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读城事
和城市有关的数据运用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字节跳动@你!学习中心运营-抖音电商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网易:高级/资深渠道运营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读城事

太原市的规划批后公告

数读城事  · 公众号  ·  · 2025-02-07 17:48

正文

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华北 先进制造业基地。
华北先进制造业基地。 充分发挥太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 的基础优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新质生产 力布局,充分保障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等 产业空间,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 产业体系,打造以高端金属材料、先进碳基材料、先进生物材 料及生物制药、矿山与工程特种机械、交通与航空特种装备等 为重点的产业链条,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助力 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三条控制线
到2035年,太原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4.3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2.0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774.4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35.42平 方千米以内。
总体空间布局
按照“顺应自然、优化功能、提质补短、均衡布局”原则, 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形态,推动城市功能协同耦合,强化公共 服务设施合理均衡布局,规划形成“三城联动、中心辐射、轴 带引领、板块驱动、文化点睛”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三城联动。 按照保护府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 加快建设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对于中部府城,加强风貌管控,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打造展现城市形象的现代服务中心城。对于北部老城,逐步谋 划太原第二热电厂搬迁、太钢退城入园,实质性推动重大企业危 险源搬迁改造,打造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科创未来城。 对于南部新城,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实体经 济发展基础,打造引领城市转型发展的产城融合活力城。
中心辐射。 依托中心城区向阳、迎泽、长风、龙城、汾东、 潇河等市级中心,联动三给、朝阳、晋阳湖、太原南站、小店 等市级副中心,通过土地挖潜、存量空间盘活,促进空间要素 集聚,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植入创业创新 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城市服务能级,辐 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轴带引领。 通过“三纵三横”的城市轴线网络引领中心城 区高质量发展。“三纵”分别为解放路-长治路的中部拓展轴, 东中环路-太榆路的东部拓展轴及和平路-晋阳大道的西部拓展 轴,推动中心城区向外拓展,加强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 转型综改示范区各功能组团联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辐射, 推进外围产业新城建设;“三横”分别为迎泽大街、长风大街、 汾东-晋中三条城市融合带,旨在强化汾河两岸联系,推动教育、 医疗等基本服务职能向河西地区倾斜,促进汾河两岸地区均衡 融合发展。
板块驱动。 构建上兰、向阳、中北高新区、三给、高铁西 站、丈子头、杨家峪、马庄、姚村、临空经济区、潇河产业新 城11 个产城融合板块,充分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空间需求,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驱动太原产业能 级提升,打造产城融合的实体产业发展高地。
文化点睛。 山水融城、双区联璧,展现锦绣太原名城气质。 汾河西岸联动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山城一体、古今 交融、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晋阳文化生态 魅力区;汾河东岸融合东山多元文化生态区,重塑城市记忆, 彰显老城特色,打造具有“府城韵、并州味”的多元文化魅力 展示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