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使茶馆
天使茶馆是由一批天使投资人投资设立,旨在为天使投资人及有意参与早期股权投资的高净值人士提供知识分享/培训、项目投资与合作、互动交流活动、基金投资和资产配置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麦当劳咖啡免费喝!北京一波特惠福利来啦! ·  2 天前  
GiantPandaCV  ·  DeepSeek-V3 FP8量化浅析 ·  2 天前  
气象北京  ·  森林体验指数预报(2025-2-6)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使茶馆

蓝驰创投朱天宇:贝索斯的一句话,道出未来十年创业及投资机会的核心!

天使茶馆  · 公众号  ·  · 2018-09-21 11:43

正文

先分享个人非常欣赏的一句话:


大部分公司只能看到未来两、三年,如果能看到未来七年,就能打败大多数对手。你们看到我现在做的事情,不是我现在做的,而是我几年前做的。而我现在做的,你们要几年以后才能看到…


——杰夫·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及 CEO

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投资机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都能够生存下来,就要用更长的时间尺度去看待未来,把视野放宽,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我们看一些企业的成长曲线,它有很多的波峰波谷,只看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你看到的只是一条单边的曲线向上或者是向下。但是,如果用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你总能看到一个长期的走势。 支持波动曲线长期走势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能够找到这个因素,做投资和创业就能找到解开未来的钥匙。


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心得: 要格外重视那些可以 大幅度提升效率 的颠覆式创新 。这里的关键词是“提升效率”,而且这个效率是大幅度提升的,不是渐进式的、稍微的改变。支撑大幅度效率提升的技术创新,往往也是颠覆式的,不是渐进式的创新。

如果用更长的时间周期看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有以下三个趋势: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从比特到原子、从电子到光子。


1.

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

现在互联网线上的流量非常贵,所有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都有所感受。造成这个现象的本质是,过去十年、十五年, 寡头垄断已经使得整个流量格局和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古人有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线上流量这么贵的时候,我们发现,过去一年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 向线下寻找流量洼地的创新模式 。不再从寡头垄断的流量池里找流量,而是去发现新的方向,这就是合久必分。

在其他层面,去中心化也在发生,包括过去一年轰轰烈烈讨论的区块链技术。虽然有很多“割韭菜”的、投机的 ICO 在不断刷眼球,但我们深信,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智能合约、通证经济等制度,如果加以改进,确实存在一波新的去中心化创新的可能性,对生产关系的重构将带来系统性投资的机遇。

这里分享的都是比较基础的趋势,每一个基础的趋势下面可能有很多子的方向,以上是一些简单举例。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当用更长、更高的视角看未来的时候,能够看到什么。

2.

从比特到原子

回顾过去两百年,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次是蒸汽机械,一次是电气机械。我们会发现,这两次工业革命中,技术改进、新能源的发现所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对当时整个世界经济体 GDP 的影响超过 30% 。而在过去 20 年,我们熟识的 互联网信息革命带来的对全球经济体 GDP 的影响,不超过 10%

这揭示了一个可能:新的周期里,很可能有一些新的技术因素,会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一样,更大幅度去影响可能带来的创新,并更大幅度去影响经济体量的增长。

过去 20 年,互联网都是以比特的连接、信息的连接为主。 比如,网页和网页的连接带来了搜索引擎,网页与商品的链接带来了电子商务,人和人的连接带来了社交应用,等等。


接下来会有物与物的连接,创新硬件比例会持续上升。 比如投资人常提到的自动驾驶,英文原文实际是 Autonomous Vehicle ,更好的表达了这一个品类是有自制能力的机器。

什么叫有“自制能力”的机器?这个东西既有大脑逻辑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又有小脑分析的决策能力,有自己的嘴巴,并且是非常有效率的机器,包括了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

这一系列的创新都不可避免的需要有硬件,不只是靠之前互联网层次信息的连接来决定 ,这里带来的创新是非常多的,相关的环境感知、边缘计算,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3.

从电子到光子

二战之后,半导体的发明触发了整个信息革命的底层设施。半导体出来了之后,有了 01 二进制,以及跟计算相关的基础设施,从大型计算机到 PC 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才轰轰烈烈的开始。 半导体本质是对电子的俘获和操控带来的创新。

下一个周期,我们预测,创新可能来自于对光子的俘获和操控,从一系列征兆可以感觉到。

首先,下一代交互界面在哪里?我们拉开时间尺度来看, PC 只有屏幕、鼠标、键盘。触屏出来之后,是新的一波移动互联网。当每一次交互界面变革出现的时候,意味着十亿、几十亿人注意力整体的一次迁移,会触发很多新的应用型机会。下一代交互界面一定有新的输入和输出界面的不同。光学在这个新的交互界面里参与的程度一定比上几次更高,无论是显示介质还是对光子的应用,包括 AR 、全息、 AI 视觉等。

还有量子计算、量子通信。本质上也是对光子层面做一些创新。无人车、远程摇杆光谱议……这些都是在光子层面给我们带来的新能力。

2008 年、 2009 年前后,我跟同行交流,像今天一样,大家也觉得 PC 互联网创新停滞了,没想到 2011 年移动互联网轰轰烈烈来到了。 虽然移动互联网触屏热潮真正被感知是在 2011 年前后。但是,苹果第一代产品是 2007 年推出的,而在苹果第一代产品之前,诺基亚也在移动互联网做了很久。

这些底层的驱动因素一直在身边发生着,就看我们是不是有能力识别它,以什么样的视角、认知尺度去认知它。 抓到未来底层的驱动因素,就抓到下一个十年周期的那张船票。

拿企业服务领域来说,提高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评价因素。创业的起点一定是需求,或者是提升效率、或者是提升体验;以及这个需求到底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它的痛点有多痛,能不能提高效率。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创业公司,是我们过去 20 年从硅谷一路走过来的基因:关注技术创新,以及颠覆式的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并且最终能够形成足够大的市场。


4.

经济周期与创业

最近大家谈论周期,谈论冬天的话题比较多。跟大家分享一些蓝驰创投的看法:

第一,优秀的企业往往都是在寒冬中孕育的。

大家熟悉的共享经济这一波,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诞生的。当时 Airbnb 在纽约,很多住豪华公寓的白领突然失业了,不能支撑自己昂贵的租金,正好有这么一个平台提供了这么一个可能性。当时在做 Airbnb 合规吗?谁愿意拿自己的房子、客厅来出租?但恰恰在这样的周期里,激发出这样的供给。优步也是这样的,便宜。

再比如,苹果定义了触屏和交互界面的变革。但 2007 年、 2008 年,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在推安卓操作系统。哪个能够引爆移动互联网?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识别出?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条船上?

还有,每一个经济周期都会带来行业的产能过剩。唯品会就是在 2008 年奥运会之后,因为奥运会产生了大量运动类服饰品牌的库存,给了他们库存驱动渠道品牌的机会。

这些都是寒冬周期催生的模式。

第二,遇到经济周期不可怕。

能否过冬,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真正支撑自己的方向底层的驱动因素。从更长的时间、更长的尺度来看未来,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希望刚才分享的三个趋势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

寒冬中, 创业者要看到硬币的两面 ,找人才的成本会降低,市场竞争的力度会放缓。这个时候,有心的创业者会拿出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创新试错,而不是跟自己视为竞争对手的人撕咬。要跟自己去比, 寒冬恰恰是能够跨越式超越对手的最佳时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