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关键词“双11”
可获取阿里内部PPT
2009
,
5200
万。
2010
,
9.36
亿。
2011
,
52
亿。
2012
,
191
亿。
2013
,
350
亿。
2014
,
571
亿
2015
,
912
亿。
2016
,
1207
亿。
2017
,1682亿。
对于今天的双十一,
《北京商报》中有一段话概括得很好,回首八年
"
双
11"
,犹如翻开一部中国零售罗曼蒂克史
:
八年间,
"
双
11"
已经成为每个人的
"
双
11"
,八年前,一批最具探索力的剁手族摆脱了
"
光棍节
"
的沮丧,重新赋予这个日子最多的惊喜和期待。
双
11
玩到第九年,已经从“买买买”升级到全球商业协同,试图变成“全世界所有人的共振”。
当阿里巴巴
CEO
张勇被问到
“
每年双
11
搞完那一刻,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
我会想当年那些跟我一起干过双
11
的兄弟们。
”
上周非常幸运我在广州就遇到了当年和逍遥子一起做双十一的兄弟,由于对双十一的贡献她拿到了不少的阿里股票,也算是双十一的核心开创者了吧。
那天我跟她吐槽说
“
现在很多网友在吐槽,阿里双十一越来越不干脆了,领个券各种麻烦,数学差的都不知道买啥才算,唉,作为运营从业者真的越来越看不懂阿里双十一了
”
。
“
离开阿里蛮多年了,今年具体玩法我不太清楚了,
如果你真的想要理解阿里巴巴的今年双十一玩法,不要只盯着页面和活动去看,你要去看逍遥子的对外发言
,这样你理解起来快些
”
。她拿起咖啡小了呡一口。
受这位淘宝双十一元老的启发和指导,于是我把自
6
月份《阿里巴巴在杭州召开的
2017
天猫双十一发布会》以来,阿里巴巴
CEO
对外发言中和双十一有关的收集了起来。
判断今年双
11
是否成功的三个基础标准就是:消费者收获消费的快乐并最终获得实惠;平台上的商家通过这个节庆和消费者达成互动和交流,从而实现业务和消费者之间的双赢;阿里巴巴平台则通过对商家和消费者的优质服务获得成长。
‘双
11
’是我们商业技术驱动下全球的大协作。很难预测一个具像的数字,打造一个氛围、设定一些规则、引导一些潮流,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做的。还有就是用技术、用数据赋能我们的商家,让他们在‘双
11
’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跟消费者产生互动和提供服务。
阿里办双
11
晚会,初衷是希望把双
11
打造成消费者的春节,所以今年会改变天猫制定节目商家参与的模式,由商家自定义节目,即由商家和天猫共同决定让什么样的内容展示给观众,让双
11
晚会真正成为赋能商家的平台。
这九年就是消费升级的九年,曾几何时我们在最初的几年
……
我们口号是
“
全场五折
”
。今天不叫了,不叫用户也来。你说便宜谁不喜欢?最重要是好,要买好东西这是最关键的。好东西不是五折他也买,但你只要把明码实价告诉他,到底是几折讲清楚就可以了。消费者不买便宜的,只买对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反应消费升级的变化。
今年双
11
一个重点就是帮助
100家
品牌出海。包括波司登、海澜之家、太平鸟、百雀羚、上海家化、九阳、苏泊尔、方太、格力、美的、海尔、李宁等在内的
100
家中国品牌
,
将第一次在天猫“双
11
”迎接全世界的消费者。
从逍遥子关于双十一的对外描述,对于今年的双十一可以浓缩成这
3
句话:
1)双十一不再是阿里的双十一,也不再只是中国的双十一。
2)阿里只负责提供服务,制定规则营造氛围,其他都让商家来玩,他们自己发挥。
3)双十一不仅要让用户买的便宜,而且还有让他们快乐的买超级好的东西。
站在更高层面来看双十一,对于那些让人吐槽的复杂营销玩法,和对
阿里的底层运营逻辑,
确实有了几分新的理解。
在今年双十一的火炬红包、群战队红包、切红包营销活动中,阿里只提供玩法和技术、数据和推广服务的支持,所有的活动红包都是由品牌商赞助,红包的曝光和流量也都给到品牌商。
对于商家想分到多少流量,就全看商家自己要在这些玩法里花多少钱了。这也响应了逍遥子所说的,
不会也不能强迫商家做违背商业规律的事情,要帮助商家最有效地发挥其决策自主性。
火炬红包商家权益
切红包商家权益
另外,在线下今年双十一阿里还
联合了百余品牌在全国
12
个城市的
52
大核心商圈开出
60
家新零售快闪店,用户
可以通过手机淘宝和天猫在趣味互动中提升购物体验
。
整个线下营销过程阿里不仅提供新零售技术产品支持,还为品牌商提供线上的进店引导和品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