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厦门的楼市比较活跃,内参和会员的互动也渐渐多了起来。我们会员中,不少是「楼龄」很长楼市的操作者,当然也不乏很多单纯可爱的「小白水库」。于是,在交流中,内参团队总结了以下几种畸形的心态——
一、「小白水库流」
水库论坛,中国最知名的房产投资论坛。坛主欧成效内参本人十分钦佩。他总有穿透周期的洞察力和精准的投资决断力。在中国房地产浪潮涌动的20年中,他积累了大量的房本。一度比房本成为他怒怼空军的大杀器。
水库总结了许多运用金融杠杆的方法论。
前几年在我们与会员互动的过程中,经常遇见一些「小白水库流」,高杠杆撬动多房源,将水库论坛诸如药单流、法租流、ABC等方法论如数家珍,然而最近遇到他们,问的最多的却是:
我的某些房子啥时候能解套?
现在要不要割肉换现金流。
「白水库们」似乎从未理解水库的所有一切方法论,都建立在一系列底层逻辑智商——
踩准周期、以百套为单位的勤看房源找准标的、戏剧性的谈判技巧和保护现金流的基础上。
于是遇到了降杠杆的周期中,这些选错节点选错标的物的人们往往扛不住多重杠杆的压迫,度日如年。
二、「急功近利」
房子不是股票,你不能用两年的周期来衡量回报。
首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前之所以能炒,原因很复杂,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但简单说,接下来的周期,不是一般人玩得动的。房价回到了价值的基本规律:城市板块成长,即一个板块从被鄙视、被发现、被认同、被追捧的四阶段蜕变红利。
城市生长需要点时间,从被发现到被认同阶段买入,静静等待他的成熟无疑是最佳选择。
三、「执拗岛内」
一些老破小卖到六七万,浦东、罗湖、天河同房龄的房子很多都不敢这么放肆,不知道是谁给你的信心?
岛内以定义为海西高端区域。高端区域就必须有高端的品相、舒适的尺度和绝对高产值的总部产业区域,能有景观当然最好。如果你只有400万总价的预算,想着买在岛内「自住兼投资」,请慎重了。现在400万买入80-90年代的老破小,等你住爽了想搬的时候……嗯,这房子得40来岁了吧?5年后,这些砖混结构、无餐厅的楼是否还能有跑赢大盘的想象空间?起码我看过的北上广深的绝大多数老破小,没有这个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