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禾旅读
在这里,有来自海内外父母的用心体验,有易行有效的教育方法,有每周一期的专家讲座。和孩子一起旅行、阅读、成长,我们一起,终将改变他们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旅游岛商报  ·  今年海南考试日历来了!中考、高考时间→ ·  5 小时前  
国际旅游岛商报  ·  今年海南考试日历来了!中考、高考时间→ ·  5 小时前  
滨海融媒  ·  事关2027年高考,江苏省教育厅最新公告! ·  8 小时前  
漳视新闻  ·  晚上9点半停止写作业!福建一地最新通知 ·  昨天  
养育男孩  ·  新学期,孩子的护眼灯选好了吗?别错过它 ·  2 天前  
养育男孩  ·  新学期,孩子的护眼灯选好了吗?别错过它 ·  2 天前  
柠檬工会  ·  速领!4部DeepSeek精品学习资料,清华 ... ·  3 天前  
柠檬工会  ·  速领!4部DeepSeek精品学习资料,清华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禾旅读

【下周】典籍特别活动:大过新年之年俗、年味嘉年华,新年吉祥价买一赠一!| 青禾旅读

青禾旅读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1-20 06:55

正文

青 禾 旅 读

育儿育己,学以致用


欢迎加入讨论群

请在公众号中回复: 入群


2017

之年俗、年味嘉年华


告别丙申,时值丁酉新年

典籍博物馆特举办

“品书香·赏年俗”迎春文化展


青禾旅读携手典籍博物馆

特别推出

新春非遗特别活动:

大过新年之年俗、年味嘉年华


让您带着孩子在典籍博物馆

重拾传统新年的民俗、民趣

重逢一个有年味儿、有温度的传统新年!


年俗展厅实景

年俗展厅

非遗展品

一、活动安排:

二、活动亮点:

1 .非遗传人言传身教

跟随非遗传承人,手持“百年”工具,体验巧手技艺。毛猴制作、秸秆扎刻、面塑金鸡、雕版印刷……带你穿越到能工巧匠大过新年的多彩岁月。


2. 经典文献拂面欣赏

年俗文化跨越千年、绵延至今,皆离不开浩如烟海之卷册的承载。让我们从浩瀚的典籍中窥得年节习俗的传承与流变,重温扎根于心底的年味印记。


3. 传统年俗寻根溯源

最早的春节起源、最厚重的年俗文化、最庞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让我们在浓浓的书香年中传承文化根脉,找寻传统文化最初的精彩。


4. 多重主题多重启发

没有丰富馆藏的主题参观不是好活动。从缘起、饮食、节令、生活多个方面,全面解读年味中的“趣事儿”。你会发现这是一场带着思考,载着欢笑,收获启发的博物馆学习之旅。

三、活动介绍:

主题一:

【主题讲解】时令节气

我们常说的“立春”、“惊蛰”、“清明”就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这可是华夏祖先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和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出的独特创造。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对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可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跟随我们的脚步,透过诗词与歌赋,真切感受从文学中走来的二十四节气。


【非遗互动】秸秆扎刻辞旧岁

秸秆扎刻以高粱秸杆为材料,融入中国传统的榫卯技艺制成,既可以精雕细致,又可以大气磅礴。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到扎刻各类仿古建筑模型,不仅实用,而且极具艺术观赏与科学研究价值。来典博扎一个秸秆,让匠心流转于十指尖。


展品小剧透:

《耕织图》反映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美丽图景。

《帝京岁时纪胜》记录了清代北京的各种节日习俗。


主题二:

【主题讲解】气氛生活

“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随着春节的逐步临近,家家户户开始扫房子、写春联、贴窗花、置办年货。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别具匠心的传统技艺,让寒冬中的春节鲜活又有温度。跟随我们的脚步,从腊八到除夕,再迈入正月,温习过年的点滴生活,在暖心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年味。


【非遗互动】毛猴百态闹新春

毛猴是老北京传统手工艺品,其主要以中草药为原料,可以说是出自天然的艺术品。匠人们以物代猴,以猴代人,再现中国风土市井文化,演译人生的喜、怒、哀、乐,具有很高的经济观赏与收藏价值。来典博做一个毛猴,让欢笑常驻心间。


展品小剧透:

《后汉书》收录了送灶神的历史典故。

《古今图书集成》记录了清代宫廷的年俗年味。

《芥子园画传》彩色套印技术的里程碑,年画的制作技艺。



主题三:

【主题讲解】以食为天

说到年夜饭,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考究的食材、精致的摆盘、多样的滋味,无不挑动着我们的味蕾,又带给我们阖家团圆的温馨。其实除了年夜饭,过年期间还有各色各样的传统美食等你来发现呢。跟随我们的脚步,来一场古今饮食习惯大PK,感受舌尖上的今昔年味。


【非遗互动】面塑金鸡大拜年

面塑俗称捏面人,以面粉为主料,在匠人手中幻化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喜庆形象,在祈愿丰收的同时,为新年增添了无穷乐趣。来典博捏一个面人,携金鸡拜个早年。


展品小剧透:

《东京梦华录》记录了腊八的习俗。

《茶经》世界最早的茶论专著。

《农政全书》涵盖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的各方面。


主题四:

【主题讲解】年的缘起

民谚有说“百节年为首”。春节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俗称年。年从何而来?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有关于春节庆祝活动的传说,在甲骨文中又有关于“年”字的最早形态。跟随我们的脚步,透过远古的神话传说、殷商的甲骨文字、历代的典籍文献,共同探寻年的缘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