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场灾难和意外过后,除了废墟和逝去的生命,我们能够抓住的,或许也只能是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和生活箴言。昨天的“蓝钱大火”让无数杭城人为此揪心,除了谴责真凶,或许我们更应该关心父亲未来的生活......
整个城市的人都知道昨天这场悲剧:豪宅公寓18楼突发大火。
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丧命了。家中保姆成重大嫌疑人。
比起愤怒,更让人悲伤的,是生还者的绝望。
男主人出差回来,家已经没了,老婆没了,孩子也没了。一家五口,一天之间,只剩一人。
新闻报道到这里,或许就将告一段落。而新闻里的人,却不得不继续与悲剧周旋下去。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位父亲,接下来如何继续生活。
而去年有一部电影,恰恰讲述了这些遭遇重大不测的人,悲剧发生之后的生活:
海边的曼彻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故事就和今天新闻里相似,一位父亲,在火灾里痛失了自己的儿女。
当男主人公李从超市回家,他的面前是熊熊燃烧的大火、哭得撕心裂肺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的尸体。
因为一个失误——他忘记给壁炉合上防火屏,短短20分钟,这个男人的一生毁了。
妻子歇斯底里恶言相向,他悲伤地难以自已,
却连一个救赎性的惩罚也没有得到。
警察告诉他,“你只不过犯了无数人都会犯的错误而已”,
欲抢枪自杀却未遂,生活又该如何继续下去?
电影开头便用一系列场景,给了我们一种可能。
远离家乡、辞掉工作,住在简陋的地下室居所里,做着清洁工和杂工。
为客户修理淋浴器时,受户主责难。
有女人向他示爱,他礼貌地回避,谢绝了这份爱的邀请。
在酒吧里喝酒买醉,因为男人的一个眼神,就肆意干架。
过着看似自暴自弃的日子,做最脏最累的活,拒绝任何人际来往,甚至忍不住“找打”。
与世隔绝,犹如行尸走肉,以苦行僧般的生活赎罪。活着,却如同死了。
一个改变的契机出现。李的哥哥离世了。
深知李的往事,哥哥生前却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弟弟。
他不得不回到故乡曼彻斯特,那里有他的亲人、朋友,也有他始终无法面对的梦靥。
这份从天而降的亲密关系,让李手足无措。
他开着车,陪侄子帕特里克去见律师,安排葬礼,周旋于女孩之间,去乐队排练,去学校上学。
16岁的帕特里克的生活看似依旧。面对父亲去世的噩耗,他似乎比李更镇静和自持。
唯有看见冰箱里的冷冻食品,想到冷柜里的父亲,他才在李的面前,少有地悲伤恸哭起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与侄子在刻薄的玩笑和小心翼翼的互相关心中,共享悲伤。
帕特里克在尽全力长大,以应对丧亲之恸,也努力帮助同样失去至亲的叔叔走出伤痛。
但是,曼彻斯特的每一处地方都有李的伤痕。
在那个幸福的过去里,他也曾笑靥如花。有和美的家庭,关系亲密的兄长,出海归家便能与妻子如胶似漆。
终于,李在葬礼上,遇见了自己的前妻。她与现任在一起,已有身孕。
前妻忍不住失声痛哭,忏悔当年对他的咒骂,并告诉李“我爱你”,
当你以为,一切苦难终将在时间里和解时,李却只是哽咽一句说道,他的心已经不剩什么了。
亲人、朋友,甚至伤害最深的前妻,假以时日都能原谅你,但即使跨过了所有的人,也唯独跨不过自己。
悲伤或许会被时间冲淡,悔恨却永远不会。I can't(我不行)成为了李说最多的一句话。
李和侄子渐渐亲近起来,罕见地吐露了心声:我无法摆脱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