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安宁疗护需求也随之增加。安宁疗护作为一个新兴科室,其发展短板在哪里?又该如何打通通向社区及居家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围绕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北京、上海等地探访了安宁疗护病房。近年来,安宁疗护获得快速发展,普及率不断提升,但供需失配、标准缺失等问题,仍然成为这个领域普遍面临的困扰。
很多患者进入临终期后,医疗几乎束手无策,只能给予缓和治疗,治愈目标不再可及,甚至面临大医院不愿意收治,基层医疗机构又因病情较重而不敢收治等现象。在此背景下,安宁疗护正好补位,可让这些患者获得舒适贴心的临终关怀与照护。
从个人和家庭角度看,民众已普遍认识到,体现孝道的不再是“尽全力抢救到最后一刻”,而是让临终老人走得安详与舒适。越来越多的老人也转变了观念,当生命走到最后一刻,他们不愿接受没有价值的抢救和插管,而是希望能够从容和更加体面地与亲人告别。当普通病房已不适合临终老人入住、回到家里又没法应付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等症状时,安宁疗护病房就成为理想的去处。
安宁疗护不仅救人而且救心,既有症状控制等医疗服务,又有舒适照护等养护服务,更有临终关怀等人文服务。过去这种多领域搭界的服务被边缘化,如今这项空白已被安宁疗护服务填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安宁疗护的社会需求势必水涨船高,为安宁疗护提质扩围已成当务之急。
正因如此,安宁疗护日益受到医疗系统的重视。国家卫健委等部门颁布的《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老年安宁疗护病区设置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标准,为安宁疗护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2023年,国内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30个省份的185个城市,试点机构数量超4000家,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也越来越大。
但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安宁疗护服务数量仍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大医院的安宁疗护床位严重短缺,一些住进来的患者都说自己“中了头奖”。甚至有些患者等到有床了,科室打来电话才发现其已离世。
安宁疗护服务难以满足需求,根源在于一些现实问题难以化解。安宁疗护治疗项目少,“话疗”等人文关怀收费依据还不够充分,让安宁疗护科室难以盈利,医护人员的绩效奖励也较低。
对此,有些地方出台了补偿机制,明确科室每完成一例安宁疗护案例,就向相关团队人员发放一定数量的补贴。但更多地方并没有建立这样的补偿机制,如此势必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为安宁疗护搬开“绊脚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除了要在床位数量配制、建立经济补偿机制、在收费项目设备和医保报销方面出台更多优惠政策,以及强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之外,更要消除医院安宁疗护和居家安宁之间的路障。
而且,我国的安宁疗护发展方向恐怕还在社区和家庭。毕竟居家养老是主流,就近获得安宁疗护,是居民的普遍心愿。
也因此,基层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能力是大势所趋。当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难以达到所需的服务质量时,应该通过组建安宁疗护“居家小分队”、构建安宁疗护分级诊疗体系等方式,促进居家安宁技术向下输送,从而让更多临终老人能够在家门口及时获得安宁疗护服务,让生命的最后一程不再留下遗憾。
撰稿 / 罗志华(医务工作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