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19年就这样不经意到来,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印象中,
1999年,仿佛还只是10年前。
不过,又盼着
2019年早日到来。因为,2018年的股市,实在太难捱。
全年,上证指数大跌
24.59%,
超过
2011年(跌21.68%)和2001年(跌20.62%),创出A股历史上年度第二大跌幅,仅次于回忆总想哭的2008年(跌65.39%)。
同时,这一次,
上证指数季线收出
5连阴,
A股历史上也只有2008年曾经有过。
季线
5连阴,意思是连续5个季度,市场都是在下跌中度过的。天下苦A股久矣……
2019年的股市,会怎么样?会否极泰来吗?
一、从过往情况看
虽然
A股只有短短20多根年线,很难从K线图上看出什么规律。但是,至少2001和2011这两年大跌后,并没有说第二年一定会出现修复性反弹。
如下图,
2002年是继续下跌的,2012年是一个震荡红十字星的走势。
所以,
2018年的大跌,并不能成为2019年会变好的理由。
二、从市场估值看
根据交易所官网数据:当前上海市场平均市盈率为
12.4倍;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14.1倍,创业板为32.1倍。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不过,要注意的是:
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上海市场平均市盈率在这个低位整整停留了2年。
2012年1月到12月,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在这个低位整整停留了1年。
所以,只能说现在的股市已经很便宜了,而不能说一定会涨。
三、从宏观方面看
小长假期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18年12月份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跌破50.0这一“荣枯线”,为2016年7月以来首次。
PMI两年半来首次跌破“荣枯线”,不能指望轻易又重新上线。数据说明,制造业景气程度正在减弱,通缩的风险可能升温。
另外,现实生活中,大企业降薪裁员的传闻增多。不过这方面,可能春节前后才能更清晰。
还有,中美
“毛衣摩擦”3个月的缓冲期过去后,会怎样演化,也是一个隐患。
所以,宏观方面也没法说
2019年经济一定会回升。
综合以上三个角度,没发现啥子好消息。但是,感觉也不需要过于悲观。理由:
1.市场历史走势和平均估值,隐约给出了指数的下限。指数就在大级别低点附近,可能离绝对低点不远。
2.宏观经济不好,反而可能倒逼一些政策实施。比如再度降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基建逆周期加码等,从而给股市带来交易性机会。
其实我们还可以换一个思路来思考。
假设今天不是
2019年,假设2018年有24个月,这样一路磨蹭磨蹭,凭什么要求市场就突然给出好的走势呢?
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就得继续磨,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所以,我更愿意把今年定义为
“
播种年
”。只管埋头耕耘就是,到时自然会有收获,又何必过于计较这个收获早几个月、晚几个月?
最大的风险,是经济上行周期已经彻底改变,进入我们这代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衰退期”,那股市熊起来可能会没完没了。
但这种概率是很小很小的。
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社会非常稳定,我们的人们还如此勤奋,经济遇到短期困难可以理解,说就此衰退,还真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