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报道
独生子女在中国是一个常常被人诟病的群体。通常人们认为他们因为被父母宠爱而导致社交能力差,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并且与他人相处较为困难。但是同时,独生子女可能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为精明。那么这些看法有科学根据么?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和重庆西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独生子女的行为特征和大脑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相比,不但在创造性和社交能力方面有所不同,而且这些行为上的差异在大脑结构中也有所体现。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303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这些志愿者中包括126名独生子女和177名非独生子女。研究人员运用MRI扫描对他们的大脑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这些志愿者接受了多项检测来测试他们的创造力、智商和其它个性特征。研究人员同时获得了他们的家庭背景信息,包括家庭年收入和父母的教育水平。
▲研究人员从大脑组织学角度,分析独生子女行为性格(图片来源:Columbian.com)
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在智商上没有显著区别。 但是在创造力的测试中,独生子女在变通性 (flexibility) 方面的得分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变通性是创造力的一个方面,具有变通性思考能力的人的思考方式变化多端,能够举一反三,不墨守陈规。其它与创造力相关的方面包括原创性 (originality) 和流畅性 (fluency)。独生子女在这两个方面并没有特别的优势。而在个性测试中,独生子女在亲和性(agreeableness)方面的的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亲和性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同理心 (empathy) 和与他人的关系。
当研究人员通过MRI扫描来测量志愿者的大脑灰质体积 (gray matter volume, GMV) 时,他们发现独生子女的大脑中缘上回 (supramarginal gyrus) 的GMV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这一变化与变通性的变化构成正相关关系。而独生子女的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 的GMV小于非独生子女,与亲和性的变化构成正相关关系。缘上回在不同任务之间的转换和想像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mPFC则与处理情感信息相关。因此,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变通性和亲和性方面的差别可能有神经解剖学上的基础。
虽然这项研究发现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的某些方面的差别,但是它同时也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很多方面其实没有不同,这些方面包括智力、情绪不稳定性 (neuroticism) 、外向性(extroversion)、经验开放性 (openness)、和尽责性 (conscientiousness)。同时,这项研究结果强调了早期家庭环境对个人行为特征与大脑结构的发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你想要“纠正”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对独生子女的家长来说可以考虑多给孩子一些社交的机会。而对于非独生子女的家长来说,给每个孩子更多一对一的时间可能会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访问原始论文页面。
参考资料:
[1] The Pros And Cons Of Being An Only Child Show Up In The Brain
[2]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exhibit differences in creativity and agreeableness: evidence from behavioral and anatomical structural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