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铜硬币,大家可能会想到梅花5角,或者黄铜纪念币,比如孙中山币、和字币。
不过,今天小易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早期发行的铜质纪念币,一枚能值好几千元,克重远超黄金价格,很稀有的哟~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国家非常需要外汇储备,把贵金属纪念币卖给老外,就是出口创汇的方式之一。
铜质纪念币也参与其中,其铸造工艺严格执行了金银币的要求,并与金银币配套发行,专供海外,国内不参与流通。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属于贵金属纪念币。
▲1980冬奥会-女子花样滑冰
铜质纪念币
铜质纪念币发行后,央行突然发现,哎,国内需求也挺大的,咱可以搞点老百姓买得起的品种啊。
于是,1984年10月1日,国内首套流通纪念币“建国35周年”粉墨登场。
从这个意义上讲,早期铜质纪念币也算流通纪念币的先祖。
现在我们看到的铜质纪念币,大多数是海外回流的,非常珍贵。由于小众,很多藏友都一脸懵B,不知如何收藏。
小易在此简单给各位梳理了一下。
铜质纪念币的发行年份为1980~1984,公开对外发行了五个品种,未公开发行一个品种。
1980年的年初发行,与金银币配套,一套四枚,面值1元。
分为普通版和加厚版,总共发行量仅3万套。一套加厚版的价格在2万元以上。
▲女子花样滑冰、男子降滑
女子速滑、男子现代冬季两项
1980年6月与中奥金银币配套发行,一套四枚,面值1元。同样有普通版和加厚版,发行量总计约在42500套。
这套铜币很神奇,面值相同,但直径却大小不一,有32、28、23毫米3种规格,摆在一起是这样的……
这套币的设计非常精美,图案高古典雅。
据设计者回忆,当时国家体委明确告知,只有2周的创作时间,且设计师选择了群众体育、民族体育、古代体育3套不同的方案,共12副图稿,平均一天一幅,质量之高实在令人惊叹。
超高颜值也获得了藏友的认可,下面这枚“中国古代射箭”铜币,在2017年诚轩春拍以2875元成交。
1982年发行,一套一枚,面值1元,与金银纪念币配套。发行量大约在4万套左右。
▲世界杯射门铜质纪念币
与同年的熊猫金银币配套发行,每年一枚,面值1元。
1983、1984年这两年的发行量在3万枚左右。
1985年的未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