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
告诉你关于财富的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进出口财税通  ·  3月28日济南《智慧税务下出口退税智能审核疑 ... ·  1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

央行换了新行长,加息将至?

刘晓博  · 公众号  ·  · 2018-03-19 11:40

正文


今天( 3 19 日)上午,易纲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这意味着,央行长达 16 年的“周小川时代”正式结束。而易纲将开启央行一个“新时代”,这就是“技术官僚时代”!


易纲1958年生于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6 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 8 年,并在 1992 年获得终身教职。

易纲于 1994 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 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等职务。

2016 3 月“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周小川在介绍易纲的时候使用了“他负责人民银行各项工作,主管货币政策、国际业务”的表述。 这意味着易纲已经有类似“央行常务副行长”的身份了。


中国人民银行自 1948 年成立,到周小川为第十一任行长。周小川执掌央行达 16 个年头,为任职最长的行长。其中最近 5 年,周小川是以政协副主席身份兼任的,所以他两名副国级行长之一(另外一人是当年朱镕基以副总理身份兼任)。

至于易纲被任命,也带有“里程碑”意义。因为他是中国人民银行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班出身 ”的行长。 但另一方面,他的简历也有短板:他没有担任过大型商业银行的行长或者董事长,也没有主政过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省份。

下面是中国人民银行历任行长的名单和任期:


1、南汉宸(1948年12月-1954年10月)

2、曹菊如(1954年11月-1964年10月)

3、胡立教(1964年10月-1973年5月)

4、陈希愈(1973年5月-1978年1月)

5、李葆华(1978年5月-1982年5月)

6、吕培俭(1982年5月-1985年3月)

7、陈慕华(1985年3月-1988年4月)

8、李贵鲜(1988年4月-1993年7月)

9、朱镕基(1993年7月-1995年6月)

10、戴相龙(1995年6月-2002年12月)

11、周小川(2002年12月-2018年3月)

12、易纲(2018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1948 12 1 日,是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于石家庄成立的,后迁入北京。 中国人民银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央银行”,是 1983 年。

中国人民银行的前几任行长,都是“老革命”,很多人没有正式的学历。其中 第四任行长陈希愈的学历最为令人惊讶,他于 1937 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

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五任行长李葆华,是李大钊的儿子,他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化学系;第六任行长吕培俭的学历是“新四军 4 师供给部会计训练班”;第七任行长陈慕华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

第八任行长李贵鲜毕业于苏联莫斯科门氏化工学院工程物理化学系“电真空化学专业”;第九任行长朱镕基(兼任)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第十任行长戴相龙,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第十一任行长周小川,大学时的专业是“仪表自动化”。

由此可见,易纲是真正科班出身的行长,而且有境外留学、任教经验,是成色十足的“技术官僚”。 这肯定会给央行带来新的变化,让央行更能适应国际化的新时代。

看到这里,我相信读者一定最关心两个问题,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

第一,本周四(北京时间 3 22 日)凌晨,美联储新任主席鲍威尔很可能宣布美元再次加息,那么中国的新行长易纲到底跟不跟?未来,中国利率走势将如何?

在几天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周小川带着易纲、潘功胜出席了一场新闻发布会。针对路透社记者提出的“今年央行是否仍将跟随美联储脚步提升利率”的问题,易纲的回答是:

至于你说的美联储将加息这个问题,我们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我们要进行综合考量。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 2 月份的 CPI 数据,同比上涨了 2.9% 。应该说这个数据非常吓人,如果持续两三个月,中国央行必定加息。但今年春节比较特殊,期间天气异常寒冷,带动了物价飙升。一般预期, CPI 同比涨幅在 3 月将回落到 2% 以内,甚至更低一些。

2018 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一年,在强调经济质量的背景下,楼市调控继续收紧、污染企业继续关停并转、部分财政状况不佳的城市叫停了地铁等大项目 。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在下半年显著显现,因此央行对加息非常审慎。

根据易纲的表态,我们可以预测,中国央行在 2018 年最多有一次全面加息(或许一次都没有)。

第二,喝足了洋墨水的易纲,会不会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开放上,迈出较大步伐?

还是在前几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易纲谈到金融开放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

资本可兑换是在稳步的推进,在资本项目下有两个最重要的项目,一方面是直接投资,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 FDI ,一个方向是 ODI 。直接投资,我觉得真实贸易投资背景下都是很方便的。另外一个大的项,比如说组合投资,就是金融市场的开放, 我们国内股市、债市的开放和中国的居民将来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产 ,配置它的组合投资。不管是直接投资,还是组合投资,在这两个方面都会进一步的稳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这里有一些“放管服”的改革,有一些便利化的改革,还有一些数据透明度,还有一些比如说反洗钱、反恐融资的要求,这些都会稳步的推进。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我们国内市场现在也在变大,不管是股市还是债市还是其他的市场,将来也都要做双向的开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