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斑马
首发于原创号:油炸绿番茄(tomato2050)
中国留学生毕习习被外籍男友马修斯打死的消息传遍了华人圈,死因是多次严重的钝性受伤。
她很优秀15岁到牛津,会四国语言,还有传言是总裁之女身家过百亿。
法医报告披露的细节让人的头皮一阵阵发麻:她的肋骨多处骨折,颚骨破裂,身体多处瘀青,还有不少正在愈合的伤口,是之前殴打留下的伤口。
有人说,不要在垃圾桶里找男友。
有人说,家暴只有0次和100次,第一次打你就应该走。
还有人说,真的不要再以貌取人了,英俊的人渣也一抓一大把。
是的,这些说法都对,可我还是感到痛心。
受虐倾向的背后,是安全感的极度缺乏。
她渴望有一个孔武有力的人来爱自己、保护自己,哪怕换来的只是伤痕累累。
一个十五岁就只身一人来到欧洲求学的富二代,不缺吃穿,不缺华服,独独只缺爱。
这类女孩,无论多优秀,内心深处仍是深深的自卑,她恐惧他的暴戾,但更恐惧的是他的离开。她们看不到自己有多好,遇见爱情,永远只会低到尘埃里。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雨果的小女儿阿黛尔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和母亲的美貌,就连刻薄成性的巴尔扎克也不止一次赞美她的长相。
可惜,这个公主一样的女孩从小活在姐姐的阴影里,又与父母长期分隔两地,造成了异常敏感的性格。
31岁那年,她邂逅了军人皮尚。
原本只是对方眼中的一段露水情缘,却被她紧紧当做救命稻草抓在手里不放。
跟随大半生,颠沛流离,活在自己意淫的世界里,死缠烂打,直至发疯。
这两天左先生和右先生火了,有篇文章写得挺有意思:什么左先生右先生,我看你缺个爸爸。
和很多中国男人都想找个妈对应的,是更多的中国女人都想嫁个爸。妈宝男整天被批判,倒是嫁个爸成了中国女人婚嫁指南。说来说去,两者都是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
缺爱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冷漠,一种是严苛。
一种是爸爸妈妈永远在吃瓜,另一种恰恰相反,是一心要让子女成材的虎妈狼爸。我们已经学会了批判前者,可是很可惜,至今我们都在歌颂后者。
诗词大会除了捧红了武亦姝,也让央视一姐董卿成了国民女神,就连她的成长故事都成为了教育的成功案例,我真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篇文章题目是这样写的《虎爸之下董卿的童年:一识字就背诗词、不许照镜子、初中开始打工,一度怀疑是否亲生》。
文章通篇基本算是在歌颂父爱,是的,要感谢这样严酷的父亲,董卿才能博览群书,这大概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吧。
与之类似的还有丁俊晖的爸爸、朗朗的爸爸,全都是成功教育的典范。
以至于每每我谈到家庭温暖对孩子有多重要时,总有人会举出这样的例子反驳:别总拿原生家庭说事,你看,打成这样,孩子也没变态啊,倒是如果不打,怎么可能像现在这么优秀呢!
可是我注意到的却是这样的描写:一个女孩,在最爱美的年纪却连镜子都不允许照,最痛苦就是吃饭,一上桌就要被父亲数落。一提到父亲给自己留下的童年阴影,这个优雅淡定的女主持就潸然泪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近乎残忍的故事,却因为主人公最后的成名,就带上了一层光环。
你看到的是一个走出来的董卿被无限放大,你看不到的,是千万个一生就此被毁掉的董卿。
神童魏永康曾经轰动一时。
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十三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十七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这一切当然要归功于他的虎妈、一心想要儿子成才的曾雪梅。
她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在了儿子的教育上,曾经是国内备受瞩目的成功案例。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精神世界的长期被忽视让魏永康无法融入人群,也无法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活在痛苦和压抑中,没多久就被劝退了。
如今,魏永康已经娶妻生子,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媒体曾做过一次追访,尽管曾雪梅依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法把孙子培养成才,然而魏永康夫妇却坚定地表示:只希望孩子去过普通人的生活。
最让我动容的是这样一个细节:魏永康每次回家,都知道给家人带些礼物,没事的时候就爱拉着儿子女儿的手,然后一直微笑。
他被媒体捧上过神坛,又被粗暴地拉了下来,如今他比谁都珍视做一个普通人的机会,他比谁都享受父亲的角色。
可惜太多的虎妈狼爸们仍然重复着曾雪梅走过的路,希望孩子成为下一个郎朗、董卿、丁俊晖。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成功和幸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亦或是他们一早就明白,却只要自己的孩子成功。
想看更多解读以及解决方式,可以直接点击
阅读原文>>
作者斑马:
青年作家、咨询师,壹心理最佳专栏作家,公众号【油炸绿番茄】(ID:tomato2050)创始人,微博@斑马的后花园。新书【从今天起,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各大渠道同步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