔下的、是雨果笔下的、是无数人笔下的;河岸城中的每一间咖啡馆几乎都在荧幕上发生过故事,是伍迪艾伦镜头里的、是林克莱特镜头里的、是热内镜头里的、是无数人镜头里的。
她被翻来覆去地表达、展示、赞美、奚落,却仍然源源不断可供人舆。
去巴黎圣母院的途中路经市政广场,广场一角有一座旋转木马,双层的 —— 我大概是这座旋转木马服役生涯中为数不多主动乘坐的成年男性之一,为此还收到了同事内容复杂的目光。不过如果你有机会去,可以试试,二层视野挺好的。5欧一次,时间有些短,意犹未尽。
一天工作结束后的深夜,我沿着塞纳河走到卢浮宫,只有零星人影,金字塔像带着白天人群的回声悬浮在广场上。博物馆的建筑从四面围成一个巨型天井,抬头看到夜幕下半透明的云,有一种恢弘感。虽然没有《午夜巴黎》式的穿越,但又是另一种别具一格的午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