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前线
楼市风向、置业动向看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鲁克博雅管理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8 小时前  
花YOUNG丰泽文旅之声  ·  丰泽公益培训班报名啦!可免费学油画、围棋、演 ...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025重磅来袭】业务赋能导师特训营|直面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前线

2025年楼市,能“稳”住就算赢

楼市前线  · 公众号  ·  · 2025-01-09 18:17

正文

2024年,已经完结。
回望这一年,广州楼市可谓是跌宕起伏,经历了冷淡期后,又有各类利好政策接踵而至,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变化。
“止跌回稳” 的主基调下,市场实现了平稳过渡,更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现在,让我们一起共同回顾2024年广州楼市的“风云变幻,并展望2025年的楼市趋势。

救市政策全面发力的一年


2024年,毫无疑问是广州全面救市的一年。
中原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末,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逾700次。
而广州在去年也是经历了多轮重磅救市政策轰炸,宽松力度堪称十年来之最。
2024.1: 建面120㎡以上不限购 、允许 挂一买一、租一买一
2024.5:社保由 2年改为6个月 首套首付15%,二套首付25%
2024.8:“高赠送”新规升级, 阳台率由15%提高至20%-30%
2024.9: 全面取消限购 ,套二套首付15%;
2024.11: 降低契税和取消豪宅税
从逐步解除限购,到放松买房社保年限、降幅首付比例、降低契税、取消豪宅税以及出台建筑超新规等等,广州每一个政策节点都标志着楼市正逐步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策全面覆盖到需求端与供应端, 全力刺激刚需与改善进场
24年,官方救市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 政策宽松程度,堪称历史最大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新房成交量走出了整体向上的趋势。
其中最关键的节点,就是 930全面取消限购后 ,这一轮政策效果立竿见影, 场见底回升明显
数据显示,10月份新房成交量达10463套,对比9月的5164套几乎翻了一倍。
而且各个楼盘也人气大增, 来访及认购环比大涨104%、228%。
而且随着政策威力持续发酵,整个四季度的成交都比较亮眼。
特别是12月,更是走出翘尾行情, 全月成交量达10187套 ,仅次于10月成交,为 全年第二成交高峰
虽然市场整体向好,但细化到 广州各区之间,分化还在加剧
以2024年各新盘的开盘表现为例, 海珠的区域整体去化率最高,约24% ,其次为 白云、荔湾、天河、番禺 等区域,去化率在 10%以上
而远郊如增城、南沙、从化、花都等,去化率均在10%以下。
其中 黄埔的区域整体去化率不高,仅8% ,主要还是因为项目之间“内卷严重”,而且天河东如今供应增多,也会对黄埔楼市造成一定的挤压。

二手成交爆发的一年


新房市场在逐渐回暖,二手市场的爆发力则更甚。
2024年, 广州二手房成交量10.9万套,创近三年新高

而二手之所以能走出如此行情, 一方面是政策的刺激,另一方面是以价换量的结果
今年广州“救市”政策密集出台, 有效提振行业预期、信心 ,加上不少业主降价交易,促使刚需、改善需求陆续释出。
可以看到930新政后,二手连续上个月成交上万套,其中12月成交达11494套,为全年成交高峰。
虽然成交攀升,但2024年的二手房整体网签均价为2.7万/㎡, 与去年的成交价格2.95万/㎡相比,下 降了约8%

细化到各区域来看, 天河、白云等区域需求回落,中心区二手成交近5.5万套,同比下跌1.5%
另外,南沙因近年不少次新房陆续释出,有效补充区域二手容量,需求明显提升,带动区域成交同比增长22.8%。

土地供应减量提质的一年


2024年,由于市场信心未足,2024年政府减少了土地供应,并且提显著高了土地含金量。
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全年经营性用地成交规模574万㎡,环比降40%;
其中涉宅用地 成交总建面444万㎡,同比降27%
虽然 供应量下降了,但质量却提上来了 ,广州的供地更集中在中心区的优质“靓地”。
2024年 中心区的成交规模占41% ,对比2023年略增。
值得一提的是, 2024年成交的土地,“产品使用率”全部100%以上
其中“产品使用率”能够达到100%-120%的土地成交建面319万㎡,占全市比重72%;“
“产品使用率”能达到120%以上的土地成交建面125万㎡,占全市比重28%。

更多“新产品”入市, 在提高户型实用率的同时,也让新房市场的价格会更“坚挺”
比如一手对比二手房价的全年变化,会发现一手的跌幅是低于二手的,特别是在新规产品相对集中的白云。

△数据来源: 合富研究
但是,对于现在市场既有“新产品”,又有“旧库存”的环境而言, “高使用率” 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令全新产品的含金量更 ,但另一方面 旧产品受挤压,去货难度更大,尤其是郊区

2025年,楼市会更好吗?


回顾过去,是为了指导当下和未来。
种种信号表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