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ns优选
更多有趣有价值的资讯分享,带你发现更酷的世界。
51好读  ›  专栏  ›  lns优选

“骂遍”国外旅行的徐州大表哥,到底有多癫?网友笑哭:法国文旅,一年白干!

lns优选  · 公众号  ·  · 2024-05-05 22:40

正文

本文授权转自: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ID:iamdesign


五一小长假结束,都去哪儿玩了?


象君的五天,板板正正家里蹲,起因还得从半个月前 @大师兄的表哥 的一则视频说起。


视频中的表哥,说着徐州普通话,行走在打着补丁的破旧巴黎地铁站中。


没有想象中的浪漫,没有传闻中的香水味,空气中的“粑粑味儿”倒是争先恐后。


一个流行词形容这趟巴黎行:幻灭!



仅仅10天,表哥成了 “旅行打假博主” ,涨粉 130w


网友的“诗与远方”,在看完表哥视频后,骤然清醒。


各国文旅干十年,表哥一句“鬼叽得要命”全完蛋。

出国旅行,到底还去不去?





我那“眼前苟且”的巴黎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巴黎是课本上浓墨重彩的油画,它优雅,且浪漫。


但表哥用一帧帧画面,敲醒你肤浅的头颅,在你眼前炸开一个全新的巴黎。



经典法国电影里的巴黎地铁站,复古浓郁,


表哥视频的里地铁站,缝缝补补,破破烂烂,开个门还得是全手动。



出了地铁,想上地面,乘电梯缴费2欧元 (目前的欧元汇率:1欧元=7.76人民币)


省钱如表哥,一口气爬上地面,口中呼哧呼哧,背后的微信支付实在是好笑又残忍。



埃菲尔铁塔,多少人心目中巴黎的标志性存在。


可你敢想象吗?塔下破破烂烂。


十米开外全是摆摊的小贩,妥妥农贸市场即视感。

表哥一句“还没徐州电视塔壮观”,戳中了要害。



更别说,镜头晃动中入镜的载客三蹦子,一瞬间将巴黎的高贵气质拉到了东北大集。


瞧瞧它包着塑料防风布的样子,和国内十块钱一趟的火三轮,毫无区别。



当然,来到巴黎,卢浮宫必须走一趟,可表哥的体验感实在不算好。


为了一睹名画的风采,挤了半个小时,别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表哥却生生体验出了赶大集的匆忙。



好不容易凑到了名画旁,结果“一股子屁味儿”,什么高贵端庄文化人儿的设定,统统抛之脑后。


表哥梳着油光大背头的脑袋里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就这??



要说表哥最不能忍的,还得是香榭丽舍大街。


街上随处可见的流浪汉,路口密密麻麻的口香糖,实在是大煞风景。



还有角落隐藏的“芬芳大礼包”,表哥一个不设防,就中了招。

隔着美颜,都能看出他憋红的脸庞。



评论区在表哥的视频里,成功刷新认知。


2欧一次的公共厕所,3欧一根的黄瓜,4欧一瓶的青岛啤酒,33欧一次的“鬼叽儿”理发。



还有,随处可见闯红灯的“高素质巴黎人民”,一切都真实到令人破防。





全球文旅大排雷


要说表哥拍视频的初衷,是因为看到外国博主用阴间滤镜丑化中国形象,所以他也想让大家看看真实的国外。


“我不故意加阴间滤镜,就正常原相机拍摄。我不放大你的缺点,但我也不赞美你。”



可没想到,旅行中的魔幻故事越来越多,他的视频简直比大型狗血连续剧还要精彩。


人送称号“地球gai溜子”,被网友调侃“以一己之力干倒各国旅游业”。



这不红不要紧,红了以后,还真给表哥整出点“责任心”。


于是,开启全球深度探险模式,誓要给全国网友们探探国外旅行的雷。


到了埃及,表哥一如既往的嘴毒。


埃及博物馆在他嘴里像“徐州的华商会”,

凯特贝城堡在他嘴里像“待拆迁的房”。



到了金字塔,一本正经地向网友科普“塔内一股臭鞋垫子味儿”。


“不装空调?楼梯这么小?花几百块进来什么都没有,你让我进来干啥?一身汗,温臭!”



到了开罗市区,大马路口没有红绿灯,车子、行人一顿乱飞。

这对习惯了国内交通秩序的表哥来说,实在是吓得不轻。


没有神秘的异域文化氛围,也没有法老宝藏的探险奇遇,原生态的街道,骆驼、马、羊随处可见。

路上混杂的粑粑味儿,和巴黎相比,那绝对是王者见青铜。


而在埃及最刺激的,莫过于被五十个小孩包围。

起初,表哥还以为他们只是单纯地对中国人好奇,甚至热情地拉着他们拍视频互动。


结果,小孩引来了大人,一群人堵在店门口,光天化日,动手动脚, 企图抢包。

经过这一番,表哥心有余悸,也在视频里分享了他的心得: 遇到这种情况,别犹豫,跑!


到了威尼斯,更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尤记得小学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里,对这座城市的描述: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可纵有无限情趣,到了表哥这,一句“ 闹死我了”总领全文。



刚下了火车,表哥就遇上了宰客的“不老实人”。


打着“暂时没有零钱,没法找零”的名号,成功坑走10欧元。


这也让表哥对威尼斯的印象,直坠谷底,正式开启从早骂到晚的喷子模式。



意大利著名的许愿池,现场一看就是个巷子口,密密麻麻挤满人头。



琳琅满目的步行街,仔细一看,全是“made in China”。



想来个漫步街头,放松放松,还遇上外国老哥拿着假货往你怀里凑。



闻威尼斯的水,是一股百年沉淀的臭水沟子味儿。


走古城石板路,被一股难以言明的尿骚味儿包围。


来之前脑补的水上风情小镇,最终仍是以“温臭”草草收尾。



到了瑞士,表哥的评价体系进入了更深的维度。

毕竟风景就在眼前,确实辽阔壮丽,因此 哥对瑞士的整体印象不算太差。


但也有一说一,这地方景色很美,治安很好,就是费钱。



“一天消费2000多,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只有浪,没有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