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人的历史
热爱历史,热爱写作,用心灵的文字激荡内心的力量,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历史的见证人! 终身学习者 内容传播者 知识分享者 持续行动者 喜马拉雅-灵魂的声线: http://xima.tv/GXF3HV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姜维胆大如斗,一计害三贤,最后却便宜了司马昭 ·  昨天  
鱼羊史记  ·  男人对女人有这4个反应,说明真的动情了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新鲜!艾灸做成了液体!轻轻一抹,无烟无火,逼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人的历史

“纸上谈兵”的赵括到底有没有能力?

一个人的历史  · 简书  · 历史  · 2018-03-16 13:03

正文

今天又见到讨论赵括的问题,又见到了“纸上谈兵”的说辞,似乎“纸上谈兵”成了一个标签,一直和赵括联系在一起。这个话题是热点,大家都喜欢谈,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是讨论的焦点总是纠结于长平之战和与白起之间的对决。要客观的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就不能只从一件事上,来分析来判断, 思维的局限性影响了我们分析问题的客观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精通兵法,善出奇谋

做为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军中历练,赵奢成名的“阏与之战”中采取的“示弱秦军、朝发夕至、居高临下、先发制人”的策略,就仰仗了儿子赵括和许历之谋。说起来赵奢马服君的称号,还得感谢自己的儿子赵括和许历的帮助,做为一名随军的高级参谋,赵括的表现十分称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攻心为上,全胜之谋

在赵军攻伐齐国麦丘时,赵括巧用攻心计策,优待齐军俘虏,动摇齐军军心,并且大肆把粮食甩入被围的麦丘城中,分化瓦解敌人,导致其将帅不和,军民离心离德,最后城中民众和下层军官杀了齐军主将,而后主动开城投降。 在我看来,赵括深通《孙子兵法》之要,知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道理,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之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子承父业,因公受封

赵奢死后,赵括继承赵奢的爵位,并被赵王钦封为马服子,是得到军中将领一致支持的,这显然不会是一个纨绔子弟能够得到的信任。没有足够的军功和能力,是无法服众的,也是不能慑服人心的。 这从后来长平之战中,赵括统辖之军尽管陷入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不利局面,但没有哗变,就能看出其统辖之能。

图片发自简书App

​长平之战,非人之过

因为长平之战,赵括被很多人和“纸上谈兵”联系到了一起,但是如果换成是廉颇、李牧就一定能胜吗? 不能因为我们看到了结果,就做事后诸葛亮,认为我们比古人高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长平之战赵军获胜了,估计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一战封神”了。如果换了廉颇和李牧也失败了,那么现在“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不是就变成了“保守顽固”的廉颇和“经验不足”的李牧了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查之责,多谋无断

当然赵括也有其自身问题存在的,年轻人血气方刚,都想建功立业。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赵括的情报工作没有做好,事先并不知道对面秦军的统帅换成了白起,有不察之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