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奇遇电影
电影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奇遇电影

不卖萌不卖腐,「托马斯」能风行70多年一定有道理

奇遇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9-23 22: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_许是

编辑_鲸鱼


托马斯是一列小火车头,住在多多岛的大火车站里。


他的脸又小又圆,有六个小车轮,一个又短又粗的烟囱,和一个又矮又肥的锅炉。


小火车头托马斯


作为一个火车头,托马斯是很谨慎的。

他负责把准备好的车厢推给大火车头,让他们去不同的地方;当其他的火车到站时,他又要拖走那些空着的车厢,让跑了很久的火车头去休息。


做着这份工,托马斯觉得自己是多多岛上最勤劳的人,不对,火车头。没有任何火车头能与他相比。


托马斯看上去是有点厉害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小朋友都对火车有着某种痴迷。


他们有了全套的火车模型、轨道沙盘以后还不满足,火车最好能说话,会交流。于是顺理成章的,小火车头托马斯成了全世界小朋友的朋友。


其实不止小朋友喜欢火车,许多成人也是火车迷,比如 著名的Sheldon Cooper先生


托马斯系列已经畅销72年了,相关的动画、图书等等早就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狂揽无数忠实粉丝。


美国玩具商费雪旗下还有专属于「托马斯小火车 系列产品,能源源不断的为小火车迷们供货。


费雪的各种…这类集齐全套的东西最烧钱了


去年,托马斯大电影《托马斯和朋友们》走进了中国院线,反响颇不错,所以今年,托马斯又朝我们开了过来,这次,他还带了一群朋友。


最新一集托马斯大电影《了不起的比赛》9月22日开始在国内公映


最新这一集《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比前作丰富得多,它为每个国家都画了个火车头,编了个故事。其中就有中国小火车头喜宝,和需要车辆拖动的中国小纸龙。


托马斯的朋友之一,印度靓女火车头艾西娅


中国小火车头,剑眉英气十足


据说截止到目前,在托马斯系列动画里出现过的小火车头已经超过100多列了。


1984年,《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第一次被搬上电视屏幕,到今天已经播了五季,集数有368之多。但中国观众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托马斯动画,还是因为去年那部《多多岛之迷失宝藏》。


2016年的《多多岛之迷失宝藏》,里面的托马斯犯了错,被胖总管罚到多多岛的另一面干活


去年影片上映那会儿,「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的配音是一大看点。


这位刚刚凭借电影《万物理论》成为奥斯卡首位80后影帝的英国演员,之所以选择接托马斯的动画片,是因为他从小就是「托马斯的忠诚粉丝」。这可是小雀斑的动画配音首秀。


看电影的时候听到小雀斑的声音,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英国孩子应该比别人更有托马斯情怀,毕竟托马斯最早就诞生在英国。


1945年,英国牧师Wilbert Awdry的儿子生病了,需要休养。为了安慰他,这位父亲给行走在伦敦南部海岸铁路线上的0-6-0 E2型蒸汽机车注入了人格。


「托马斯之父」Wilbert Awdry


Awdry画的托马斯草稿,这算是最早的托马斯雏形


Wilbert Awdry(左一)在《 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 》电视版拍摄现场


Wilbert Awdry设计的托马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性格也挺急躁。但他头脑灵活,身手敏捷,总之就像个标准的小男孩。


在诞生之初, 托马斯 身上灌注的就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朴素的爱。


故事里的胖总管有些像托马斯的父亲,会适时出现,约束一下小男孩的狂傲。


因为懵懂的中二热情,托马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经常会把自己搞的伤痕累累。好在他天生乐观,不在乎失败,即使会因此伤心,也不会一蹶不振。


托马斯只要想到好点子,总会兴冲冲地第一个告诉胖总管


说来英国真是一个盛产经典动画作品的神奇国度。


那份来自老牌文化王国的气质,复古的文化审美,沉静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人文关怀,都流淌在英国童话作者的笔尖和每一帧的画面里。


他们既懂得保护孩童的天真烂漫,又能掌握引导教育的方向盘。


风靡一时的《小羊肖恩》也是英国动画


我们熟知的《天线宝宝》《小羊肖恩》《海底小纵队》《花园宝宝》,还有当下最流行的《小猪佩奇》,都是英国制造。


这些作品,即使成年人看了,也会因为里面的亲情、友情、爱情而感动。社会、家庭和个体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哲学,都被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当下最热门的儿童动画《小猪佩奇》


而且,仔细一想,小羊,天线,小猪,小火车…都能反应英国社会的不同面向。


英国老式蒸汽火车头显然是托马斯的原型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同时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1767年,英国人还没造出火车,就先浇铸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轨。


工业革命时代最伟大的发明,被称为「万能原动机」的蒸汽引擎,直到1776年才被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研发出来。


瓦特研制蒸汽引擎


再等几十年,1814,放牛娃出身的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才正式发明出能在铁路上平稳运行的蒸汽机车。


斯蒂芬孙的蒸汽火车头简图


斯蒂芬森把他发明的这个重达5吨的大火车头命名为「布鲁克」,它可以拖动约30吨重的8个车厢。


后来,传统的蒸汽火车逐渐被替代,人们衡量火车运力的标准也不再只是载重量。


在《托马斯大电影:了不起的比赛》里,核心事件就是一场铁路大比赛。小小的托马斯一直不被胖总管看好,为了争取机会,他想过各种鬼点子。


比如把自己装饰地漂亮一点,或者进行加速改装,化身为高铁。


托马斯幻想自己能成为高铁


这些想法都不错,但并不可行,也未必适合托马斯。在迷路的印度火车头艾西娅的启发下,托马斯明白了自己的特长——灵活机动。


电影里最重要的事件:铁路大比赛


火车头们互相竞技的比赛也许宏大,但真正配上「了不起的比赛」这个名号的,是每个选手对「自我」的认识。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终其一生羡慕别人,埋怨自己。因为自卑,他们开始拒绝他人的善意,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自我膨胀。


自我不是成绩、工作、外貌等等能简单定义的。面对社会和大千世界,我们需要看清自己真正宝贵的本质,才能更坚定地活下去。


当然,也许这些都是观众的自我投射罢了,托马斯小火车的动画讲的故事可能再简单不过。


但它不卖萌、不卖腐、不秀智商下限、不哗众取宠,仅仅用几个火车头做主角,就能畅销风行72载,一定有它的理由。


其中一个理由或许是,孩子们天生都喜欢小火车,把它拟人化了,家长们也很放心让孩子看。想起我们某些国产动画……作为家长有时还真不敢让孩子们去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