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
警惕“春节福利”涉诈App
春节将至,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公众需时刻保持警惕,牢记防范要点,确保自身财产安全。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温馨提醒
:春节将至,防范骗局一定要记住
“三不一多”
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
一、机票“退改签”+“共享屏幕”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受害者航班取消或延误,并提供改签或退票服务,同时声称给予赔偿。他们会诱导受害者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借此获取受害者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从而转走卡内余额。
防范建议
:接到此类信息时,不要轻信短信中的链接或联系方式,务必通过航空公司官方渠道核实。
二、假冒政府App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二维码诱导受害者下载假冒政府App(如“卫健委”App),并添加所谓的“政府工作人员”微信。随后,通过发布虚假补贴项目或投资计划(如“血糖仪补贴”“高额国债项目”)吸引受害者投资,最终骗取钱财。
防范建议
:不要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App,尤其是涉及投资或补贴的项目,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三、虚假“年货礼品卡”诈骗
诈骗分子在快递包裹中投放标注有热门购物平台Logo的“年货礼品卡”,声称是新年福利回馈。受害者扫码后会被诱导加入刷单群,并逐步陷入刷单诈骗。
防范建议
:不要轻信不明来源的礼品卡或扫码活动,购买年货应选择正规平台。
四、红包与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群聊或短信发送高额红包链接或中奖信息,声称点击或转发即可领取。这些链接可能植入病毒或诱导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最终导致财产损失。
防范建议
:只抢亲朋好友或正规群聊中的红包,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参与未经核实的抽奖活动。
五、盗取语音信息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语音聊天获取受害者语音信息,随后冒充受害者向其好友借钱。由于语音信息具有迷惑性,容易让受害者的好友信以为真。
防范建议
:在语音聊天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提供敏感内容。收到好友借钱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方式核实对方身份。
六、积分清零与兑换骗局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积分清零”通知,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兑换商品或现金。这些链接往往是钓鱼网站,用于盗取银行卡信息。
防范建议
:收到此类短信时,不要点击链接,直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积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