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公众号的读者和各位领导:
大家好久不见!!
我是刘晨明,值此新春佳节,占用大家一点时间,汇报一个最新变化:
承蒙林董、张威总、李兴总、张岚总和许兴军所长等广发各位领导的认可,我已经正式加入广发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继续担任
『首席策略分析师』
一职。
同时也感恩彪哥、晓光总、震龙总的栽培,让我从默默无闻的策略研究员成长为有幸拿下新财富第
1
的策略分析师。
01
十年一轮回,梦开始的地方
清晰的记忆倒回十年前的2013,在结束了跟随谢亚轩博士的暑期实习之后,我初步了解了什么是证券研究,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宏观研究思维。
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刚开始到谢博那里时候,我问过一平博士和闫玲姐两个特别“愚蠢”的问题,一个是什么叫路演,另一个是什么叫策略研究。他们估计已经不记得了,但当时肯定哭笑不得。。。
再后来,我获得了在广发证券研究所唐笑老师的建筑工程团队的实习机会。
唐老师为师很严谨、研究也很前瞻。我清楚记得,2013年四季度,唐老师给我们布置的深度专题,核心是论证未来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一路下行。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
正是这两段实习经历,让我积累不少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并且正式开启了卖方研究之路,从此也与广发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02
星夜兼程、不负赶路人
在随后的2013年底,我幸运的加入了彪哥带领的策略团队。
从刚一入行开始,彪哥就告诉我“证券研究这个工作,你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是为了团队的荣誉,是为了研究所的佣金,但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积累和成长”。
十年来,彪哥的教导我时刻谨记,也正是这句话激励和鞭策我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份报告、每一场路演。
就这样经过4年的磨砺,彪哥在2018年正式将策略团队的指挥棒交到我的手中,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接过策略首席的位置后,一方面我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辜负彪哥的信任,另一方面尽快打造自己的研究团队和研究IP。
团队搭建之初,只有我和许向真两个人,我们一起承担了所有课题、路演和报告,感恩向真的全力支持和至今的不离不弃。
很快,李如娟加入了团队,我们的研究理念不谋而合,于是我们开始打造“用数据说话、做最接地气的研究”的策略IP,后来,这种有别于宏观叙事的研究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接受并关注。
过去两年,我们在进门财经APP每场电话会议的收听量,也一直保持在1200-1500人次左右。
随着赵阳、吴黎艳、余可骋、逸昕、陈振威的陆续加入,团队进一步走向成熟,并且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在2023年终于实现了质的突破:斩获了新财富、水晶球、金麒麟、21世纪等多个分析师评选的策略研究第1名。
当然,这所有成绩的背后,更多来自于
天风证券研究所的底蕴,感恩光总、龙哥、朱量所带领的天风研究给予我和团队的强大支撑。
也感谢靓一带领的华北销售团队、西杰带领的华东销售团队、张婷带领的华南销售团队,孙凯凯哥、李涵涵哥、李特特哥的私募和香港团队,天风强大的销售军团,是你们把我和团队的研究一步一步推向客户和市场,祝福你们一切顺利,江湖再见。
还有元瑾、昱洁、玮滢,每每我最困难的时刻,你们总能挺身而出,感恩友情,一切都在不言中。
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愿天风研究再创辉煌。
03
研途何其『广』,十年再始『发』
朝朝暮暮,凡是过往皆是序章,市场总是千变万化,学习和研究之路永无止境,我们的研究体系也需要不断迭代。
过去几年,我们通过【核心资产DDM模型】、【景气投资方法论】、【股债收益差顺周期研究框架】等对不同类型资产的研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团队官网由 tf-strategy.com 变更为 gf-strategy.com ,目前正在维护中,稍晚恢复正常使用)
后续,我们将围绕上图中的更多资产类别展开深入讨论,包括针对每一类别资产中的策略方法论的完善,以及不同类别资产之间相互转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