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领研网
论文导读;会议讲座预告、直播及实录;科技英语学习;科研招聘;生涯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领研网

好文集萃|高等教育出版社《前沿》系列英文科技期刊近期精选

领研网  · 公众号  ·  · 2021-04-09 17: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FESE|近头状尖孢藻减轻微塑料和铅对模糊网纹蚤的联合毒性研究



学术概要

题目: Algae (Raphidocelis subcapitata) mitigate combined toxicity of microplastic and lead on Ceriodaphnia dubia

作者:Xuesong Liu 1 , Jianmin Wang 1,2

1 Department of Civil, Archite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lla, MO65409, USA

2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REE),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lla, MO65409, USA

关键词: Microplastic, Lead, Toxicity, Algae, C. dubia(微塑料,铅,毒性,藻类,模糊网纹蚤)



文章简介

近年来,微塑料被认为是一类新出现的新兴污染物,不仅直接影响水生生物,而且能够通过与环境中的污染物相互作用造成间接影响。 此外,藻类作为水体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可能会改变与微塑料相关的毒性模式。 本研究选取模糊网纹蚤作为受试生物,考察了微塑料单独作用时的毒性以及其对重金属铅毒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微塑料可以通过与铅相互作用促进网纹蚤对可溶性铅和被微塑料吸附的铅的吸收,从而显著增加铅的毒性。 在此基础之上,选取近头状尖孢藻作为代表藻类,调查了藻类对微塑料和铅联合毒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藻类作为一种水生生物的食物,能够降低微塑料和铅的联合毒性,例如在20mg/L微塑料,2500μg/L铅以及1.8×10 5 cells/mL藻类条件下可以使网纹蚤的死亡率从90%下降至45%,尽管藻类本身促进了网纹蚤对铅的富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网纹蚤通过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或者自身含有天然抗氧化剂从而降低铅的毒性,因此藻类可能是通过能量相关路径而不是通过其对铅的富集来降低微塑料和铅的联合毒性。 这需要进一步探索其解毒机制。



期刊简介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 FESE )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德国Springer公司负责海外发行的英文学术期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形式出版。 主编为清华大学曲久辉院士和佐治亚理工学院John C. Crittenden院士。2007年创刊,双月刊,海内外发行。

· 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SCI,Ei, INSPEC,EMBiology,Scopus
· 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
· 通过Springerlink平台面向全球发行
· 国际化审稿平台,随时查询稿件处理状态
· 在线优先出版(Online First)形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
· 无版面费

2

FOE|应用扩展景深光声显微镜对创伤皮肤血运重建的活体体积监测



学术概要

题目: In vivo volumetric monitoring of revascularization of traumatized skin using extended depth-of-field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

作者: Zhongwen Cheng 1 , Haigang Ma 2 , Zhiyang Wang 2 , Sihua Yang 1,2

1 MOE Key Laboratory of Laser Life Science & Institute of Laser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Biophotonic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2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Laser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Biophotonic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关键词: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 (PAM), Extended depth-of-field, Traumatized skin



文章简介

本文阐述了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杨思华教授课题组利用长焦深透镜开发了一个扩展焦深的光声显微成像系统并将其应用在创伤性皮肤修复的应用上,解决了创伤性皮肤因表面不平引起的分辨率降低和信噪比不一致的问题。



期刊简介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 FOE ) 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德国施普林格 (Springer)出版公司海外发行的Frontiers系列 英文学术期刊之一,以网络版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出版。由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张新亮教授共同担任主编。

其宗旨是介绍国际光电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并致力成为本领域内研究人员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快速学术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该刊的联合主办单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光学学会,承办单位是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FOE期刊已被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Ei Compendex, SCOPUS, INSPEC, Google Scholar, CSA,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CSCD), OCLC, SCImago, Summon by ProQuest等收录。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项目。

3

FoAR|他乡明月:美国汉庭顿图书馆日本园中的圆月桥



学术概要

题目: A full moon in another land: The Moon Bridge in the Japanese garden of the Huntington Library

作者: Yan Liu

Society of Fellows in the Liberal Arts,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hina

关键词: Drum bridge, Moon bridge, Wooden arch bridge, Woven arch bridge, Building archaeology, Japonism, Bridge history (太鼓桥,圆月桥,木拱桥,编木拱桥,建筑考古学,日本风格,桥梁历史)



文章简介

这座诞生于特殊历史夹层、出自日本匠人巧思的小桥正是作者刘妍历十余年深耕课题中一个精巧的样本。 通过解剖麻雀式的案例,圆月桥不仅为“编木拱桥”的系统研究添加了一个有说服力的样本,还向我们展示了建筑学、历史学,以及建筑考古等多学科方法在历史建筑研究中是如何结合应用的。



期刊简介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 FoAR ) 是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英文学术期刊, 已被A&HCI、Scopus、CSCD、DOAJ收录。 FoAR 于2012年创刊,季刊(一年四期),在Elsevier平台上发行,开放获取(Open Access)。

期刊论文涉及领域包括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等,覆盖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一级学科。本刊优先发表采用严格科学方法和前沿技术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同时也欢迎探讨建筑社会属性的高水平文章。
4

QB|一种ChIP-seq弥散信号检测的新算法:RECOGNICER



学术概要

题目: RECOGNICER: A coarse-graining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broad domains from ChIP-seq data

作者: Chongzhi Zang 1,2 , Yiren Wang1, Weiqun Peng 3

1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Genomic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VA 22908, USA
2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VA 22908, USA
3 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20052, USA

关键词: C oarse-graining, ChIP-seq, Peak calling, Histone modification



文章简介

RECOGNICER 算法的原理来自于理论物理中重整化群的概念,利用粗粒化方法(coarse-graining)实现多尺度下的转换和计算。 在操作中,该算法设计了一种区块变换(block transformation),自动处理在不同尺度下的信号聚集并递归,从而实现多尺度ChIP-seq信号富集区域的识别和统计分析。

本文以H3K27me3 ChIP-seq公共数据为例,验证了RECOGNICER的性能。根据H3K27me3标记在沉默基因全区域的特点,在ENCODE协作组发布的多种细胞系ChIP-seq数据中,RECOGNICER能够在更多的沉默基因上检测到被一个完整的H3K27me3宽峰覆盖,而不是断续的多峰,这一结果优于现有的几种ChIP-seq宽峰检测工具。



期刊简介

Quantitative Biology ( QB )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高教出版社联合创办的全英文学术期刊。 QB 主要刊登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理论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并为生命科学与计算机、数学、物理等交叉研究领域打造一个学术水平高、可读性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交叉学科期刊品牌。

期刊论文涉及领域包括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等,覆盖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一级学科。本刊优先发表采用严格科学方法和前沿技术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同时也欢迎探讨建筑社会属性的高水平文章。



《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于2006年正式创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是我国覆盖学科最广泛的英文学术期刊群,其中13种被SCI收录,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


高等教育出版社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项目。Frontiers系列期刊中:13种被SCI收录;1种被A&HCI收录;6种被Ei收录;2种被MEDLINE收录;11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6种被CSCD收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