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
先后出台网约车新政,
新政
对
之前
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进行了部分
修改
。
从修改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网约车今后在车辆、驾驶员、服务场景等都将有较大的约束。
北上广网约车相关准入条件的变化
北京:和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此次北京比较引人关注的修改,是车辆规格方面的要求:五座车的轴距由2700mm调整到2650mm,排量调整到1.8L;七座车的排量调整到2.0L,轴距是3000mm,但“京人京车”(即北京网约车司机必须是京籍,车辆必须在北京市注册登记)的要求依旧未变。
上海:同样,上海市“沪人沪车”(网约车司机须是沪籍、车辆须在上海市注册登记)的相关规定并未修改,车辆方面,参照现行《上海市出租汽车小客车车辆规定》的车辆轴距标准,将“燃油车辆轴距在2700毫米以上,新能源车辆轴距在2650毫米以上”修改为“网约车车辆轴距不低于2600毫米”,且不再区分燃油车辆和新能源车辆。驾驶员方面,不再要求驾驶员“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广州:广州此次的修改则从对驾驶员不做户籍要求改为须具有本市户籍或取得本市居住证。此外,为更好地保障乘客和驾驶员利益,广州网约车改革政策文件中还增加了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规避或转移承运人责任、应为乘客购买承运人责任险、不得转嫁经营风险、不得隐匿车牌信息等规定。
网约车服务场景的约束
在经营服务方面,上海等地也进行了调整,规定“不得发布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区域内的召车信息”,驾驶员“不得巡游揽客,不得在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区域内揽客”。即:机场、车站等容易拉到客人的区域,不准网约车进入。
新政约束之下,市场将会有哪些改变
实际上,目前在北上广等城市从事网约车服务的人员,很大一部分是外地户口;车辆方面,同样有许多非京沪牌照的车辆,将这些排除之后,符合运营条件的将会剩下多少?即便是本地牌照、本地车辆,车辆的排量、轴距、使用年限等不达标同样将被排除,由此可知,未来市场上,网约车数量将大幅减少,部分靠此赚取收入的人员不得不另谋他路。
对消费者来说,是否带来了不便?
这得从两方面说起。
第一,网约车能够兴起,即说明市场有此方面的需求。它的出现一度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让打车难、服务差的情况有所改观,令不少人出行更加便捷。而此番数量的大幅减少,肯定会给部分人员带来不便。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其实也是对网约车使用者的一种保护。可以肯定的是,准入条件的严格,某些网约车违法现象大大减少,曾经出现过的骚扰乘客、接机勒索甚至抢劫等,将得到有效遏制。也就是说,网约车将会更安全。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网约车对公众、政府、开拓者而言都是新的,况且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如何规范,怎样管理,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差异化探索。相信随着新政的发布及逐步实施,市场将会回归理性、有序的状态。
对于试用者而言,只有优质的用户体验才能真正获得用户及市场的青睐。所以,未来网约车行业努力的方向在何处,将渐渐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