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新国风
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新国风

君子都有这三乐 你有吗?|原创

腾讯新国风  · 公众号  · 儒学  · 2017-02-24 19:16

正文

快乐是一种私人化的内心感受,美食家以品尝各色美酒佳肴为乐,旅游达人以欣赏各地奇山秀水为乐,书虫们则以阅读各种引人入胜的书籍为乐……孟子指出,君子也有自己的快乐,而且还不少...

“君子有三乐,而王(wàng)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君子有三种快乐,王天下(以德服天天下是王道,以力服天下是霸道)这样的政治大事都不在其中。


一、天伦之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父母兄弟都健在而且没有灾患,这是君子的第一种快乐——天伦之乐。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人伦亲情之乐,名之曰天伦之乐,即天然的伦常之乐。虽然每个人都在家庭中诞生,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这种天伦之乐,一次意外就可以无情地夺去亲人的生命,一次争吵就可以暗淡兄弟姐妹的情谊,天伦之乐看似有血缘的保障,但却是很脆弱的,所以父母兄弟都健在而没有灾患,岂不是君子一大乐事!

须知不能享此天伦之乐者在在皆是,孤儿父母双亡,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难聚,留守儿童一年难见父母一面,车祸时时在意外,病魔时时在作怪,兄弟隙于阎墙也不在少数,天伦之乐,岂非难得!岂能不珍惜!


二、成德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俯仰无愧于天地人我,这是君子的第二种快乐——成德之乐。成德之乐最是“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颜渊》),但气质有美恶,风俗有厚薄,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言,此种快乐“亦由于主观面之善根宿植以及客观面种种条件之顺适而足以助成此坚定”,“须知看得透忍不过而竟作恶事而有愧怍之苦者多矣”。因此,不到圣人之境,则随时可有愧怍,而竟能俯仰无愧于天地人我,岂非大乐哉!

成就自己的德行,这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道德感越强,就越容易生起愧疚感,因他时时反观自己的言行,时时反省自己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的未尽分处,孟子所说的俯仰无愧,实是为我们确立了道德检验的心理标准。


三、师友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君子的第三种快乐——师友之乐。师友之乐,乃是文化命脉之相继,但弟子才与不才,却非老师所能决定,孔子就曾感叹:“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论语·颜渊》)孔子最希望得到“中行”之人即中道之人而教育之,但这种天资纯美的人是极少的,退而求其次,他则希望得到“狂狷”之人而教育之,因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孟子说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使他们或德行,或言语,或政事,或文学,都能就自己气质所近而有所成就,文化命脉得以传承,岂不乐哉!

师友之乐突出表现在师生关系中,对老师们来说,得到天下优秀的学子而教育之,是他们最大的快乐;而学子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则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天伦之乐,成德之乐,师友之乐,虽然在孟子看来是君子才有的三种快乐,但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三种快乐,天伦之乐源自天然的血缘关系,成德之乐出于人之为人的道德实践,师友之乐虽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中,但也表现在父母望子女成才的期望中。私人化的快乐虽然因人而异,但君子三乐却是快乐的最大公约数,需要我们去珍惜、守护。

本文及视频为腾讯儒学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亲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读经群:227656451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ruxue_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