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江苏  ·  总规模408亿元 ... ·  2 天前  
扬州广播电视台  ·  扬州大女主!你不会不认识吧 ·  2 天前  
扬州广播电视台  ·  扬州大女主!你不会不认识吧 ·  2 天前  
好地讯江苏  ·  拿地距今3年多,蠡湖畔全新四代住宅项目公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微信聊天千万不要截图。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1-01-13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要有边界感, 没有边界感的人,是很难有长久的朋友的。
——就就



hello,我是就就~

比较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是个分享欲很强的人,除了公众号的输出,朋友圈也是我的主场,即使现在工作很忙,但我也会抽出一些时间经营朋友圈 朋友圈除了是个分享日常的平台,也是一张绝佳的个人名片。

(随意截了几张)

平时我很少刷朋友圈,因为加的人很多,一旦开始浏览,时间很容易被无意识地浪费掉了,所以只有在自己发朋友圈的时候,我才会随意浏览一下,看看大家最近的生活状态,顺便回复一些评论。

每次刷都会刷到一类很有代表性的朋友圈: 聊天截图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认为有意思、有纪念意义、或者是令人生气的聊天记录截图发朋友圈。

其实也能理解,因为这样的朋友圈通常来说最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直观地通过对话还原事件,不用去思考要怎么才能表达清楚,对发的人和看的人都很友好。

但有时对被截图的另一个主角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很多感情可能就毁在这些简单的截图上了。



01

大家最常看到的应该是情侣们秀恩爱的截图了, 特别是有特殊节日的时候,一溜刷下来全是截图,情话、转账、礼物等等看花了眼, 我起先以为这些截图的背后全是甜蜜,直到一个师弟来找我诉苦。

他和他女朋友我都认识,从大三在一起,到现在已经三年了,一直走的都是高调路线,在每个特殊节日、纪念日都会有他们俩在朋友圈活跃的身影。

但师弟觉得这种模式太累了,女友觉得特殊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没了刚在一起的激情,现在做这些事都有点半强迫的意味。


前几天是周年纪念日,又刚好遇上公司项目到了紧急的阶段,所以他忙着工作,连女友的微信都不怎么回复,就更别提准备什么惊喜。

到了晚上,一个和他同公司的师姐忽然来问他是不是跟女朋友吵架了。

他一脸懵,才发现,女友把他冷淡回复的聊天记录截了图,直接发在朋友圈,附言:哈,这就是三周年纪念日。

他当时就气炸了,长久积累的不满随着新怨喷薄而出, 好好的纪念日,两个人吵了个天翻地覆。

“就哥,我当时真的太生气了,我那么辛苦在工作,她不体谅我就算了,还发那种朋友圈,我们俩共同好友那么多,同学朋友也就算了,还有长辈呢,大家都能看到,搞得我好像很渣一样, 一张截图就来断章取义,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我们在微信上有争执,她就老是爱截图发朋友圈让人评理,真的太不尊重人了......”

我听他倾诉了一个晚上,但也没说什么,我向来是不插手别人的感情的,吃力不讨好,别人的感情他们冷暖自知,不需要我这个外人说三道四。

我只跟他建议,好好跟女友聊聊,说清楚彼此的禁区,互相尊重, 就算亲密如爱人,也应该有“边界感”。



02

边界 感”这个概念,是我从一个朋友身上学到的,我叫他老刘。

我是个自来熟,所以每次到新环境都能很快交到朋友,老刘就是其中之一。

我大一才开始玩微信,那时候特别热爱发朋友圈, 对刚上大学的我来说,什么都很新鲜,分享欲前所未有地膨胀,然后就翻车了。

老刘现实里比较沉默,看起来贼高深,但网上聊天真的是一套又一套,非常典型的闷骚男,每次和他聊天都觉得很有意思,而且男生之间,私聊总是格外奔放, 我俩的聊天记录说是死之前都要先爬起来删除的机密都不为过 ,太骚了。

某天聊得太嗨,直接截图发朋友圈了,连码都没给他打。

我俩微信好友重叠起码一半以上,这下子热闹了,一大堆男生女生在下面大呼小叫,我还没心没肺截那些评论给他看,他才知道我把他po在朋友圈上了,用了最扎心的方式。

他很严肃地跟我说,我这样冒犯到他了,让我马上把朋友圈删了。

我有点懵,但能感觉到他是真的生气了。当时实在是太尴尬了,我试图缓和气氛, “别那么介意嘛,大家都是朋友,没什么的......”

“朋友不是这么做的。”

然后我们就冷战好些日子,我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他觉得我不尊重人。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还挺幼稚的, 本来是我没有“边界感”,却怨好友太小气。

人类真的很奇怪,总是下意识对陌生人客客气气,到了亲朋好友,倒是不管不顾了,他们作为对你生活影响更大的人, 难道不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吗?

我和你关系亲密,相处的时候可以随意一点,但绝对不代表,我们之间不需要 边界 感,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都应该被尊重,有隐私。

没有边界感的人,是很难有长久的朋友的。

我现在已经很少会发聊天截图到朋友圈里了,就算要发,也会先问人家同不同意,就算同意了,也会看对方的态度,如果有点勉强的话,我也不会发。

本身私密的聊天场景,约定俗成就是所有消息止于我们的对话框 ,对方是信任你才会和你无所顾忌地聊天,不经过对方允许就直接po到公开场合,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也别让感情毁在一件小事上。



03

不擅自公开聊天截图,其实只是现代人众多社交潜规则里的一条, 信息传播太发达了,三人成虎,你很难预料到舆论后果,所以要保持谨慎 边界感是社交安全线,不要轻易越界。

我对一条新闻印象很深,是18年的事情了,主人公是一个投资大佬: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中国合伙人”原型之一。

当时他在一个内部微信群的讲话被截图发上网,内容是鼓励大家拥抱区块链革命,在网上流传开来后引起热议,徐小平无奈发微博澄清,甚至悬赏一个比特币找泄密者。


幸好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泄密者也自己出来认错了,但 这次事件必然损害到双方甚至多方的关系,而且很可能无法修补。

从人际网复杂的银行到自己出来创业跑商务,社交这方面我自认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有天赋所在,也有基本法可循——“边界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退有度”,这个度该怎么去把握,是需要经验积累的,像我之前也摔过跤,但没关系,爬起来继续摸索就是了。

人是社会动物,很难脱离大众独自存活,社交是一辈子的课题,值得你花心思去经营。

最后分享一句很喜欢的话: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就就建了一个理财、副业交流群,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扫码加入,聊聊你的疑惑,分享你的见解。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