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说,知识就是财富。
这里的知识不是你读了多少本书?
取得了什么文凭?
我所说的知识是:
你,对这个世界的洞察。
一旦你获得了这种淍察,你的面前就多了一张藏宝图。
上面明确标示着:
这里,还有这里。
有钱!
2月3日,Bloomborg《商业周刊》刊登了这么一篇文章,题目叫《谷歌母公司业绩何以疫情期间持续向好》。
内容我就不展示了,大概意思就是: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使人们被迫留在家中,于是谷歌从在线搜索活动和YouTube浏览量的增长中受益。
这是一条认知,总结起来大概是这样:
因为疫情防控,
所以人们只能呆在家里。
搜索、看YouTube打发时间。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认知。
它能帮你赚钱。
用瑞.达利欧的话说,
"
考察影响你的那些事物的规律,从而理解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学习有效应对这些事物的原则
"。(见《原则》第128页)。
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
有些事会重复出现。
找到它背后的因果关系。
它能帮你赚钱。
再具体一点:
如果下次再出现疫情防控,人们只能留在家里时,他们上网,打游戏、看视频... ...
找到干这事的公司,把钱丢给他们。
但是,谁知道下次疫情是什么时候?
没人知道。
但或许我们知道上次疫情是什么时候?
2003年,非典。
于是,你可以查阅一下,
上一次疫情(2003年)人们都干了什么?
哪些公司获得了机会?
历史不会重演,
但总是惊人的相似。
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
我先后做了两个操作。
第一个操作和投资有关。
我把它发在了我的知识星球里(姜胡说,发布时间是2020年2月3日)
股市大跌是因为这次疫情带来的信心不足,这是合理的。
但是大家需要考虑到两个现象:
1、宅在家里会需要更多的游戏和流媒体消费。
2、返乡人员会大量回归,很多人可能不会外出,但必须要吃饭。
所以,
我准备买入腾讯和美团了。
这笔操作帮助我赚了7位数。
(之前分享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的第二个操作是:做了抖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刷抖音是疫情期间为数不多的选择。
过去一年,我一不小心同时又处心积虑的成为了一名拥有7位数粉丝的知识IP。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疫情(虽然这听起来有些不太道德)。
巴菲特说:
不要白白浪费一次巨大的危机。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那条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认知:
疫情期间,人们只能呆在家里,上上网,打打游戏,刷刷视频。
别人不知道吗?
或许他们知道吧。
所不同的是,
有人把那当成了知识的终点。
我把它当成了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